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圖書

這部《中國通史》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成為“孤島”的時候,呂思勉先生為適應當時大學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中國通史》是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思勉。

內容簡介


這部《中國通史》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成為“孤島”的時候,呂思勉先生為適應當時大學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全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是中國文化史,借鑒古代史書的典制體,按章節分為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官制、選舉、賦稅、兵制、刑法、實業、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宗教等十八個專題,內容之廣泛,完全與今“大文化”涵義相合;下冊是中國政治史,從民族起源開始,按時序敘述歷朝歷代史事直至民國開創。濃縮中國五千年歷史於一書,僅用了三十八萬字。先生主張通史內容大體不離“理亂興亡”與“典章制度”兩大板塊,於是上冊以“文化現象”為題目;下冊“乃依時代加以聯結”,以“革命途中的中國”結尾,總計54章。
該版本為2016群言出版社出版,為更易於閱讀,編者在章節內部加入小標題以間融提示。

作品目錄


自序
緒論
上編中國文化史
第一章婚姻第二章族制第三章政體
第四章階級第五章財產第六章官制
第七章選舉第八章賦稅第九章兵制
第十章刑法第十一章實業第十二章貨幣
第十三章衣食第十四章住行第十五章教育
第十六章語文第十七章學術第十八章宗教
下編中國政治史
第十九章中國民族的由來第二十章中國史的年代第二十一章古代的開化
第二十二章夏殷西周的事迹第二十三章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二十四章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古代社會的綜述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二十七章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
第二十八章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二十九章前漢的衰亡第三十章新室的興亡
第三十一章後漢的盛衰第三十二章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三十三章晉初的形勢
第三十四章五胡之亂(上)第三十五章五胡之亂(下)第三十六章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三十八章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三十九章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四十一章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人第四十二章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
第四十三章北宋的積弱第四十四章南宋恢復的無成第四十五章蒙古大帝國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漢族的光復事業第四十七章明朝的盛衰第四十八章明清的興亡
第四十九章清代的盛衰第五十章中西初期的交涉第五十一章漢族的光復運動
第五十二章清朝的衰亂第五十三章清朝的覆亡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國
參考資料

作品評價


嚴耕望稱呂思勉的治史是“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這也是《白話本國史》的主要特色。《白話本國史》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在20世紀的史學界,憑個人力量獨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時段的中國全通史,迄今,惟此一部。書中的歷史分期很能體現呂思勉的歷史通感。作者將中國歷史分為五個階段:周以前為上古史,秦朝統一到唐朝全盛為中古史,從唐朝安史之亂至南宋為近古史,元朝至清朝中葉為近世史,西力東漸以後為最近世史。這一歷史分期,來自於作者對中國歷史演變脈絡的通貫考察。作者認為: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變遷時代,“是三代以前和秦漢以後社會的一個大界限”。而秦漢以後,中國歷史便呈現出一個公例:承平數十百年,就要釀成大亂,大亂過後,可以平定數十百年,往後又是如此重演。到明末清初,思想界才起了一個根本上的變動——即對向來的社會組織產生了根本的懷疑。然而,閉關時代,無外情可資比較,因懷疑向來的社會組織而萌生的改革,仍“只得求之於古”。這種情況直到西力東漸、清代海禁打開才發生變化,所以西力東漸是傳統社會與現代歷史的一大界限。作者認為,就政治形勢和民族關係而論,漢唐的歷史和宋元明清的歷史有很大不同,所以唐中期安史之亂可以作為中古史和近古史的一大界限。這種從史實出發、突出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大關節的歷史分期,是當時中國史研究中的創新性見解,對以後的通史研究和通史教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中國史研究上卓有建樹的史學家楊寬、唐長孺、黃永年等,在年青時都因受《白話本國史》的啟發而走上治學道路。
20世紀前期的史學界主流,是提倡做“窄而深”的專題研究,這一觀念的極端表現,就是反對通史編撰和通史教學(陳寅恪也曾一度反對雷海宗在清華開設通史課程)。先做專題、斷代的研究,然後才有通史的編撰,這也是今日大多數歷史學者所贊同的看法。但是,這一看法也極易忽視問題的複雜性:一部事實陳述的真實性含量極高的通史著作,未必一定比另一部含量稍低的通史著作,在整體上具有更高的真實性。這便是現代歷史哲學研究中的一個難題:假使歷史整體之“真”不能從個別、局部之“真”的連接、集合中得以實現,那麼,構建歷史整體之“真”的條件是什麼呢?顯然,除了需要有大量的個別史實的“真”之外,還有史實的選擇、史實的組合、歷史整體的構建、敘事情節的設計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而對歷史主要脈絡及大關節目的正確把握,仍是通史著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這也是呂思勉通史著作的學術生命較為長遠的一個原因。
提倡新史料、乃至稀缺史料的發現和運用,也是那一時期史學研究的一個特徵,故有使用新材料、研究新問題、“得預”學術新潮流之說。但其極端,則有所謂“史料的盡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之詭論現象的產生(羅志田語)。平心而論,除了史前、上古的歷史之外,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傳統典籍,仍是治中國史的原料大宗。這是因史料留存的客觀狀況所限,非出於任何人的主觀好惡。所以,從閱讀傳統典籍入手的治學路數,仍不失為史學研究的“康庄大道”。呂思勉的治學是從系統閱讀傳統典籍入手的,寫札記,作考證,數十年如一日,他先後把二十四史反覆閱讀了好幾遍,再參考其他史書以及經、子、集部文獻,將輯錄的史料加以排比考訂、綜合分析,一生所寫札記總數達100多萬字。他特別推崇顧炎武的《日知錄》、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趙翼的《廿二史札記》等著作,不為考證而考證,專關心“古今風會之遞變”。這種以札記為基礎,再作歸納分析和融會貫通的通史著述,自與那種“剪刀加漿糊”的通史著述大不相同,內中包含著許多作者獨特的創見。比如,說“湯用兵的形勢,實在和周初相同”,不僅商周用兵形勢相同,後來秦的用兵亦如此(這是就地形地勢來論秦統一的便利,與時下論大一統的地理環境,形式相似,旨趣大異)。又說宋與北周用兵的差異,一是先南后北,一是先北后南。宋的用兵之所以先南后北,是取其先易后難,本也無可非議,但歷史的機會也由此一縱即逝,結果對北面始終處於劣勢。論者都說呂思勉的治學路數與當年學界主流有所不同,更具有本土化的特徵。其實,從札記的寫作,再進而做融會貫通的研究,與西方治學的專題研究,實在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讀他的通史著作,其體制規模,實與梁啟超所倡的“新史學”的理想模式最為吻合。所以史學家顧頡剛稱呂思勉通史著作“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呂思勉是史學界公認的舊籍讀得最多的一位學者,譚其驤稱他“以史學名家而兼通經、子、集三部”,二十四史通讀數遍,為學界同人傳為美談。他的國學基礎深厚,但治史的意趣卻不保守。《白話本國史》滲透著作者用新方法、新思想來整理舊國故的精神。正如王家范所說:“先生於著作中常透出一些精彩議論,知道他實得益於對社會學、人類學等新知識的吸收,社會經濟、社會組織、社會生活都進入了他的中國通史,實為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先驅。”
《白話本國史》全名《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它雖是一部學術專著,但作者預設的讀者對象卻是青年學生。呂思勉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歷史學家,他說自己“少年時,因沒有名師指導,精力、時間浪費甚多,因未得門徑,繞掉的圈兒也屬不少”。為此,他寫了一部“自修適用”的歷史入門書。所謂“門徑之門徑,階梯之階梯”。為了便於自學,書中除了詳細註明材料來源和參考書目外,還記注了許多必要的文史知識。如,引用《山海經》的材料,作者特地註明“言海內者,明海內復有昆崙山”的“海”,同“夷蠻戎狄,謂之四海”的“海”是一個意思,不能理解為海洋的“海”。說到史料中的“山”,作者特地註明,古人所謂的山,包括的範圍很廣,大體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山脈,而不是像今天那樣,僅指一山一嶺。這許多涉及歷史、地理、語法、訓詁、辯偽等方面的知識,往往都是工具書里查不到的,但對於正確理解材料是很重要的。這種著述方式,值得現在編寫歷史教材的學者借鑒。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 - 1957),中國近代著名史學家,字誠之,江蘇武進人。曾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呂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1923年出版《白話本國史》四冊,是較早的一部有系統的中國通史,對當時史學界很有影響,后又著成《呂著中國通史》兩冊。晚年從事斷代史研究,先後出版有《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著作,還著有《中國民族史》、《史通評》等書。
呂思勉先生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他曾把二十四史通讀數遍,同時參考其他史書以及經、子、集部文獻,將輯錄的史料加以排比考訂、綜合分析,一生所寫札記總數達100多萬字,是史學界公認舊籍讀得最多的 一位學者。他特別推崇顧炎武的《日知錄》、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趙翼的《廿二史札記》等著作,不為考證而考證,專關心“古今風會之遞變”。自先秦至近代,獨撰斷代史數種、通史多部,一通到底,絕世罕見。愛好下棋,自言所收圍棋譜“只缺三種”,曾為“棋王”謝俠遜作《象棋秘訣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