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文化廣場

長春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原名地質宮廣場,是全市最大的城市廣場,坐落在市區中心,總面積20.5公頃,歷史上地質宮廣場曾被規劃為偽滿洲國的國都廣場。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免費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最佳季節

四季皆可

建議遊玩

6小時

旅遊貼士

長春文化廣場
長春文化廣場
春秋兩季最適合旅遊,但是1-2月間也是長春最美的時候。長春市海拔137.5米,地處中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分明。年平均氣溫4.6℃。1月份最低,平均氣溫為零下16.4~零下18.1℃,最低氣溫為-39℃。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2.7~23.2℃,最高氣溫為38℃。年均降水量為567毫米,年均日照時數為2525.8~2664.8小時,年均無霜期為151天。

交通信息


長春264路
偽皇宮 - 城科所 - 陝西路 - 四馬路 - 永春路 - 大經路 - 市婦產醫院 - 清明街 - 省委 - 長百大樓 - 兒童醫院 - 康平街 - 御花園 - 南昌路 - 西朝陽路 - 文化廣場- 吉大一院 - 吉大三院 - 新民廣場 - 中醫學院 - 百腦匯 - 紅旗街 - 長影 - 湖西路 - 建平街 - 長影世紀村
長春156路
上行:桂林路-牡丹街-朝陽公園-吉大一院- 文化廣場-鴿子樓-恆客隆-朝陽橋-檔案館-輕鐵花園-格林夢-汽貿城-迎春路-六號門-歐亞車百-五號門-三站-二號門-一號門-吉大四院-一汽公安處-錦程大街-一汽七校-賓士路-同心-一汽六中(共26站)
長春221路
飛躍廣場-新世紀超市-七號門-車庫-一汽職工醫院-五站-一百二十棟-三站-歐亞車百-一站-格林夢-市政務中心-交通指揮中心-建設廣場-吉大一院- 文化廣場-西朝陽路-裕華園、省軍區-兒童醫院-省委-勝利公園-長江路開發區-長春站(共23站)
長春229路
上行:湖濱街-新文化報社-工農廣場-文昌路-自由大路-同志街-吉林心臟病醫院-新民廣場-百腦匯-紅旗街-萬寶街- 文化廣場-雲鶴街-西朝陽路-朝陽橋-皓月大路-普陽街-春草路-青普橋-新竹路-花園小區-客車新區-青林路-青岡路-車輪廠門-車輪廠-新月路-寬城交警隊-基隆北街-北環路-雁鳴湖山莊(共31站)
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
雙豐—長春西站—興隆堡—西環城路—和平大街—萬福街—景陽廣場—解放橋(換乘輕軌3號線)—文化廣場(換乘地鐵5號線)—解放大路(換乘地鐵1號線)—吉林大路(換乘輕軌4號線)—東盛大街—東環城路—長青—東方廣場

廣場簡介


文化廣場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線至地質宮廣場主樓中央為南北主軸,中軸線全長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為:文化廣場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廣場的中央是太陽鳥雕塑,北面是露天音樂壇,跨過東西主路是1萬平方米的主樓前庭廣場,最北端為地質宮主樓。整個中軸線採用天然花崗石鋪砌,給人以自然、莊嚴、厚重的感覺。中心廣場至主入口兩側均為廣場綠化用地和園路用地,總面積4萬平方米,還飼養了3000隻廣場鴿,為整個廣場增添情趣。
文化廣場建於1996年8月,是長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閑廣場,它坐落於市區中心。地處:東至東民主大街,南接解放大路,西至西民主大街,北鄰是吉林大學朝陽校區,總佔地面積20.5公頃,是國內城市中較大的休閑廣場。
文化廣場前身為地質宮廣場,歷史上地質宮廣場曾是偽滿州國的國都廣場,始建於1933年,名為“帝宮廣場”、“順天廣場”,新中國成立后,地質宮廣場作為我市的大型集會廣場,在全市的政治生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八十年代初期,廣場東半部被改造成城市公共綠地。
地質宮的歷史連同它前面的文化廣場可以追溯到1938年。偽滿洲國成立后,日本人著手規劃長春。不久,他們便把今天的解放大路以北,東、西民主大街之間的這個區域定為“宮廷建築用地”。
地質宮位於“八大部”建築中心區—新民大街北端,是長春科技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教學樓,地質宮曾為日偽新宮內府所在地。地質宮是作為溥儀的正式“皇宮”來修建的。1938年9月動工,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財力緊張而停工,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輝煌的宮殿系50年代完工。1953年,在原來基礎上修建了這座綠色瓦頂,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三萬平方米。因為是長春地質學院教學樓故名“地質宮”。地質宮是典型中國古代建築風格門前廣場有18萬平米,稱文化廣場。地質宮內設有地質博物館,從各種珍貴鑽石,礦產直到各種古生物化石標本,恐龍化石等應有盡有,如礦物的標本,有寶石和象牙,化石,還有恐龍化石,真骨含量百分之七十。還有古老的三葉蟲,恐龍骨架。裡面的陳列給人一種古樸滄桑的感覺。在那裡會讓人感覺沉浸在歷史的長河裡。沒有豪華的裝修,紅色的木地板,樸素的陳列櫃,但每一件藏品都很珍貴。是六大自然科學之一,地學勝地。
殿前的草坪廣場可容50多萬人集會。站在宮殿的中軸線上向南眺望,一條寬80米的筆直的新民大街直向南湖公園延伸,中線花壇為松、柏、丁香樹風景帶和兩側的高可鑽天的楊樹,形成1500米的綠色長廊,偽國務院及下屬“八大部”的辦公室全部坐落大街兩側,形成一個菱形景區,建築各具特色,絕無雷同。
1996年初,經市政府批准,將地質宮廣場改建命名為文化廣場,同年五月拉開了徹底改造廣場的序幕。長春市政府把文化廣場的改建工程列為九六年為全市人民辦的十二件實事之一。當年宋春華市長在長春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把地質宮廣場建設成以草坪為主,合理配植植物造景的文化廣場。為了使廣場改建工程有一個高起點,高水平的規劃控制,面向全國徵集了改造規劃方案,國內很多著名大專院校,規劃設計院、所,對地質宮廣場的改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熱情。經過各路精英的激烈角逐和專家的最後評審,確定以清華大學的設計方案為主,以長春規劃院、長春市園林管理處的方案作為補充,由清華大學完成方案的綜合工作。
改建后的廣場打破了多年來東西兩側“分而治之”的格局,採取中軸對稱的手法使整個廣場渾然成為一體。廣場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至長春科技大學主樓中央為南北主軸.中軸線全長420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著:入口3500平方米的主入口集散地,然後是35米寬100米長的南北主路至中心地段。主路以北銜接16000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的中心廣場。中心廣場中央建有37米高主體雕塑“太陽鳥”(在中國古代神話中,說太陽里有一隻三足鳥或人面鳥身,腹部有一個太陽的羽人形象的傳說,作者借用了神化傳說的內容,運用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出太陽鳥這一形象,以表現人類對太陽的讚美和對光明的嚮往與追求)
文化廣場的改建工程於1996年5月20日動工,8月21日主體工程完工,歷時三個月,完成第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九七二期工程,對文化廣場樹木配植又作了進一步的補充,種植了大量的東北紅豆杉黑松、黃檗、鸞枝等十幾種喬、灌木,並種植花卉進行彩化。同時,從1998-2003年相繼對廣場東、南、西、北主要入口設置了人物石雕,分別代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2000年在喜慶長春建城200周年之際,文化廣場在全市亮化工程中更新增設各種主體彩燈10餘種,其中:廣場南主入口東西排列設有海鷗燈20盞;中軸主路兩側設有水晶燈22盞;中心廣場南鄰東西草坪分別設有電子禮花燈各5盞;中心廣場北段東西兩側南北排列分別設有滿天星燈各4盞;舞台兩側東西排列分別設有彩色激光射燈各5盞;廣場北段東西主路設有燕尾燈18盞;廣場外圍東西兩側分別設有高桿燈3盞以及U形路和廣場周邊人行步道、樹木彩化等照明燈計173基2077盞。
文化廣場自開放以來,平均每天接待遊人上萬人次,高峰時可達十多萬人次。省、市一些重大活動,如長春電影節、長春書市、科技展會、亞洲藝術節、全國汽車拉力賽以及迎慶香港、澳門回歸,紀念長春建城二百周年、各大博覽會等大型慶賀活動都在此舉行,每年大中型文藝演出上百場次,群眾自發性的自娛自樂活動也隨處可見,有聲有色。廣場每年重大活動和文藝演出活動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極大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構築了文化廣場獨特的文化風景線。文化廣場已成為長春市的政治、文化中心,為長春市精神文明建設和城市環境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建築特色


長春文化廣場夜色
長春文化廣場夜色
文化廣場這塊地界本是為溥儀建新“皇宮”規劃的。這個傀儡皇帝沒住進來,新中國成立后,長春地質學院在這兒安了家。舊地基上蓋起了新樓,大屋頂,梁思成設計,郭沫若題名“地質宮”,其前面的大廣場(偽滿規劃時稱“順天廣場”)也因之名為地質宮廣場。
廣場中心為“太陽鳥”主題雕塑,以半圓形隱式彩色噴泉環繞。該雕塑高37米,頂部的抽象太陽鳥表現人類對太陽的讚美和對光明的追求與嚮往。太陽鳥雕塑的前後分別是男體雕塑和女體雕塑,表現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和女性的陰柔之美。北面是沈床露天音樂壇。整個中軸線採用天然花崗鋪裝,給人以自然、莊嚴、厚重的感覺。1998年8月文化廣場中“時空”組雕部分建成,所表現出的美學趣味為廣場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文化氣息。人們只要來到長春文化廣場,就會感覺到長春這所文化都市所特有的魅力,文化廣場建有各種抽象雕塑,品位高尚,做工精細,都是出自傑出藝術家之手。廣場的綠化採用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以舒展為綠色主體的現代手法,給人以遼闊通透的意境。鋪裝廣場四周的是巨大的草坪,總面積為4萬平方米。四塊為“U形”路控制,緊緊圍繞著中心廣場。“U形”路外事疏林草和曲折幽靜的小徑構成的綠色空間,為遊人創造出比較完善的休閑場所。廣場南面路兩側各植一片紅松林,西南是一處造型別緻的園林小區,東北角是2000隻白色廣場鴿,使整個園林空間相映成趣,其間大量點綴了北方珍奇植物。廣場南、東、西、北各置一個雕塑,分別名之春、夏、秋、冬。春是一位美少女,夏是一位擁著小兒子的年輕母親,冬是一位老翁。應該說都是寫意的。可是唯有秋,是中年人加成熟的稻黍,顯得過於寫實。
長春文化廣場雕塑
長春文化廣場雕塑
南北分別為男女雕像,(南側雕像是一個青年男子,充滿激情張開雙臂迎接太陽,擁抱大自然,呼喚未來,強壯的體魄蘊蓄著無限的創造力,表現了男性的陽剛之美。他也象徵白天,與太陽鳥相呼應。女體雕像是一個卧著的女性,恬適、安詳,表現了女性的陰柔之美,也包含人類生存狀態的另一面。她象徵夜晚,與水中月相呼應);女體雕像北鄰半圓形穩式噴泉,北面為約200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再向北跨越10米寬的東、西主路是10000平方米的主樓前廣場。北端銜接長春科技大學主樓。整個中軸線採用天然花崗岩石鋪裝,給人以自然、沉穩、莊重之感。中軸線兩側由北向南依次為:主樓前庭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長春科技大學藍排球場和田徑運動場,中心廣場至主入口兩側均為廣場綠化草坪和園林造景用地。廣場總佔地面積由三大部分構成:一、綠化用地面積11.2公頃,其中草坪面積9.97公頃,林帶1.23公頃;二、道路和鋪裝廣場用地面積5.5公頃;三、長春科技大學體育教學用地面積3.8公頃,總計20.5公頃。扣除長春科技大學體育教學用地,廣場綠地率為67.1%。
廣場的綠化設計採用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以舒展的草坪為綠化主體的現代手法,給人以遼闊通透的意境。整個綠色空間的控制形式是:東西兩側用現有的高大喬木封閉,南側開敞通透,充分展示主樓建築姿態和廣場的深遠浩大。中心廣場的四周是四塊巨大的草坪,總面積為4萬平方米。這四塊草坪為U形路環抱,緊緊圍繞著中心廣場。U型路外,是疏林草地和曲折幽深的小徑構成的綠色空間,為遊人創造出比較完善的休閑場所。廣場南面鄰解放大路的東、西兩端各植一片紅松純林,固定了廣場外延,增加了廣場的莊嚴與肅穆,廣場西南是一片山杏林及喬灌木,東南角是京桃林、白樺林,西北角是一處造型別緻的園林小品,東北角有2000隻白色廣場鴿,使整個廣場園林空間相映成趣,其間大量點綴了北方珍奇植物東北紅豆杉,形態各異、千姿百態、增添了廣場的整體景觀效果。在生態造景要求下,廣場樹木栽植多採用季相變化相對突出的長白山植物群落,並加大針葉樹的配植,使廣場的季相變化四季分明、景色各異,具有北方特色。春有桃、杏、杜鵑競相開放;夏有丁香錦帶、玫瑰增香添色;秋來楓葉,點綴草地;冬至青松翠柏傲立雪中。整個廣場共有樹木50餘種,3000餘棵,綠籬500延米,花池綠化彩化近3000平方米,中央廣場兩側及主路種植著五顏六色花卉的花壇,爭艷鬥麗,為廣場增添幾分嬌艷。

歷史沿革


文化廣場是長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閑廣場,已經有70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廣場已經由充滿“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廣場,變成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70年中,文化廣場發生了許多變化,歸結起來可以梳理為“四大變化”。
變化一是“名稱之變”。文化廣場始建於1933年,最初的名字充滿“封建皇權”的味道,叫“帝宮廣場”,實際主持廣場建設的則是日本人。1952年,“地質宮”建成,文化廣場隨之改名為“地質宮廣場”。1996年,隨著長春現代化建設的開展,“地質宮廣場”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並正式改名為“文化廣場”。這個名字貼切地表現了廣場的功能,那就是市民開展精神文化生活的場所。
變化二是“格局之變”。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文化廣場一條馬路直通地質宮門前,將廣場分為東西兩部分。1996年改造后,廣場打破了多年來東西兩側“分而治之”的局面,採取中軸對稱手法使整個廣場渾然一體,在更加廣闊通透的同時,還突出了地質宮古樸莊重的建築姿態。
變化三是“色彩之變”。上世紀90年代前的文化廣場黃土露天、雜草叢生,給人一種“土黃色”的感覺。如今已是滿眼綠草蔭蔭、樹木鬱鬱蔥蔥。3000隻廣場鴿、現代化的城市雕塑也為整個廣場增添了不少情趣,文化廣場已經變成了“彩色”廣場。2000年,廣場添置了千餘盞現代化的照明燈,夜色下的文化廣場也由黑色變成了五彩斑斕。
變化四是“‘味道’之變”。70年前,為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日本侵略者將偽新京帝宮建在了長春至高點上。門前的廣場也在所難免地染上了“殖民統治”和“封建皇權”的味道。如今,文化廣場每年承擔各種文化活動百餘場,平均每天接待遊客萬人以上,高峰時,達到10多萬人次,文化廣場已經成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場所,充滿現代氣息的景色與快樂的人群,構成了一幅和諧的人文圖畫。

歷史活動


“中國驕傲”走進長春文化廣場
2007年8月23日,“‘中國驕傲’走進長春大型廣場活動”感動長春;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的消防官兵、青年志願者及現場觀眾3萬多人參與活動。
長春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李樹國致辭。李樹國說,災難和危險出現時,人們總能看到那些奮不顧身的身影,總能感受到那種捨己救人的精神。“為在崗位上恪盡職守的消防勇士而欣慰,他們的驕傲屬於長春、屬於吉林、屬於中國。”李樹國副書記說。晚會的現場選擇在文化廣場,吸引了3萬多觀眾。據了解,晚會上,除消防部隊的官兵和提前到場的志願者共8000人外,還有兩萬餘名長春市民趕到現場參與活動。人們都是看了《新文化報》特意來參加活動的。
長春電影節是集電影、文化、經貿、科技、旅遊於一體的盛會。自1992年以來,已舉辦5屆。在每年的8月23日至28日。電影節期間,展映中外及港台影片,舉行中外影片展評會,舉辦群眾文藝表演盛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旅遊觀光活動。還舉辦大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商品物資科技成果展銷會、重點工業產品訂貨會。
中國長春凈月潭冰雪旅遊節
中國長春凈月潭冰雪旅遊節創辦於2001年,具體圍繞冰雪旅遊、冰雪體育、冰雪經貿、冰雪文化、冰雪藝術五大板塊的盛大活動。
中國長春國際雕塑展
7月中旬,長春國際雕塑展每兩年舉辦一次,自1997年以來,長春已成功舉辦了八屆雕塑展。每屆的主題均為“友誼、和平、春天”,共為長春留下了來自二百個國家的三百多位雕塑家精心創作的上千件雕塑藝術作品。
第三屆旅博會亮相文化廣場
展會包括“博覽會”與“設計大賽”兩個主題內容。博覽會分為省內、國內兩個展區,共設立308組國際標準展位。參展內容分為旅遊景區、景點、旅遊商品、紀念品、工藝品、收藏品、名人字畫、文房四寶、地方特產,以及旅遊產品開發、科研、製造、包裝、技術及生產企業產品。
長春文化廣場街頭三人籃球賽開幕
08年7月至10月將陸續在天津、鄭州、長春、昆明等城市舉行舉行非正式主場之大型街頭主題活動。活動版塊彙集多種潮流之街頭藝術,包括:街頭塗鴉,街頭三人籃球賽、街舞大賽等年青一族喜聞樂見的活動。天津首站活動已於2007年7月21日隆重開幕,為這些個性、自我的年輕人提供一個盡情玩耍的機會——在CONVERSE的“主場”年輕人們藉助運動秀出自己,成為自己更是CONVERSE的“STAR”。“非正式主場”,讓每一個活躍分子都盡成感受真正“主場”、“主角”的感覺。活動現場可以自由進行街頭塗鴉,可以打炫技性的三人籃球賽以及進行盡情釋放自我熱力的街舞PK等,現場為每個愛炫的年輕人準備了各種最具時尚人氣的舞台空間——非正式主場,我是主角!
其中獲得長春站三人籃球賽初中、高中、大學三個組別冠軍的球隊分別是:SKY、帆布鞋、靈舞三支球隊。

相關


城市雕塑是解讀城市的名片,是反映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的象徵。優秀的城市雕塑是“時代精神的凝聚”,被譽為城市的靈魂。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的廣場雕塑發展較快,除了原有人民廣場的“蘇軍烈士紀念塔”是長春市的標誌性建築雕塑以外,在新建的文化廣場、賽得廣場、衛星廣場等建造了不同內容和形式的雕塑。但作為全市最大的城市廣場——文化廣場,其現有的廣場雕塑應當重新定位和重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