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仙源
世外仙源
《世外仙源》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是小說人物林黛玉所作五言律詩。這首詩首聯應所詠之題,說“名園”象是別離人間塵世的“仙境”;頷聯寫園中山綠水的秀麗景色;頸聯,借典記事寫人;尾聯是頌聖應酬詩作不可避免的。這首詩雖為應制詩,但全詩著力處不在歌功頌德,而在抒寫大觀園這座名園的建築藝術。全詩風格清新自然,構思別緻,用典輕靈俊逸,別有意蘊。
世外仙源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名園”句:此句只表讚歎,非認真設問。程高本作“宸游增悅豫”,大大增加了“頌聖”色彩。
別紅塵:不同於人間。別,區別。紅塵,指人世間。
融:融人,混合著。金谷酒:晉代石崇家有金谷園,曾宴賓客於園中,命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這裡借典故說大觀園中“大開筵宴”命題賦詩。
媚:對人獻嫵媚之態,擬人化寫法。玉堂人:指元春。玉堂,妃嬪所居之處。《三輔黃圖》:“未央宮有殿閣三十二,椒房、玉堂在其中。”《漢書》中亦有“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的話。這一聯用典,對仗都很講究,而小說中偏說黛玉是“胡亂做”的,是為了突出人物的聰明。上兩句第一字點園景。
“何幸”二句:是說哪裡來這麼大的幸運,能夠蒙受到元春歸省這樣的恩榮。邀,明受,幸蒙得到。以元春歸省為幸事,所以說“邀恩寵”。來家路上宮車馬隊往來不絕的情景,小說中有描寫。
1.
“名園”句:此句只表讚歎,非認真設問。程高本作“宸游增悅豫”,大大增加了“頌聖”色彩。
2.
別紅塵:不同於人間。別,區別。紅塵,指人世間。
3.
“借得”二句:上句說詩歌從山川中借得秀麗。唐代張說到岳州后,詩寫得更好了,人謂得江山助。下句說盛事使園林增添新景物。這一聯有題詠、歸省等人事,但字面上不說出,是一種技巧。景物:程高本作“氣象”。
4.
融:融人,混合著。金谷酒:晉代石崇家有金谷園,曾宴賓客於園中,命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這裡借典故說大觀園中“大開筵宴”命題賦詩。
5.
媚:對人獻嫵媚之態,擬人化寫法。玉堂人:指元春。玉堂,妃嬪所居之處。《三輔黃圖》:“未央宮有殿閣三十二,椒房、玉堂在其中。”《漢書》中亦有“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的話。這一聯用典,對仗都很講究,而小說中偏說黛玉是“胡亂做”的,是為了突出人物的聰明。上兩句第一字點園景。
6.
“何幸”二句:是說哪裡來這麼大的幸運,能夠蒙受到元春歸省這樣的恩榮。邀,明受,幸蒙得到。以元春歸省為幸事,所以說“邀恩寵”。來家路上宮車馬隊往來不絕的情景,小說中有描寫。
美麗的大觀園建築在哪裡?這園林似仙境離開了紅塵。
藉助園中山水秀美的景色,喜慶盛事使景物煥然一新。
園中融合金谷美酒的香氣。鮮花對著貴妃開得更媚人。
多麼榮幸啊得到皇妃恩寵,官中的龍車鳳輦來往頻頻!
《世外仙源》出自《紅樓夢》第十八回,是十一首《大觀園題詠》中的一首,是元妃游賞大觀園時的“頌聖應酬”之作。由於這一時期是賈府的鼎盛時期,賈府洋溢著一片歌舞昇平。在《大觀園題詠》中,全面描繪了大觀園中豪華的景象,堆砌著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詞藻,流露出濃厚的封建正統思想。但它又程度不同地表現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封建版逆者林黛玉借這首詩,表達了她憎惡黑暗、卑視庸俗的內心世界。
這首詠“世外仙源”匾額的五言律詩,於頌聖應酬中,主要描寫大觀園山水花草的美景秀色。
首聯應所詠之題,說“名園”象是別離人間塵世的“仙境”。頷聯寫園中山綠水的秀麗景色。句中用一“借”字,說詩寫得好,得助於園中“山川”的秀色,從而突出了大觀園園林的景緻。又用一“添”字,把元妃歸省,“大觀題詠”等喜慶盛事,作為是新增添的園林的新景物而透露出來。人事添景物,景物襯人事,園林盛事互相輝映。頸聯兩句,借典記事寫人。“金谷酒”是指晉代石崇於家中金谷園宴客賦詩的故事,藉以指大觀園中“大開筵宴”命題賦詩事。句中說“花媚玉堂人”,花能對人獻嫵媚之態,這是用擬人手法,寫來清新別緻。這一聯,對仗講究,用典恰好。以“香”與“花”點出園中之景,借用典故,暗示歸省、詩筵之事,卻能減少歌功頌德之詞,顯得格調高雅。尾聯是頌聖應酬詩作不可避免的。但其內容也只是側重於“宮車過往頻”這種紀實性的描寫。
這首詩於寫景中融入人事,以人事映襯園中景緻,從而突出了大觀園中的山水花草的秀美。詩作寫得清新淡雅,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林黛玉不同於俗世的思想品格。
寧波大學浙東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季學原《紅樓夢詩歌精華》:全詩著力處不在歌功頌德,而在抒寫大觀園這座名園的建築藝術。透露了林黛玉對這個“世外仙源”的自然美以及金谷園式的詩意之境的讚美和嚮往之情。這就是她那種超脫塵俗的“世外仙姝”的身分的詩意體現。從藝術上看,雖是“胡亂”寫作的,但依然是很有特點的。風格清新自然,以設問句發端引出全詩的構思也很別緻,用典不但輕靈俊逸,而且別有意蘊。這樣,就在文與情的統一上,體現出她那“絳珠仙草”的氣質和詩人的才調。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