入耳式耳機
降低外界噪音對音樂的干擾
入耳式耳機,又名耳道式耳機、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監聽器(即IEM的英文全稱:In-Ear-Monitor),是一種用在人體聽覺器官內部的耳機,根據其設計,會在使用時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
耳機上面寫著L和RL是left表示左聲道R是right表示右聲道。
入耳式耳機
入耳式耳機
(1)降低外界噪音對音樂的干擾。
(2)提供的一個封閉的環境,大大減少了漏音。從實用角度來說即--在嘈雜的環境下;可以用比較低的音量不受影響的欣賞音樂。
(2)a:加大低頻的質感和量感;b:增加對音樂細節的表現這些耳機的導管將會與耳套相連插入耳道的前半區,從而創造一種密封的聽力環境。而許多高檔的入耳式耳機甚至會為顧客的耳朵定製模具,以提供最佳的舒適度和完美的隔音效果。
入耳式耳機
入耳式耳機
相對而言,canalphones/IEM則部分的插入到耳道內,從而創造了密封的聽力環境。之所以很多網站誤會將IEM標為earbud,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這一層差異。
和入耳式耳機相比,儘管主動降噪耳機在體積上更大,但還是沒有提供更好的降噪效果。而且人們通常認為很多降噪耳機的聲音素質頂多算二流(和你為之支付的價格相比)。與之相對,入耳式耳機在體積更小的同時並不會犧牲音質。
入耳式耳機主要有兩種形式的發音單元:動圈式和動鐵式。
動圈單元常常用於入門級的入耳式耳機,因為他們簡單實用且價格較低(相對於動鐵單元)。單元直徑一般為8mm-16mm。眾所周知,動圈式發音單元在發音過程中能帶動較多空氣振動,因此他們能發出更多的低頻。更多的空氣振動意味著更有力的低頻,而我們實際“感覺”到而非聽到的卻往往是更多的“低檔”的低頻。動圈單元最大缺點在於體積過大。對於許多著名的耳機廠商來說,他們並不在意這個缺點,照樣採用動圈式發音單元製作入耳式耳機,因此,如果音質是你的首選,還是盡量不要購買這些耳機(譯者註:這篇文章完成於08年3月,當時IE8,EX700還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為Head-Fi里的一些老燒接受,作者這樣的言論也是有原由的,不過還望大家批判性的對待)。當然,也有一些入耳式耳機廠商專註於生產高檔的動圈入耳式耳機。其中最耀眼的恐怕要數“FutureSonics”了,這家公司也是最早的入耳式耳機生產商之一。
得益於動鐵單元嬌小的身材,你很容易發現很多入耳式耳機生產商會在每一邊耳機里集成2到3個發音單元。通過多集成至少一個低頻發音單元,多單元的入耳式耳機往往會比單單元的入耳式耳機提供更好的低頻(當然不是絕對的)。在比動圈單元(通常是劣質的低頻)發音帶動的空氣振動少的情況下,多動鐵單元分頻技術的使用部分解決了低音的問題。而動鐵單元的缺點就是其較高的價格。
還有一些“混血”入耳式耳機(比如UESuper.fi5EB),為了同時擁有兩者的優點,同時集成了動圈單元和動鐵單元。然而,對這種入耳式耳機的評價通常是眾口不一的。
入耳式耳機通常可以見到三種耳套:軟塑套(又可以叫做“帽子式”,“套頭”式,常採用硅膠和聚氯乙烯製造),海綿套,和定製耳膜採用的硬丙烯酸(定製耳膜也有軟塑和硬/軟膜,但是不很常見)。其中軟塑套又分兩個版本:通用型和不同尺寸型。通用型的耳套,例如音特美的三節套及一些兩節套,它們可以讓用戶自己選擇插入耳道的深度,通常會插的較深以加強隔音效果(這種方式同時也被認為是“異物性”較強的佩戴方式)。不同尺寸型的耳套,例如舒爾的軟冒耳套就有三種大小:小號,中號和大號。用戶則根據佩戴良好后自己偏好的舒適度來選擇這些耳套。
除了定製耳膜外,海綿套通常被認為是最舒適並且隔音效果更好的耳套。與軟塑套相比,海綿套緊貼耳道形成的這種密封環境,會給使用者帶來一種更溫暖,更飽滿,有時甚至更加愉快的聽感。海綿套也有兩個版本:通用型(例如舒爾的黃海綿),不同尺寸型(舒爾的黑海綿)。大多數海綿套是不可以洗滌的並且要求幾周更換一次(參見:“清潔保養你的入耳式耳機和耳套”部分)。
Comply的海綿套通常被認為是最舒服的。Comply公司同時也為不同的入耳式耳機生產不同類型的海綿套。與軟塑套不同,海綿套通常導管直徑是固定好了的,所以不能用在導管直徑不同的的入耳式耳機上(除非是修改過的)。
舒爾的黑海綿是市場上最流行的海綿套,因為他們相當舒適並且採用了可清潔的設計(參見:“清潔保養你的入耳式耳機和耳套”)。它們會在耳套的底部加上圓點作為標識:1點=小號,2點=中號,3點=大號。具體尺寸,請參見舒爾提供的PDF說明書。
定製耳膜通常應用在高端的入耳式耳機上(或者是一些需要定製用途的入耳式耳機),它們的發音單元其實就是耳套的一部分。然而,普通的入耳式耳機也可以定製耳膜(指的是那些用軟塑套和海綿套的入耳式耳機)。(譯者註:其實就是改膜啦)。定製入耳式耳機在中端市場也變得越來越流行(如Livewire和FREQ)。定製耳膜的最大優點在於它的佩戴,因為耳膜是針對用戶定製的最佳的舒適度以及恰當的體積(這就是音樂家們喜歡定製耳膜的原因)。
為入耳式耳機選擇正確尺寸的耳套能保證隔音效果,從而享受到非常好的音質。
使用了比實際更大尺寸的耳套常常會讓我們的耳道感到灼痛,即使是使用很短的時間。
而使用了比實際更小的耳套又將帶來隔音不良和漏音。如此一來,使用者會發現低頻比正常的或者是耳機標稱的要虛,並且耳套也很容易從耳道里滑出來。
在使用初期,即使是完美的佩戴,往耳道里插入一個異物也是非常不舒服的。為了克服這個問題,耐心地去選擇適當類型、合適尺寸的耳套常常是需要的。
影響舒適度的因素
我們已經從耳機的基本設計和音質的角度上討論過耳套密封的重要性,我們則要討論其他的一些影響舒適度的因素,主要關注“多節套式耳套”(因為海綿套很軟並且佩戴沒有異物感,所以其總體上受這些因素影響不大)。
大多數單節套的入耳式耳機,如常見的EP-630和CX300,可以被我們完全的淺入到耳道里(全入的話大約8-9mm)。淺入意味著較差的抗干擾能力和隔音效果,但是對用戶來說卻更舒適。而大多數“多節套”的入耳式耳機則需要我們深入到耳道里(全入后>9mm)。深入意味著更好的密封性和更加的隔音效果,當然舒適度也下降了。
軟塑型耳套作為最常用的耳套,可以由硅膠或者聚氯乙烯來製造,並且可以生產不同的厚度。總而言之,硅膠套跟軟也比聚氯乙烯套更舒服。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硅膠套都是一樣的軟硬的。
原則上,越薄的耳套越舒服。不過薄的耳套隔音會差一些。
耳機殼扮演了安置發音單元的角色。基本上,外殼越小越瘦舒適度就越好。這裡就是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舒適度的例子:
例1:UE系列--單節套-淺入,硬/軟都有,厚,外殼大=不太舒服,隔音尚可。
例2:CX300--單節套-淺入,軟,瘦,外殼小=舒適,隔音不好。
例3:ER-6i--三節套-深入,軟,厚,外殼小=不太舒服,隔音很好。
例4:SA6--兩節套-深入,軟,中等厚度,外殼小=很舒服,隔音好。
例5:RE1大雙節–深入,軟/硬都有,厚/薄都有,外殼小=很舒服,隔音好。
實際使用耳套要花一段時間來適應的,因此不要輕易的下任何結論。個人偏好會在舒適度的判斷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這些感受也是會隨著時間變化的。我的建議是:在給你的入耳式耳機判死刑之前,請多給你自己和你的耳機一些時間,你甚至可能從此愛上這款你從前認為不舒服的耳機。(譯者的話:小四黨都深有體會吧,三節套會隨著時間的變軟,佩戴也更加舒適的)
為了最好的效果,插入之前濕潤下第三節套子。
用右手抓住耳機的適當部位。
用左手拉起相應的耳廓,讓耳道變直。小心的插入適當的耳機,在保證舒適度的情況下深入一點。
重複以上動作插入另一支耳機慢慢地旋轉著卸下耳機,緩緩的打開這個密封環境。
海綿套
插入的時候,請確保海綿套有光澤的一面對著鼓膜。
插入前用一隻手指搓/捏一下使海綿壓縮。
用另一隻手,向後上方拉動耳廓,直到耳道變直為止。
小心的往耳道里插入海綿套,插入後繼續用手捏住耳機直到海綿充分膨脹開,封閉住耳道為止。
將音源的音量設置為最小。
將入耳式耳機的3.5mm插頭插入耳機插孔里。
將音量調節到一個聽起來舒適的位置。駕駛摩托車,自行車,操作機器以及慢跑過程中不推薦使用入耳式耳機,因為這樣你可能會影響你對潛在的危險的判斷。
不要將音量開的過大(更多相關內容可以參見:入耳式耳機和健康部分)
不要通過拽線材將耳機從插孔或者耳朵里拔出。(譯者註:從正面說就是拔耳機插頭時應該捏住插頭的後端的硬塑包裹部分輕輕拽出,而不是直接通過線材拉出來)
避免長時間的過分的彎曲線材。
保持耳套的潔凈讓你的耳機密封性更好。而最關鍵的,沒有比定期清潔耳朵更能保持耳套潔凈的方法!
通用的入耳式耳機:一旦耳套的導管和耳機的導管鬆弛,就丟掉耳套吧,然後清潔一下導管換上一個新的耳套。如果耳機的一側或者雙側都不出聲或者音量變小,就應該及時更換濾網(見註釋1)或者是用指定的工具清潔導管。定製的入耳式耳機:用面巾紙清潔一下丙烯酸的塑料殼,然後確保每次使用后,導管里沒有被耳垢阻塞。
在必要的時候也需要清潔耳套和線材(至少一月一次)。如果你經常使用入耳式耳機,則需要更頻繁地清潔線材和耳套,特別是會和你皮膚接觸的那部分線材。這樣一來減少皮脂對線材的影響,也因此保證了線材的使用壽命。
清潔耳套時,先將它從入耳式耳機上取下來。你可以這樣來下耳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套,輕輕旋轉把耳套從導管上取下。不要硬拉、拽耳套,這樣有可能會撕破它。
請記住,入耳式耳機的線材,就像所有的線材一樣,最終都會發硬、開裂。當然,你對它的關心越多,其壽命自然也會越長。不過,不同的廠商使用的線材質量也不相同——有些看起來柔弱實際卻很結實,而有些看起來結實卻很容易開裂。長遠考慮,“可更換”的線材要比“不可更換”的線材更好,而且有時候更換線材可以改變音質表現。
清潔入耳式耳機的外殼和導管表面的油垢時要仔細小心,切勿讓任何水分進入導管內。如果水分真的進去了,這可能會影響耳機正常工作。如果水分確實導致一側或雙側耳機音量下降,請將入耳式耳機從平時置放他們的容器里取出來,放到乾燥、通風的地方,24-48小時之內,濕氣就自然揮發掉了。
當軟塑套變油變髒的時候,就應該用溫水、肥皂清洗了。至於不可洗滌的海綿套,當他們變髒,變硬,或者縮脹不再充分,彈性變差(見註釋1)的時候,就該丟棄他們了。舒爾的黑海綿(在燒友里被認為是舒爾的標誌,是舒爾在2007年春天引進的)是可以用熱毛巾輕輕地去拭去耳套表面的穢物的。
無論何時,當在給耳機上耳套之前,請保證它的絕對乾燥。耳套安裝時,請一直裝到導管的根部(如果有卡扣的話就裝到卡扣處)。
註釋1:有耳燒試驗過,將海綿套輕輕的傾斜著在藥用的過氧化(氫)溶液里(也就是滴耳液,我們通常用來融化耵聹,清潔耳道)放置一段時間(大約15分鐘),可以一定程度上清潔海綿並延長使用壽命。同樣的道理,也可來清潔凝固在耳機濾網(可拆卸式的濾網)及導管開口附近的耳垢。
佩戴入耳式耳機時,您可能會感覺到靜電。靜電是可以威脅到入耳式耳機的。在寒冷、乾燥的氣候環境里,人身體上很容易帶上靜電。在入耳式耳機插頭到耳機之間傳遞聲音信號線材,其內部是金屬的,並且也是靜電導出的地線。儘管人耳朵接觸的是入耳式耳機的塑料部分,但是內部還是有金屬部分的。靜電的電壓常常會比較高,足以進入到入耳式耳機的內部金屬部分,然後由線材進入產生音頻信號的播放設備,例如CD機和MP3播放器。儘管由這種靜電自釋放的電壓並不是有害的,但還是會把人嚇上一跳。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靜電必須都是“大自然的傑作”,並不說明你的入耳式耳機有設計缺陷。靜電也不會對你的耳機造成傷害。
入耳式耳機有必要“煲”嗎?
一般來講,動鐵耳機“煲”了之後提升不大。一些動圈耳機經過一段時間的煲機會在音質表現上有所提高,一些建議:如果你實在想煲你的入耳式耳機,兩天(約50小時)用正常音量播放音樂對於大多數入耳式耳機就足夠了——這是作者對於多款入耳式耳機的個人經驗。
入耳式耳機需要耳放嗎?
有些入耳式耳機確實需要一個耳放才能發揮出亮點,一些靈敏度低的入耳式耳機,比如音特美的ER4S,通常需要一個耳放來發揮其全部實力。然而,市面上大多數的入耳式耳機是不需要任何耳放就能發揮其全部潛能的,即使有的時候耳放會讓他們的音質有一點輕微的改善。
了解一款入耳式耳機是否需要耳放最簡單的方法是閱讀說明書。通常的原則是,阻抗50歐以下且靈敏度高於98分貝的入耳式耳機絕對不需要耳放。
聽診器效應和骨傳導
對於入耳式耳機的新用戶來說,兩個問題是他們最為詬病的:“聽診器效應”(亦稱“線材噪音”)和“骨傳導現象”。聽診器效應指的是入耳式耳機用戶可以聽到那些由線材傳導進耳機的噪音(由線材摩擦衣物或者其他東西引起的)。”“骨傳導現象”指聲音經由由用戶身體內部傳入用戶耳道從而使用戶聽到噪音(由吃飯、走路等運動行為引起)。這兩種現象都是耳道封閉后帶來的副作用,這種密閉安靜的聽力環境更是加強了這種噪音。
“聽診器效應”可以通過繞耳式佩戴或者使用衣夾來避免。有一些公司也特供了更好的減低“聽診器效應”的線材。“骨傳導現象”可以通過聽音樂時不吃東西,輕輕的走路(換軟底鞋)來限制其影響。最後,大多數用戶都會適應這兩種問題,並且最終忘記它們。
有的時候入耳式耳機用戶會在音量很低時聽見電流的背景雜訊,聽起來像"噝噝"聲和“噓噓”聲。大多數的入耳式耳機是很靈敏的,因此他們很容易監聽到電流的背景雜訊,而頭戴式的大耳機則會忽視這些細節。實際解決這個問題的措施很少,有時候加一根阻線似乎會起一些作用(會增加耳機阻抗並且降低靈敏度)。同時,某些設備(例如IPOD採用的一種微硬碟)通常被認為會產生更多的底噪。
有時候入耳式耳機會抬升1KHz~10KHz頻段,這也被稱為“齒音”和“毛刺”。問題是,這種入耳式耳機會產生很尖銳的高音,久聽一般很刺激,很不舒服,特別是在女聲的表現上。由於每一個人可以聽到的頻率都是有差異的,所以這些毛刺的高頻對有些人來說很合適(譯者註:這就又要涉及到4B和4S的討論了,譯者自己是聽不貫4B的,所謂的很亮,很透明,在我聽來實在是很尖,很讓人發毛。同時,我對特意提升高頻的耳放太有愛)。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沒有辦法真正解決,調節EQ也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了,要不就是改耳機了(主要是導管和濾網)。
人們常常會誤認為入耳式耳機會造成聽力衰退、傳染耳朵疾病。然而事實是,只要使用恰當,入耳式耳機是很安全的。
第一點:你需要知道,不論你使用的是哪一種耳機(或者音箱),過長時間、高音量的聽音樂都會損害你的聽力。而使用入耳式耳機的優點是,你可以將音量開的很低,因為你不需要提高音量來抵消背景雜訊。這種更小的音量意味著在嘈雜的環境中,使用入耳式耳機將會比使用耳機,非入耳式耳塞更安全。而不要認為入耳式耳機靠近耳膜就容易傷害聽力。既然入耳式耳機的使用音量較低,那麼它在同樣音量的情況至少和一般耳機一樣安全。(科學依據:1,2)
第二點:當有異物插入耳道時,你的耳朵會產生更多的耳垢。這是人的身體在耳道濕潤、封閉的情況下保護自我,對抗外界物體,防止細菌增生的方法。因此,在使用入耳式耳機時,最好不時的取下耳機使空氣流通令耳道放鬆(也可以讓你的中部/深層耳道能在聲音的持續轟炸下有一個短暫的休息)。定期的清潔耳垢也是推薦的。不過,在自己動手之前,請諮詢醫生如何安全的清潔耳垢。耳垢不小心進入內耳道以後,會造成阻塞甚至傳染(如果耳垢凝結傷害到耳膜的話)。一但發現耳朵感染了,請立即停止使用任何耳機,並立即就醫。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類自身並不能適應長時間的雜訊環境,即使是較低的聲壓。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較低的雜訊並不會造成聽力下降,但仍然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長時間出於雜訊環境中的人們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更容易患嚴重疾病。儘管我沒有經過努力的研究,我的建議是,在你準備長時間聽音樂之前,仍然要謹慎考慮,即使是開較低的音量。誠然我們都愛音樂,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每時每刻都聽它。
簡而言之,請在較小的音量下,在需要的時候再去聆聽,並保持耳道和入耳式耳機的清潔,切忌持續聽太長時間。記住:聽力損失的過程是不可逆的(聽力一旦受損就難以恢復),因此請應用這些常識照顧好你自己。
很想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告訴你--入耳式耳機歡快,細節表現好,而同時即使是最好的入耳式耳機頻響也沒有超過16kHz么?理由是:儘管人類的聽覺頻響為:20Hz到20000Hz,但是大多數人不可能(或者很難)聽到超過16kHz的聲音,特別是20歲以後。不要擔心自己丟失了對16kHz以上高頻的“細節”,因為人們認為高音是處於5kHz到16kHz頻段的,而多數細節都在更低的頻段中。
一個一般的耳機可以產生超過16kHz,20kHz甚至30kHz的高頻,但如果你聽不到,再高都沒用。除非你計劃給你的狗狗分享耳機。那麼為什麼耳機生廠商願意強調這些頻響,儘管他們知道消費者是聽不到這麼高的。因為普通的消費者並不知道真相,他們只相信指標越高越好,卻渾然不知這只是一種市場策略。
也許你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從別處了解到,人類雖然不能聽到超過20KHz的聲音,但是仍然是可以感覺到超聲的(以及超聲波所導致的諧波失真),並且這部分高頻確實對音質有一些正面的影響,這也是肯定的(參見註釋2)。然而,對於所有的CD,有損或者是無損音樂,記錄/編碼的上限都只到20KHz。以上的部分只有在16bits的DAC上才能用到,並且還不能保證其有效還原。因此我們有把握得出結論,對於我們聽的大多數音樂而言,一般耳機或者是入耳式耳機發出20khz以上的高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你想要聽到20KHz以上的高頻,你就得回到模擬音頻(LP)時代,或者是購買台SACD,DVD-A,不過我要提醒你,你還需要其他的設備來把這些高頻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