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軌

鐵路運輸行業術語

寬軌,鐵路運輸行業術語,特指軌距(鐵軌寬度)大於標準軌距1435mm(毫米)的鐵路軌道。多種尺寸。某種尺寸的寬軌例如俄羅斯寬軌是1524mm,旅客列車的車廂有不同寬度設計,寬廂是一排六座,窄廂是一排四座作為豪華快速列車。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是使用1435標準。

尺寸


寬軌是鐵路術語,指大於1435毫米的軌距。有1520毫米、1524毫米、1600毫米、1668毫米、1676毫米5種軌距。
多種尺寸:
俄羅斯及其周邊國家的1520(1524)mm軌距,愛爾蘭及北愛爾蘭的軌距是1600mm,葡萄牙1665mm,西班牙1674mm(一說1,668mm),印度、阿根廷、智利等國的1676mm軌距。
法裔工程師布魯內爾(IsambardKingdomBrunel)設計的英國大西鐵路(GreatWesternRailway),建造時大膽採用了罕見的2140mm軌距,被稱作“無敵寬軌”。就是這705mm的差距,不僅讓列車行駛的穩定性大大增強,還使車廂內部變得寬敞舒適。儘管大西鐵路的機車性能較其它鐵路的好,英國議會最終還是選擇了1435mm作為標準軌距,大西鐵路也於1892年徹底變為普軌鐵路。

軌道


寬軌
寬軌
寬軌軌距最初設計為4米,但後來發展為3000毫米,這幾乎是標準軌距的兩倍、米軌的三倍。路基採用無砟軌道,這個概念直到30年後才由舊金山輕軌系統首次實現,40年後才被首度用在德國高鐵建設上。這種路基包含兩塊預先完成平行的水泥板,把它埋入土中,然後在梁板頂部鋪上平坦的橫向板,在上面鋪設鐵軌,鐵軌與水泥板間通過彈性材料連接。由於其沒有傳統的枕木,這種軌道也成為了易於維護和軍事用途最理想的鐵路。

座位


客車座位:
一排位子可以是六座、五乃至四座,俄羅斯一般的旅客列車是一排六座,但時速160公里的快速列車雨燕號的車廂比較狹窄,是一排四座,雖然軌距相同,但其車子的寬度小於傳統客車的。而中國客車都是一排五座。
相同軌距可以有不同車身寬度高度,例如,中國標準軌道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比傳統列車寬一些、高一些。

採用寬軌國家


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

歷史介紹


十九世紀的俄羅斯選用1524mm的(五呎)寬軌,
一般認為是出於軍事考慮,
寬軌
寬軌
寬軌
寬軌
避免入侵的軍隊可以使用它的鐵路運輸系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蘇聯保衛戰,希特勒德國的火車不能在蘇聯鐵路上行駛,只能中途換車,阻礙了德國的戰事進展。俄羅斯和原加盟共和國屬於前蘇聯的國家,以及蒙古、芬蘭都採用俄國的1520mm軌距。這比1524mm窄4mm,有時兩者的車輛可以互換。
俄羅斯寬軌是1524mm,旅客列車的車廂有不同寬度設計,寬廂是一排六座,窄廂是一排四座作為豪華快速列車。
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軌距為五呎五吋半。西班牙的正式標準是1674mm,葡萄牙則為1665mm,因此西班牙開發了變距列車——軌距可變列車。西班牙正進行改軌工程,將路軌改成標準軌距。
美國南部鐵路曾以寬軌為主,南北內戰之後,南部鐵路逐漸改成標準軌距。
寬軌
寬軌
澳洲本來採用標準軌,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而在維多利亞省及南澳洲出現了5呎3吋(1600mm)的軌距。部分地方亦有3呎6吋(1067mm)的路軌。昆士蘭鐵路在建立之初,便使用1067mm(3'6")的窄軌,是全世界最大的窄軌系統。
南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斯里蘭卡的鐵路軌距不一,但多數為1676mm。印度現有計劃將所有窄軌改成1676mm。

優劣


優勢:
提升運力,列車行駛的穩定性增強,還使車廂內部變得寬敞舒適。
劣勢:
橋樑、隧道造價將會大幅上升,尤其是隧道。轉彎半徑也要增大,以及佔地面積增大,所以地麵線路造價同樣要上升。而這些已經是輪軌鐵路相比於磁懸浮鐵路的最大劣勢之一。論速度,有中低速磁懸浮、高速磁懸浮(日本試驗線達600多公里時速,中國也在研究)。

計劃線路


早期計劃中把印度和海參威作為鐵路的終點,但到了1943年計劃轉而專註於歐洲城市。烏克蘭和伏爾加盆地被視為最重要的目標,這裡將成為未來德意志帝國的糧倉,這個超級鐵路網以“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亞”為中心,以放射狀連接漢堡、巴黎、馬德里、羅馬、布達佩斯、伊斯坦布爾、基輔、莫斯科等歐洲主要城市。
● 東-西鐵路:巴黎-聖康坦-列日-亞琛-比勒菲爾德-漢諾威-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亞(柏林)-科特布斯-布雷斯勞-卡托維茨-克拉科夫-利沃夫-基輔-波爾塔瓦-尤索夫卡(頓涅茨克)-羅斯托夫。將來預計東段從羅斯托夫延長至巴庫,並通往伊朗和印度,西端從巴黎延伸至布列斯特,此外還將從布雷斯勞鋪設通往華沙、柯尼斯堡、里加、明斯克、莫斯科、喀山和列寧格勒的支線,從基輔鋪設通往敖德薩、哈爾科夫、察里津(斯大林格勒)的支線。
● 北-東南鐵路:漢堡-維滕貝格-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亞-萊比錫-哥達-班貝格-紐倫堡-慕尼黑-西姆巴赫-林茨-維也納-普雷斯堡(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瓦爾納-伊斯坦布爾北端將延伸至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和斯德哥爾摩,南端延伸至敘利亞和埃及。
● 北-南鐵路: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亞-德累斯頓-奧西施-布拉格-伊格勞(伊赫拉瓦)-茲奈姆-維也納-的里雅斯特-威尼斯-博洛尼亞-佛羅倫薩-羅馬。將來延伸至塔蘭托、墨西拿。另一條南北線路從阿爾薩斯米盧斯(Mulhausen)經第戎、里昂、馬賽、巴塞羅那至馬德里,並延伸至里斯本和直布羅陀
● 東-西2號鐵路:慕尼黑-奧格斯堡-斯圖加特-卡爾斯魯厄-斯特拉斯堡-默茲-蘭斯-巴黎東端將來延伸至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