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顧春芳的結果 展開

顧春芳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顧春芳,女,出生於上海,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影視與戲劇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與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教育部高雅藝術進校園特聘專家,《曹雪芹研究》編委。主要研究領域有:戲劇戲曲學、戲劇美學、電影學、藝術學。

主要成就


主要的學術貢獻
一、長期從事戲劇學基本理論的研究,致力於戲劇學基本理論的體系建構。《戲劇學導論》是對與戲劇學基本理論體系構建的研究成果。
二、深入拓展中西方戲劇比較研究的空間,如莎士比亞戲劇在全球化時代的演出和傳播,元明清戲曲與《紅樓夢》敘事的關係。
三、致力於中國美學視野下的藝術研究,聚焦戲劇和電影中的中國美學和中國藝術精神,重新發現和確立中國美學在當代藝術學發展中的意義和價值。曾榮獲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理論獎。
四、探索優秀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形結合的教育模式,通過網路共享課的形式進行人文通識教學模式的革新,推動實現以人為本,推進教育公平。自2014年開始先後參與組織並講授網路共享課程《藝術與審美》、《偉大的紅樓夢》、《敦煌藝術》、《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世界博物館藝術》等課程。其中《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獲得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藝術與審美》榮獲2017年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五、參與組織和主持“北京大學美學散步文化沙龍”,創建移動端學術交流平台“美學散步文化沙龍”,發現和傳播中國美學、藝術學、人文學的優秀學術成果。
顧春芳 北大教授
顧春芳 北大教授

個人經歷


2012— 今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0—2012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后(北大藝術學院首位博士后)
2005—2009 上海戲劇學院影視學院 副教授
2004—2008 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 博士
1997—2005 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講師
1993—1997 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
顧春芳 北大教授
顧春芳 北大教授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涉及:戲劇戲曲學、戲劇美學、電影學、藝術學
一、戲劇戲曲學
1.中國戲曲史
2.西方戲劇史
3.中國戲曲文化研究
4.《紅樓夢》與元明清戲曲
5.中國話劇女導演創作研究
6.當代戲劇批評
二、戲劇美學
1.戲劇美學基本理論
2.戲劇哲學
3.宗教與戲劇
4.中國話劇導演美學
三、電影學
1.戲劇與電影劇作法
2.中國電影與中國美學精神
3.當代電影批評
四、藝術學
1. 雕塑空間的內在美學構成
2. 現代與後現代藝術觀念
3. 中國藝術與中國美學精神

教授課程


本科課程

《戲劇藝術概論》
《劇作法》
《中外戲劇史》

研究生課程

《戲劇史專題研究》
《中外戲劇比較研究》
《戲劇史》
《<紅樓夢>與元明清戲曲》
《莎士比亞戲劇研究》
顧春芳 北大教授
顧春芳 北大教授

學術專著


《意象生成》(2016)
《戲劇學導論》(2014)
《她的舞台——中國戲劇女導演創作研究》(2011)
《戲劇交響──演劇藝術擷萃》(1998)
《黃蜀芹和她的電影》(合著,2008)
《導演藝術論》(合著,2005)
《戲劇美學教程》(合著,2011)等。
顧春芳 北大教授
顧春芳 北大教授

藝術創作


詩歌創作

《四月的沉醉》譯林出版社2018年1月版。(筆名四月,2018)

戲劇創作

《征服》(話劇,2005)
《西王母》(音樂劇,2013)北京天際遠景,北大影視戲劇研究中心出品。
《三寸金蓮》(電影,2009)北京金峰順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監製。
《仲夏夜之夢》(副導演,2006)該劇為上海戲劇學院建院六十周年獻禮劇目。
《第十二夜》(導演,2014)年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演出。

研究課題


一、獨立承擔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1.《中國藝術與中華美學精神》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2.《美育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2015年教育部委託項目。
3.《戲劇學導論》“十二五”規劃2011年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
4.《中國美學視野下的電影藝術》2011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四批特別資助項目”。
5.《華語電影中的中國藝術精神》2011年“中國博士后基金第48批項目資助”。
6.《中國戲劇女導演美學研究》2005年全國社科文化部重點課題。
7.《中國戲劇導演美學研究》2005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二、合作承擔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1.《人文學導論》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戲劇美學教程》2008年“上海市教育高地項目”。
3.《黃蜀芹和她的電影》2008年“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項目課題”。
4.《導演藝術論》2005年“上海市戲劇戲曲學重點學科教材”。

著作論文


主要學術專著

1.《戲劇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出版。全書65萬字,系統論述戲劇學基本概念、理論和命題,是構建戲劇學基本理論體系的一個嘗試。
2.《她的舞台——中國戲劇女導演創作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年出版。全書44萬字,國內第一本系統性、整體性研究戲劇女導演的專著,既填補了中國現代戲劇史關於女性導演研究的空隙,同時也是一部導演美學的專著。
3.《意象生成——戲劇電影意象生成的美學思考》,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年出版。這部論文集選入作者近十年來比較有代表性的戲劇、電影以及其他藝術學論文三十四篇。內容大致涵蓋戲劇學和電影學的基本理論和重要美學問題,從整體上思考和研究藝術的意象生成和美感問題。
4.《戲劇交響——演劇藝術擷萃》,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從“表演”“戲文”“導演”“舞美”四個方面系統論述西方戲劇史2500年比較重要的理論問題,以論帶史,史論結合,集中凝練,是一部給大學生和研究生編寫的西方戲劇讀本。被列為戲劇學100部戲劇學本科、研究生必讀書目。
5.《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簡史》(翻譯),新視角全球簡史系列,作者(英)海倫·海克特(Helen Hackett),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年1月版。

主要學術論文

1.《原創話劇之核——指向時代的經典》,《文藝研究》2016年第9期。
2.《舞台意象及其詩性蘊藉》,《北京大學學報》2010年12月。
3. 《人生終極意義的神聖體驗》(與葉朗教授合寫),《北京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4.《英國文藝復興戲劇的世紀演變》,《南方文壇》2018年第1期。
5.《論梅蘭芳的表演藝術和筆墨書畫的關係》,《戲曲藝術》2017年第3期。
6.《梅蘭芳藝術和中國美學傳統》,《中國文藝評論》2017年第2期。
7.《<紅樓夢>的敘事美學和戲曲關係新探》,《紅樓夢學刊》2017年第06期。
8.《<紅樓夢>戲曲劇目及各類演出考證補遺》(上),《曹雪芹研究》2017年第4期。
9.《<紅樓夢>戲曲劇目及各類演出考證補遺》(下),《曹雪芹研究》2018年第1期。
10.《中國美學在當代藝術理論中的意義和價值》,《文藝報》2017年2月15日。
11.《“劍”與“鏡”:心靈的澄澈——侯孝賢刺客聶隱娘》的美學追求》,《電影藝術》2015年第6期。
12.《意猶未盡話小城——再論〈小城之春〉的中國美學精神》,《當代電影》2011年第12期。
13.《解讀王好為及其電影》,《當代電影》2013年第6期。
14.《電影<百鳥朝鳳>的當代意義》,《中國文藝評論》2016年第7期。
15.《自然之情與平凡人性的“神聖顯現”》,《中國文藝評論》2017年第8期。
16.《文本重構的現代闡釋和審美意義》,《藝術評論》2014年第8期。
17.《從<離去>看導演王曉鷹的美學追求》,《中國戲劇》2014年第8期。
18.《“鐵板銅琶”的美學源流沒有中斷》,《藝術評論》2015年第6期。
19.《戲劇是承載人類良知的高貴器皿》,《藝術評論》2015年第2期。
20.《堅持意義的追尋和表達》,《中國戲劇》2015年第2期。
21.《戲曲舞台意象的詩性品格》,《上海戲劇》2011年第2期。
22.《中國電影與中國美學精神》,《電影藝術》2013年第6期。
23.《香港電影女導演創作評析》,《當代電影》2013年第1期。
24.《美感的神聖性》,《美育》2015年第1期。
25.《青海三校講學紀要》,《美育》2015年第1期。
26.《黃蜀芹與錢鍾書、楊絳的“圍城”情緣》,《檔案春秋》2012年第3期。
27.《創造詩意的空間——試論雕塑的美學構成》刊載《雕塑》2011年第3期。
28.《意象之美 妙造自然》,《上海戲劇》2009年第9期。
29.《林兆華舞台藝術的禪心與意象》,《戲劇藝術》2011年第8期。
30.《表演教學基礎教學法探索三題》,《傳統與創新》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4月。
31.《崑曲現代傳播的劇場形式構想》,《戲劇藝術》2006年第6期。
32.《女性導演創作心理研究》,《中國當代話劇研究文論選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33.《新時期話劇轉型女性導演之崛起》刊載《戲劇藝術》2003年第一期。
34.《藝術,堅持意義的追尋和表達》,《中國文化報》,2015年5月1日“藝海觀潮”藝術評論專欄。
35.《走出漫漫的精神長夜》,《光明日報》2015年03月23日。
36.《莫讓紛爭遮蔽電影的真正意義》,《光明日報》2016年6月3日。
37.《中國電影與人文精神》,《中國文化報》2016年5月24日。
38.《網際網路給戲劇帶來什麼》,《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4月16日。
39.《京劇藝術內在的精神性構成》,《人民政協報》2015年7月6日。
40.《自我超越之路和神聖靈魂之思》,《中華讀書報》,2015年12月31日。

獲獎記錄


《解讀王好為》,榮獲201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理論獎。
《她的舞台:中國戲劇女導演創作研究》,榮獲2013年北京大學學術成果二等獎。
《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獲得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藝術與審美》,榮獲2017年北京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
《藝術與審美》,榮獲2017年北京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20年11月,作品《中國特色戲劇學的構想體系》,獲得中戲首屆國際戲劇“學院獎”理論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