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亭,又名古大槐樹處,是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景點,建在第一代大槐樹的遺址上的,碑高一丈零五,寬二尺四寸有餘,碑冠在盤龍細雕之中篆書“紀念”二字,碑陽鐫刻“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字,這五個字不是用筆寫的,而是用刷子刷出來的。據說遺址的修建者之一劉子林一個好友非常窮,當時沒有錢捐資修碑亭,只能用刷子寫字,也沒有留下姓名,雖然沒有捐資,但是字寫的非常好,就被採用了。
碑亭[一代大槐樹遺址]
碑亭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樹的遺址上,據史料記載,第一代大槐樹為
漢代所植,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由於緊挨
廣濟寺,所以人們稱它為廣濟奇槐,但由於它離被譽為山西“母親河”的
汾河很近,又年代久遠,在清順治八年(1651年)汾河發大水時,被
汾水沖毀了,所以只能以碑代樹。碑亭雖不大,但它雕樑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雕刻圖案有
五福賀壽圖、
喜鵲登梅圖,還有傳說中的三皇:天皇、
地皇、
人皇。中間手持八卦的就是天皇
伏羲;左邊手持火種的是人皇
軒轅氏,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
黃帝;右邊身穿綠葉的就是地皇神農了。
碑亭[一代大槐樹遺址]
兩邊有一副楹聯:開疆拓土篳路藍縷啟山野報本溯源銘功昭德興中華
意思:遷民先祖當時穿著破爛的衣服,駕著
柴車,移民
墾荒,開基創業,實現了中原的復興。我們大槐樹後裔更應該銘記先祖的功德,繼承先祖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來振興中華。(當年正是有了移民先祖的勤懇勞作才有現如今移民後裔的殷實富足,山西的
陳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當年移民先祖到了新的居住地,不僅把山西製作陳醋的手藝發揚光大,也使得山東一帶的人都可以品嘗到正宗山西陳醋。
碑亭[一代大槐樹遺址]
石碑背面的《重修古大槐樹碑記》是由古大槐樹遺址重建者之一的賀柏壽所題寫,碑記中詳細的記載了古大槐樹遺址的重建過程。碑中記載,自
洪武年間移民開始,
洪洞就成了每次移民的聚集地,洪洞人也就成了每次移民的主要參與者,遍布華夏大地的移民後裔,因種族之念而眷
懷鄉井,賀柏壽曾經到過燕、趙、齊、豫等省,每每與士商交談,說到他是洪洞人後,他們都殷切地說“那是我的老家啊!”,他的好友
景大啟和劉子林為使大槐樹後裔能有尋根祭祖之所,於是就招集當地的商紳集資修復了古大槐樹遺址,在修建過程中雖略有波折,但參與者無不盡心竭力,奮勇當先,終於完成了這一功德千秋的工程。如果不是因為大槐樹有如此大的感召力就不會有百年前的重建,如果不是有這些重建大槐樹遺址的有功之臣就不會有今天的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