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龍庵的結果 展開
- 位於福建福州的廟宇
- 江蘇常州白龍庵
白龍庵
位於福建福州的廟宇
白龍庵,位於地段,古時台江稱白龍江,據傳是閩越王余善在此釣得白龍而得名的。後人在此建白龍庵,奉祀為救百姓而獻身的五位書生,人們尊稱他們為“五靈公”。清道光版的《福建通志》載其所祀五帝:“設像五,其貌猙獰可畏。殿宇煥儼,過其前者,屏息不敢諦視。”郭白陽的《竹間續話》卷二解釋:“五帝之姓為張、鍾、劉、史、趙。”白龍庵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由戲台、天井、鐘鼓樓、大殿、後殿、臨水宮、文昌閣等建築組成。“文革”其間,被學校佔用。1980年,大殿前被拆除改為教師宿舍、大殿被改為活動廳。幸好,清光緒七年(1881年)重建的捐資芳名碑與大殿里的石柱對聯被有心保護了下來。石柱對聯曰:“威鎮白龍職統陰陽尊主宰,詔銜丹鳳典崇禋祀佑生民”、“人間善惡有報因果明是非,焚香禱告求神普降福壽寧”、“鎮守白龍臨福境,威靈顯應佑良民”等,謳歌了為百姓獻身的“五靈公”,讀後令人沉思。
![白龍庵[福建福州白龍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d/m7d848496f1a5d8cbd814fb8b8328e4b1.jpg)
白龍庵[福建福州白龍庵]
後由於蒼霞棚屋區改造,為保護歷史古迹,尊重群眾信仰,鄉民在三縣洲大橋北岸堤外,建了白龍庵祖殿,面積約五百平方米。殿中供奉著五靈公。五靈公臉上各有瘟毒發作的標誌,五人手中各執扇子。神像為軟身,高約二尺余,身著龍袍坐在鑾駕上。左右則站立著七爺謝將軍、八爺范將軍的塔骨神像。在五靈公軟身的塑像前,還排列有五尊小型、高僅尺許的五靈公小神像,據說,這是鄉民去台灣離福州時,將家中供奉的神像移供在白龍庵內。

殿內
白龍庵在台灣頗有影響,已知從這裡分爐的就有嘉義市的九天殿共義堂、台南市的西來庵、范司堂、高雄市的清德堂以及全台白龍庵等。台灣同胞每年都要到白龍庵祖殿朝拜、進香。白龍庵見證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親緣和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