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宋格庄

海陽市轄村

東宋格庄位於海陽市西北部,發城鎮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7′,北緯36°56′。東與北槐樹底村、前儒林庄接壤,西與西宋格庄以溝為界,南與榆山後村相連,北與西坊塢村、萊陽市榆林泊村相交。隸屬發城鎮。距鎮政府駐地7.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5公里。

歷史沿革


洪武年間(1368-1398年)建村。因此處是萊陽縣崔疃宋姓地主之佃戶庄,遂命村名宋格庄。解放後分為兩村,因本村居東,故稱東宋格庄。
全村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1.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2002年,全村210戶,710人。有譚、鄒、姜等3姓,均為漢族,其中譚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1年春八路軍解放本村。
1961年3月宋格庄分為東宋格庄、西宋格庄兩個行政村,本村為東宋格庄。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同年投資6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4年投資2萬元,在南泊挖井1眼,灌溉面積13.4公頃。
1985年投資3萬元,在北泊挖大口井1眼,灌溉面積26.7公頃。
1999年投資3萬元,對其整修。
1994年投資6萬元,全村吃上自來水。
1997年投資1.2萬元,整修村東水庫。
1998年投資6.2萬元,建設水渠2600米。

經濟


第一產業

1955年,糧食畝產120公斤,總產12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30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提高到400公斤,總產達到40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提高到552公斤,總產達到31.81萬公斤。20世紀90年代后,豬、雞、牛、羊等飼養發展很快。2000年,畜牧養殖業收入達130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445萬元,其中農業312萬元,畜牧養殖業121萬元,林業12萬元。

第二產業

1951年,辦起供銷代銷店,后辦起粉坊麵粉加工等項目。1968年,發展起製革、繡花等項目,規模不大,收入不高。1985年投資1.5萬元,辦起小型粉坊,后陸續辦起商店、電焊部等。
東宋格庄
東宋格庄
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95人,收入203萬元,其中工業41萬元,建築業38萬元,運輸業23萬元,商飲業9萬元,服務業92萬元。

社會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宋格庄小學。1978年,東、西宋格庄投資5萬元,建起新校舍,教學質量穩步提高。1984年,成立幼兒園,學前兒童受到良好教育。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2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20公斤左右。建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2002年,人均存款餘額2100元,全村有運輸車輛12輛、摩托車61輛、手扶車125輛、電視機200台、冰箱10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齊,住房全是草房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59年統一規劃街道。1983年,再次規劃街道,蓋起新式瓦房。1997年投資1.8萬元,整修村東大街。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9平方米。

政治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姜仁壽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宋格庄黨支部,鄒和仁、譚炳雲、譚倫德先後任黨支部書記。1961年3月,宋格庄分為東宋格庄和西宋格庄兩個行政村,並分別成立黨支部。曾任東宋格庄黨支部書記的有譚倫德、譚炳興、譚桂哲、鄒和光、譚倫哲、譚炳華。2002年,全村有39名黨員。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建立宋格庄村公所。曾任宋格庄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譚樂德、譚德、譚和喜、譚英德、譚炳雲。1961年3月,宋格庄分為東宋格庄和西宋格庄兩個行政村。曾任東宋格庄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譚炳雲、譚炳桂、鄒希卿、鄒兆鳳、譚炳儉、譚炳法、譚炳田、鄒吉林、譚業祥、譚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