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奶糖的結果 展開

奶糖

糖類食品

奶糖,是糖的一個種類的統稱,用紅糖或糖蜜和奶油做成的硬而難嚼的糖。

奶糖是一種結構比較疏鬆的半軟性糖果。糖體剖面有微小的氣孔,帶有韌性和彈性,耐咀嚼,口感柔軟細膩。奶糖的平均含水量為5~8%,還原糖含量在14~25%之間。

食品簡介


製作方法是將糖蜜紅糖煮至非常濃稠,然後用手或機器攪拌這種物質,直到糖塊變得有光澤並能保持固態形狀時為止,即成。

分類


奶糖可分為膠質奶糖和砂型奶糖。膠質奶糖,包括太妃糖和卡拉密爾糖。膠體含量較多,糖體具有較強的韌性和彈性,比較堅硬,外形多為圓柱形,還原糖含量較高,為18~25%之間,隨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種品種。
砂型奶糖,又稱費奇糖。糖中僅加少量膠體或不加膠體,還原糖含量較膠質奶糖少,在生產中經強烈攪拌而返砂。糖體結構疏鬆而脆硬,缺乏彈性和韌性,咀嚼時有粒狀感覺。外形多為長方形或方形。隨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種名稱。

營養成分


奶糖的品種很多,組成也不同。下表是兩類奶糖的基本組成。
奶糖
奶糖
膠質型奶糖:砂質型奶糖
蔗糖35~40% :55~60%
澱粉糖漿干固物 30~35% :15~20%
非脂乳固體 5~10% :5~10%
植物脂肪 15~20%: 5~10%
乳脂 5~10%: 1~3%
食鹽0.2~0.3%
膠體 1.5~2.0%
蔗糖和澱粉糖漿是組成奶糖的基礎物質。蔗糖在熬煮中有一部分轉化成轉化糖。轉化糖對奶糖的結構、風味和保存能力都有重要影響。蔗糖的吸水氣性很小,只有當空氣內的相對濕度超過90%時,才吸收水分。故奶糖中蔗糖的組成增多,有助於防止其吸水溶化。
澱粉糖漿是一種抗結晶物質。澱粉糖漿的主要組成為糊精、高糖、麥芽糖和葡萄糖。它們既可以防止奶糖返砂,也可以降低奶糖甜度,增加粘稠度,使奶糖在強烈攪打下不會產生砂粒的晶體,保持奶糖的細膩結構。
晶體蔗糖和抗結晶體澱粉糖漿在熬糖過程中,在水的參與下,組成一個連續相。也就是說熬糖過程使兩者的體系起了一根本變化,使蔗糖的顆粒狀態組成為有抗結晶物質參加的分子狀的透明液體混合糖漿。
明膠是奶糖骨架。它是由動物的骨、皮、肌腱等組織中提取而製成的。明膠可以吸水膨脹,在熱水中易溶解。明膠的水溶液,經冷卻后可以結成膠凍。這種膠凍的抗壓能力很強,15%濃度明膠水溶液,形成膠凍后,可以支承每平方厘米500克的荷重。它可以使奶糖具有良好的堅韌性,耐嚼性和彈性,保持糖果的形態穩定。
乳製品系用鮮乳加工成的製品。包括煉乳、奶油和奶粉。在鮮乳中約有87%以上的水分。由於鮮乳水分高不利於工藝和貯運。所以在奶糖中多用乳製品而不用鮮乳。
乳製品在奶糖中不僅提高了其營養價值,而且起著乳化作用,進一步改變了奶糖物態體系。特別是它對奶糖起著增香作用和潤滑作用。
煉乳是用鮮乳經真空濃縮,排除一部分水分的濃縮品。煉乳又分為淡煉乳,甜煉乳,全脂煉乳和脫脂煉乳。
在奶糖中最理想的是淡煉乳,它是鮮乳的濃縮製品,具有奶的濃厚芳香。不需要調製,可以直接使用,是奶糖理想的增香劑。
奶油又稱黃油或白脫油,它是由鮮乳中分離出來的乳脂。它是由脂肪、乳和水三相組成的。熔點低於豬脂肪,約為28~33℃,在常溫下為半固態,有令人愉快的脂香。奶油的可塑性是一種特殊的物質性質,它能阻止脂肪球和水兩相在一般溫度下分離。它有較強的親水性,作為一種乳化劑它可以使糖果的結構細緻均勻。糖果奶油具有脂肪和乳的雙重作用,也是奶糖的良好增香劑。
奶粉是鮮乳濃縮后噴霧乾燥而成的。按其所用鮮乳的脫脂與否分為全脂奶粉脫脂奶粉。根據我國奶粉標準的規定,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不得低於25%。因脫脂奶粉中的芳香物質大部分隨脂肪而被分離除掉。其口味不如全脂奶粉。
由於奶粉的水分含量低,便於貯存和運輸,在糖果中的用量很大。在糖果中使用奶粉的方法分為干調法和濕調法。干調法是將奶粉直接加入,這種方法雖方便,但其缺點有時溶解不完全,有顆粒狀存在。濕調法一般是根據糖果的需水量加入溫水調製成不同濃度,其優點是可使奶粉顆粒充分溶解。
在奶糖中所用的油脂,除了奶油外,主要是植物氫化油。它是將植物油經氫化而製成。常用的氫化油有兩類,即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前者以椰子油棕櫚油為代表,後者是以豆油、棉籽油、花生油和葵花油等製成。
月桂酸型油脂含飽和脂肪酸較高,氫化較易,熔點在30~35℃,氣味純正,顏色潔白,是糖果用的理想氫化油脂
非月桂酸型油脂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需經精鍊,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生產原理


奶糖是將砂糖、澱粉糖漿、膠體、乳製品、油脂和水經高度乳化而成的。在這種均勻地統一體中,很難分辨出其中某一種物質的單獨存在,同時,經過放置也不會再發生分離現象。
油與水是互不相溶的兩相,要使奶糖成為高度均一的乳濁體。就必須通過某種手段使油脂成為極小的球體,使其分佈在水與膠體的分散介質中去,並被這種介質所包圍,使之成為穩定的乳固體,強烈攪拌是完成這一過程的手段。
在奶糖中,乳製品是天然的乳化劑。乳製品中含有0.2~1%的磷脂。含乳製品少的奶糖要添加乳化劑,常用的乳化劑有大豆磷脂、單硬脂酸甘油脂、蔗糖酯和山梨醇脂肪酸脂等。它們能起到良好的乳化效果。
乳化劑分子結構的基團中,同時存在著親水基和親油基,在物料的乳化過程中,乳化劑親水基的一端被吸附在糖液一端,親油基的一端被吸附在油相一端,從而降低了兩相間存在的斥力,變成相對穩定的緊緊吸附在一起的分散體系。

明膠

明膠是一種親水性膠體,也是一種良好的起泡劑。當把明膠溶於水攪拌起泡時,它便吸附在氣液介面上。當沖入糖液和加入乳製品后,在攪拌過程中,糖乳製品和油脂便均勻地分佈在明膠泡沫層周圍。在這種結構中,油脂以細小的油滴分散在這個體系中,加強了泡沫層的穩定性,經冷卻后,由糖、乳製品、油脂和明膠所組成的膠質糖體,便逐漸由軟變硬,最後形成一種疏鬆多孔,具有一定韌性和彈性的奶糖結構。
明膠的等電點為pH4.7,在pH4.7條件下,明膠的粘度和膨脹度最低。故在糖果生產中,嚴禁在pH4.7的環境下進行工藝操作。
強烈攪拌,可使蔗糖分子形成微小的結晶,這是砂質型奶糖所要求的工藝條件。
為了防止膠質型奶糖的返砂,一般是增加其還原糖含量,其範圍為17~25%,而砂質型奶糖的還原糖含量較低,為14~25%。

製作方法


用料
食材用量
棉花糖160克
草莓碎30克
蔓越莓干50克
黃油25克
奶粉62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食材,棉花糖剪成2瓣,蔓越莓和草莓干切丁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小火加熱黃油,直到完全融化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倒入棉花糖,一邊小火加熱,一邊不停地攪拌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直到棉花糖完全融化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倒入奶粉,依然一邊小火加熱一邊不停地攪拌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直到棉花糖和奶粉完全融合在一起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關火倒入蔓越莓和草莓干丁,攪拌均勻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移到不沾烤盤裡,藉助擀麵杖和塑料刮刀壓平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涼到和手溫差不多,用刀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成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