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選拔

航天員選拔

航天員選拔又稱宇航員選拔,是指從具備航天員選拔條件的飛行員當中挑選,並按一定標準和流程使他們成為真正符合航天員資格的過程。

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航天員要經過兩個階段的選拔,第一階段的選拔是從普通的候選人中挑選出合格者,成為預備航天員;第二階段的選拔是經過長期的航天員訓練,從預備航天員中挑選出可以承擔飛行任務的真正航天員。

航天員種類


航天員
航天員
由於載人航天活動的任務漸趨繁多,於是航天員便分成了兩類:
一類是航天駕駛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駕駛載人航天器。這類航天員一般還是從具有豐富經驗的空軍飛行員中選拔。
另一類是科學技術工作人員,他們執行各種空間使命,如在軌道上施放衛星或從軌道上回收、修理衛星,進行空間物理探測、空間醫學研究和空間加工試驗等。對這類航天員不要求具有飛行的技術和經歷,但必須具有某種科學技術的專長。

選拔條件


航天員選拔的具體內容根據航天器的裝備、航天任務等確定,一般分為4個方面。

一般性條件

與飛行員選拔相同,但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要求更高。

醫學選拔

除沿用飛行員的醫學選拔條件外(見飛行員體格檢查),還在既往史上注意有無隱性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紊亂。在體檢中須全面而細緻地檢查心血管系統、前庭功能和視覺系統等。

心理學選拔

了解個體的感知能力、記憶力、注意力、靈活性和動作能力。

特殊環境選拔

航天特殊環境因素的耐受性和適應性選拔,女性宇航員的選拔項目和標準與男性宇航員無本質差異。具體分預選、初選、複選、定選和訓練期間選拔5個階段進行。在特殊環境因素下的選拔,有助於飛行員提升綜合能力。
在以上3項合格後方能進行這一項目的選拔。

女航天員標準


基本上與男性航天員無本質差別。通常,女性航天員大都擔任航天飛行中的飛行專家或科學家的任務。自第一位女航天員蘇聯的В.В.尼古拉耶娃-捷列什科娃遨遊太空之後,又有蘇聯的С.Ε.薩維茨卡婭、美國的S.K.賴德等女航天員參加了航天飛行,並進行了科學試驗。航天實踐表明:婦女具有男人一樣的對空間飛行環境的適應能力,並能勝任航天飛行任務。
女航天員選拔:

出身

仍來自空軍--其中男性候選人均是現役空軍殲擊機飛行員,女性候選人是現役運輸機飛行員,多人執行過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軍事演習等重大飛行任務。

年齡

27-34歲--據空軍負責選拔的有關人員介紹,這批候選人平均年齡為30.4歲,最大的34歲,最小的只有27歲。同時,這45名候選人學歷水平均為大學本科以上。

身高

有可能1.75米--楊利偉曾透漏,這次選拔“會從醫學的角度、綜合素質的角度做了很多修改,包括硬性條件,比如選的時候身高要求在1.65到1.72米之間,現在把它放大到1.75米了,而且不但要招男航天員,這次還要招女航天員,正在做這個工作,已經在進行當中了”。從理論上來說,這兩位女航天員亦有1.75米身高的可能。

素質

五大硬體,包括家庭情況--初選工作於2009年5月啟動,由空軍組織實施,主要內容分為基本條件選拔、臨床醫學和心理選拔、基本條件複核、家庭情況調查、綜合評定五個階段。目前來看“飛行技術過硬,心理素質俱佳”。

流程

三個階段,還有兩關--據悉,整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分為初選、複選和定選三個階段進行。目前,複選工作即將啟動,45名候選人將分3批進行生理功能和心理等的全面檢查。

生理指標

指標從志願者中來--楊利偉此前透漏,女航天員選拔,“不能說是苛刻,會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有些標準肯定不一樣。要做大量的實驗,有很多志願者,包括清華大學農業大學的,包括很多跳傘運動員。找了很多志願者給做實驗,出了很多的數字,就是要為了找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從生理上到身體條件上,出了很多的數據,制定了不同的標準。所以現在選拔女航天員也是一樣,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和整個狀態來制定一些標準”。

上天時間

第一批訓練10年左右上太空--國家第一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從1995年12月正式啟動,當時對1500名飛行員進行了檢查,確定800餘人參加初選,最終確定14名航天員,並在1998年1月正式組建航天員大隊,正式完成了國家首批航天員選拔工作。

有關信息


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工程師黃偉芬2014年9月13日在第27屆太空探索者協會年會上表示,為了更好地完成空間站建設任務,中國將在近兩年完成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
黃偉芬表示,鑒於空間站任務對航天員的身心素質及專業知識要求更高,在選拔來源上將由過去單純從飛行員隊伍中選拔拓展到向研製、醫學等領域的專業人員中選拔。
在成功突破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后,國家目前正全面展開空間站建設任務。按計劃,將於2016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艙,並隨後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之對接,計劃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工作。
“目前,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在為空間實驗室的任務進行技術培訓,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和訓練工作將在兩年內進行。”黃偉芬說,“同時也在為未來空間站任務作技術儲備,在選拔第三批航天員時,將充分考慮空間站任務對未來航天員的身心素質和專業技術知識的更高要求。”
黃偉芬說,出於任務需要,第三批航天員來源將會與前兩批有所不同。“目前共有21名航天員,全部來自飛行員隊伍,從第三批開始將從跟載人航天工程相關的研製部門選拔工程師,加入到航天員的隊伍。”
“隨著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也有可能會從醫學專家裡選拔醫生或心理學家。”黃偉芬說,“考慮到未來任務對航天員的需求,加上目前航天員隊伍里已有兩名女性,所以暫時不會在第三批中選拔女航天員。”
2021年3月4日,國家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完成,將執行空間站運營任務。

航天要求


航天活動要求:
航天員有強壯的身體,以耐受各種惡劣環境條件;
有良好的心理品質,以掌握複雜的操作技能和應付意外情況;
有較高的文化程度,以探索載人航天的經驗;有崇高的獻身精神,以適應航天探險活動。
早期的飛船在主動飛行段和返回飛行段要經受 6~8g的過載,航天員大都從空軍飛行員或試飛員中選出。後來,載人航天器的力學環境大大改善,太空梭的過載僅為2~3g。因此對航天員體格方面的要求相應降低。

參加選拔條件


參加航天員選拔的必備條件有:
(1) 身高不能超過1.75米。
(2) 體重輕於80千克。
(3) 年齡為20〜45歲。
(4) 不能患有色盲
(5) 在工程、物理、生物或數學等學科取得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
(6) 能操至少一門外語。
(7) 能駕駛飛機,有100小時以上的飛行經驗。
(8) 體魄強健。

選拔分類


駕駛員選拔

一般從具有豐富經驗的空軍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

科技人員選拔

科學技術人員(即在軌道上從事科學試驗、空間生產和軍事活動)選拔,不要求具備飛行技能,但需具有某種科學技術專長。

檢查內容


檢查內容包括:心肺功能檢查,進行立位耐力和運動負荷試驗,觀察心肺功能的生理生化指標,選用最佳心肺功能者;前庭功能檢查,採用轉椅、鞦韆或灌耳等方法,選出前庭植物神經反應穩定性佳者;超重耐力檢查,採用人體離心機作正向和橫向超重耐力的檢查;失重飛行檢查,以飛機作拋物線飛行,選出對失重反應良好的人;低壓缺氧耐力檢查,在低壓艙內篩選,排除缺氧耐力差和低壓敏感者以及易暈厥者;振動耐力檢查,排除對振動過於敏感者;隔絕環境適應性檢查,以此評價個體在異常環境而又無外界因素刺激下的適應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此外還有高溫耐受性檢查等。經過這些項目檢查后,醫務人員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單項和綜合項目的評定,作出總的評價。

選拔標準


年齡

美國所選拔的航天員,大多在40—45歲左右,年齡稍大,飛行經驗比較豐富,遇到一些意外情況可以應付得了。但是國家選25—35歲,主要是取了美、蘇雙方優點的做法,綜合起來感覺到比較合適。因為航天員從入選以後到開始訓練,要起碼經過4年以上。從的歲數來看,最大的是35歲,如果經過四年,就變成了39到40歲。這樣的情況,還剛好是他在最佳的飛行年齡段。所以,即使訓練后不能馬上執行任務,他也還會有五年多的飛行壽命。

身高

要求的身高是1.6米到1.72米。航天員的身高和他的座高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整個飛船艙內幾何尺寸是有一定限制的,太高的話不適合。而中國人在這個年齡段裡邊,1.60至1.72米是最多的人選。所以,可以拓寬選拔面。身材還和體重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講,身高要大一點、高一些,體重相對要重一些,體重也是在載人航天裡邊要考慮的問題。所以,身高按照這個標準所選拔出來的人,可以想像而知,大部分都是短小精悍。

體重

55公斤到70公斤。比較瘦小,是空軍殲擊機飛行員當中的小矮個。因為體重增加,要佔去飛船裡邊總的重量,發射的時候火箭的推力是一定的,如果增加這個重量,就要少帶一些燃料和消耗品,這樣就不合算了。大家知道如果體重增加一公斤,火箭耗費的推力是相當大的,消耗至少增加10萬塊錢。所以,千方百計在航天員的體重上也要挖掘一定的潛力。

性別問題

男性比較多,國外也是這樣,但是國外有一些女性航天員,她們大多擔負著做實驗組織的工作,不是駕駛飛船的。這些人通常稱為“任務專家”,不叫航天員駕駛員,也不叫隨船工程師。她們在挑選的標準和訓練的時間上,都相對的簡單了一些。中國2012年6月中旬,首位女航天員將和其他兩名男航天員一起,搭載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在這之前,全世界已有56名女航天員到過太空,占航天員總數的約一成,其中美國46人,前蘇聯3人,加拿大2人,法國1人,英國1人,日本2人,韓國1人。而中國的首位女宇航員將成為世界第57名女宇航員。

職業

航天和航空有一定的聯繫,都是在空中生活,各個國家都是從空軍的戰鬥機駕駛員裡面挑選,中國也不例外。這樣的話,有很大的一個好處,他不用再重新熟悉空中飛行的生活。如果要是一個不會駕駛高性能飛機的駕駛員、飛行員,他要想成為一個航天員,還必須再學一下駕飛機。這樣的話,也複雜了一點,耗費的時間也長了一些,成本也會高一些。因此,從空軍殲擊機或者是強擊機的飛行員當中選拔,這一部分就可以省略了,他們大部分都是大專以上學歷,工作時間三年以上,而且飛行的時間累計都在600個小時以上。所以,他們都具有三種以上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能力。

國內外選拔


不同國家對於航天員身高體重的要求並不相同,但均對航天員身高、體重及二者之間的相關性有一定要求。
俄羅斯預備航天員選拔標準中,身高最大值為180 cm,對應的最佳體重範圍是75.0-78.0 kg,最大允許體重為80.0 kg。相比之下,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選拔航天員對於身高和體重的要求更加寬泛。
根據《NASA航天員醫學標準》,航天員身高要求為152-193 cm,體重要求為45-109 kg。
對於航天員身高和體重的要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前蘇聯在加加林時代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航天員,對於身高體重的要求是比較苛刻的。到太空梭/和平號空間站時期,為了適應聯合飛行,俄羅斯對聯盟號飛船進行了改進,將航天員體重上限調整為85 kg,身高上限調整為182 cm。即便如此,歐美航天員對俄聯盟飛船對航天員身高限制多有抱怨。因為按照這一標準,美國40%的航天員都不適合聯盟飛船
1995年10月14日,NASA宣布航天員帕拉津斯基由於個子高達187 cm不適合聯盟號飛船的返回艙,進而放棄了此次飛行。後來美俄經過協商達成協議,對聯盟號飛船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1999年,俄羅斯對聯盟飛船座艙進行了改造升級,改進后對航天員身高體重的要求放寬到190 cm和95 kg。
2002年10月,改進后的聯盟-TMA飛船進行了首航。
國家首批航天員選拔標準規定了男航天員身高要求為162-172 cm,體重要求為50-70 kg。
第二批航天員選拔標準規定了男航天員身高要求為162-175 cm,體重要求為50-74 kg;女航天員身高要求為160-175 cm,體重要求為48-74 kg。對身高和體重進行要求主要受航天器負載能力和座艙大小等因素的限制。
航天員的身材越高,佔用飛船的空間也就越多;航天員的體重越大,佔用飛船的有效載荷就越多。對於航天發射而言,每一克的載荷都是十分寶貴的,因此就有必要對航天員的身高和體重進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