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皮凱蒂
法國經濟學家
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男,1971年生於法國上塞納省。法國著名經濟學家,巴黎經濟學院教授,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主要研究財富與收入不平等。
2008年,和法國同行博齊奧共同出版《退休體系改革建議》。代表作品有《21世紀資本論》等。
,始。
,考著府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學習數學和經濟學。
憑藉篇財富配論獲社科研究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雙博士學位。
托馬斯·皮凱蒂生活照
1995年,加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
2000年,在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擔任研究主任。
2006年,聯合創立了巴黎經濟學院,並擔任第一任院長。
2007年,擔任法國總統候選人羅雅爾的經濟政策顧問,但羅雅爾最終敗給了薩科齊。
2007年至今,在巴黎經濟學院執教。
2008年,和法國同行博齊奧共同出版《退休體系改革建議》。
42歲出版《21世紀資本論》。
2011年,和伯克利大學經濟學教授賽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朗代合著《稅制改革》。還是法國左翼日報《解放報》的專欄作家,偶爾也給《世界報》撰文。
《21世紀資本論》 |
作品名稱 | 獎項名稱 | 時間 |
《21世紀資本論》 | 榮獲歐洲經濟學會Yrjo-Jahnsson 獎 | 2013年 |
個人
獎項名稱 | 獲獎時間 |
獲法國年度最佳青年經濟學家 | 2002年 |
被授予象徵最高榮譽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2015年1月1日 |
相關評論
保羅·克魯格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21世紀資本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告訴世人:我們不僅已經踏上了收入水平回歸19世紀的道路,而且還正在向“世襲資本主義”回歸。在“世襲資本主義”時代,經濟制高點不是掌握在有才華的個人手中,而是被家族王朝所主宰。
布蘭科·米蘭諾維奇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經濟思想史上具有分水嶺意義的著作之一。
《每日電訊報》:本年度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經濟學人》:《21世紀資本論》一書具有許多優點。它對當今人們最為關心的經濟問題之一進行了清晰而透徹的分析,對不斷加劇的經濟不平等問題提供了一種簡明的解釋。皮凱蒂認為,財富增長速度通常超過經濟增長速度。此外,由於財富越多,積蓄與投資機會就越大,財富自然傾向於集中,而抵禦趨勢的經濟勢力並不多。因此,沒有經濟的異常迅速增長,沒有1914~1945年令人厭惡的兩次世界大戰,經濟不平等應該會加劇。
《紐約時報》:42歲的皮凱蒂憑藉新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鳴驚人,至少在經濟學界是這樣的。他的書抨擊了人們之前對高級資本主義的仁慈的假設,預測在工業化國家財富會越來越不平等,這將對公正和公平的民主價值觀產生深刻而惡劣的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皮凱蒂的書表明,美國夢正日益成為一種神話。他指出,過去幾十年裡,美國確實比歐洲更為平等。而如今美國的財富分配則比世界上幾乎所有其他地方都更不平等。此外,在美國累積財富產生的回報太高了,越來越多富翁手中的財富是通過繼承得來,而不是親手創造出來的。皮凱蒂就像當代的托克維爾一般,迫使美國人直面他們的社會存在的矛盾。
《參考消息》:作為一本研究收入和資產分配的歷史著作,《21世紀資本論》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契合了美國乃至全球對財富不平等現象的憂慮。作者認為,財富不平等現象一直存在,並在歷史上造成了不少危機。他試圖通過數據構建歷史進程並解釋在比較長的歷史階段收入和財產分配的演變過程。這項社會科學的研究,過去從經濟角度沒有人去做,在財富不平等加劇的背景下,這本書才引起了關注。
《人民日報》:市場不是萬能的,必須通過制度優化財富分配。在全球30多個發達國家裡,日本、韓國、德國、法國、北歐五國的貧富差距都不算大;而美國、英國為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法系則要大得多,幾個並不發達的金磚國家反倒基尼係數很高,這都與它們的經濟制度休戚相關,特別與它們的經濟分配製度相關。比如,更低的資本稅必然導致貧富差距過大,而對促進經濟增長幾無幫助。對該問題,在歐美炙手可熱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所述頗多。
《光明日報》:皮凱蒂通過他的新著,延續了政治經濟學家和經濟史家關於資本主義體系的討論,他重新提出了一個老命題: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或市場)活動與人的社會性之間存在著矛盾。這個關係到資本主義體系的根本命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充斥著各類假設和模型的主流經濟學界所遺忘。
《21世紀經濟報道》:皮凱蒂引用大量數據,否定庫茲涅茨曲線和相應的良性資本主義觀點,認為現有資本主義制度並不能解決貧富差距不斷增加的社會危機。他的主要論點是,兩次世界大戰以來大半個多世紀中,勞動力獲利超過資本的“良性資本主義”,實在代表了歷史的一個例外。他批評庫茲涅茨曲線建立這樣“例外”的短期歷史數據上,而並非真理。皮凱蒂認為,整個世界目前正在向“拼爹資本主義”回歸。在這種典型的資本主義下,貧富差距必然只會加大,而不會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