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廣濟寺的結果 展開
廣濟寺
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
洪洞縣廣濟寺為唐貞觀二年所建,原址在洪洞城內永安里,金承安年間遷徙賈村汾河畔。現在位於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內。
廣濟寺寺院宏大,僧眾濟濟,香火旺盛。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法堂、藏經樓、伽藍殿、祖師堂、禪堂、方丈、鐘鼓樓。還有齋堂、客堂、寢堂、茶座、延壽堂等。山門左側有一棵蔭蔽數畝的大槐樹,這就是明初遷民之時,辦理公差事務,人們不能忘懷的古大槐樹。
廣濟寺[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
洪洞移民簽發處
廣濟寺[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
大廳乍看像個衙門,其實是當時明朝移民官員的辦公場所。“肅靜”、“迴避”牌分豎在兩邊。中間是擺放文房四寶的公案,上面有驚堂木、令簽。驚堂木是一塊長方形的硬木,有棱兒有角兒,取“規矩”之意,具有嚴肅法堂、壯官威、震懾受審者的作用。皇帝使用的驚堂木稱作“龍膽”,也叫“震山河”。意思是皇帝一拍四海皆聞,以顯示至高無上的權利;丞相使用的稱作“運籌”,也叫“佐朝綱”,用以顯示身份;將帥使用的為“虎威”,還被稱為“驚虎膽”,用以震軍威;縣官使用的稱為“驚堂”或“驚堂木”。令簽是用來宣布判決、發號施令的,一般有白、紅、黑三種令簽,白色最輕,紅色次之,黑色最重。同樣是四十大板,白色簽皮肉腫脹,紅色簽皮開肉綻,黑色簽骨斷筋折。在公案的後面掛有一幅明代疆域圖,是官員用來研究遷民方向及線路的。左邊是移民路線圖,右邊是遷民公告,它們分別交代了當年遷民的原因、遷民的優惠政策以及遷往的目的地。看到這裡相信各位的腦海里已經有一幅明朝遷民圖了,更能想象的到移民先祖們被迫離家的艱辛與無奈。
辦理各種遷民手續的小公案,一邊公案在當時是用來為移民們登記造冊的,移民們在此拿上遷民憑照,由書吏填寫好,然後再去另一邊公案處領上川資,就被遷走了。這邊放置的幾個箱子里裝的就是專門用以供移民遷移路途中花費的銀錠銅錢。程序的複雜,制度的苛刻,這一切更能使我們每位移民後裔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當時政府對遷民的重視與普通百姓對老家的難捨難離。
景區設置了一些明朝服飾,有欽差老爺的,有衙役的,也有書生的。設有一個辦公室,是根祖文化部工作人員為移民後裔答疑解惑的地方,您要是有家譜或者想修家譜的話都可以來這裡諮詢。
山門
廣濟寺[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
廣濟寺的山門,即寺院的正門,因為寺院多建在山林之處,所以寺院正門統稱為山門。門口左右的這兩位護法金剛分別叫“密跡金剛”和“那羅延天”。因為他們一位張口做哈氣的樣子,一位瞪眼鼓鼻像哼氣的樣子,所以我們也就俗稱他們為“哼哈二將”。他們守護於寺廟最前沿,有摧邪顯正、除惡揚善、護持佛法的作用。
天王殿
天王殿,是供奉四大天王的地方。天王殿中間塑的是大肚彌勒佛,其身後是韋馱菩薩,兩邊塑有四大天王。中間供奉的這位兩耳垂肩,袒胸露肚,笑容滿面的便是彌勒佛。彌勒是梵語的音譯,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既定繼承人,也就是我們通常講到的未來佛,按人間的時間算要在56億7千萬年以後才能成佛。
南方增長天王,手握青光寶劍保護佛法不受侵犯。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碧玉琵琶,表明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北方多聞天王,手持寶傘,也稱寶幡,用以制服魔眾保護眾生。西方廣目天王,手纏龍頭蛇身,用來索捉不信佛的人,使其皈依佛教,另一手持寶珠,取龍戲珠的意思。在民間還有另外一個吉慶的說法:四大天王各執一種法器,寶劍因為有劍鋒,取意為風;琵琶因為有弦,不能緊不能松,取其調;寶傘可以遮雨,取其雨;龍蛇多代表順,連起來就象徵著風調雨順。
彌勒佛身後的這位少年武將的形象是韋陀將軍。在寺廟當中,韋陀將軍的形象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合十,將金剛杵放在肘間,表明該寺廟是允許外來僧人在此吃住的接待寺;另一種就是像我們看到的把金剛杵杵在地上,表明該寺是不接待外來僧人的非接待寺。韋馱供奉在大肚彌勒像的背後是因為傳說他倆原來分別是兩個廟的當家和尚,彌勒笑口常開,熱情好客,廟裡香火鼎盛,可他不善於理財。韋馱恰恰相反,一天到晚板著臉,香客不敢進,廟裡冷冷清清,可他管理賬目有一套。後來佛祖就讓他倆共管廟宇,取長補短,將寺廟管理得井井有條。
鐘鼓樓是中國古代用以報時的公共性樓閣建築,鍾、鼓原本都是古代樂器,後來用於作戰。所謂擊鼓開戰,鳴金收兵,再後來才用於報時日。天明擊鐘催人起,入夜擊鼓催人息。佛教寺院敲鐘擊鼓是有特殊儀規和意義的,早晨鐘聲繼以鼓點,遲暮鼓點繼以鐘聲;可謂鼓聲陣陣敲醒名利客,鐘聲點點驚醒夢中人。
觀音菩薩雕像,左手持玉凈瓶,右手持楊柳枝,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人稱大悲菩薩。可顯現出33種變化身,救人12種大難,最終接引人到西方極樂世界,說法道場在浙江普陀山。這是一尊男身像,因佛教中最早沒有女性,到了唐朝佛教大肆興起,由於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具有女性的特性,為方便女性祭拜便將他化身為女性。
觀音菩薩後面是被中國佛教稱為浮屠的佛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中的浮屠,七級浮屠指的就是七層塔,它的意思就是救了別人一命,就相當於憑你的功德,可以為你建造一座七層的佛塔。在佛教中,七層的佛塔是最高等級的佛塔。造浮屠佛塔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不是隨隨便便想造就能造的。
大雄寶殿
廣濟寺[山西省洪洞縣廣濟寺]
佛祖前面站的這兩位分別是迦葉和阿難。佛祖左邊的是迦葉佛陀,他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首。迦葉的意思為飲光,因為他出生之時身軀都是金色而且散發光明而得名,他又被人稱為金色頭陀。佛祖右手邊的就是阿難。佛經上講,阿難是佛祖堂弟,名阿難,是歡喜、慶喜、無染之意。因阿難出生之日適逢佛陀成道大喜之時,所以取這個名字。阿難也是我們前面講過的有關楞嚴神咒的故事中的那個阿難,同時他還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大雄寶殿兩邊就是鼎鼎大名的佛教十八羅漢。其實,十八羅漢並不是一直都有的。在五代以前,佛寺中多塑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佛傳教時隨侍的十六位弟子,到了宋代又加了兩位發展到十八尊,加的這兩位就是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後來,羅漢數目又發展到五百尊,他們受佛之囑永住人間護持佛法,為眾生造福。
伏虎羅漢:傳他住的寺廟外常有猛虎長嘯,他認為老虎餓了,便將自己的飯分給老虎,時間一長,猛虎被他收伏了,常和他玩耍,故而得名。
長眉羅漢:傳說出生時就有兩條長眉,因此得名。
布袋羅漢:是古印度的一位捕蛇人,常背一布袋捕蛇以免行人被咬,捉住蛇后拔掉毒牙將其放生,因其善心,修得正果,故有此名。
沉思羅漢: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釋迦牟尼作太子時所生的兒子,后隨父出家,在
沉思中覺悟,因此得名。
開心羅漢:原是天竺太子,其弟想與他爭王位而作亂,他請來弟弟說,我心中只有佛,從來沒有想當國王,遂打開衣服見他心中有一佛,弟弟便不與他再爭王位,後來出家並修得正果。
坐鹿羅漢:因曾乘鹿入宮勸說國王學作佛行,故得名。
靜坐羅漢:又稱大力羅漢,因過去乃武士出身,故大力無窮,佛祖讓他靜坐,放棄粗野方顯大士體格,因此得名。
托缽羅漢:他化緣的樣子與眾不同,每次都舉起鐵缽化緣,故得名。
笑獅羅漢:原為獵人,因學佛后不再殺生,獅子都來謝恩,故得名。
喜慶羅漢: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據佛經講,他“知一切善惡之聲聞”,是親耳聆聽過佛祖言教的弟子。有人向他請教什麼是喜,他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感到的快樂就叫做喜,又問他什麼是慶?他說:不由眼、耳、鼻、舌、口、手所感覺到的快樂就是慶,比如誠心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故得名。
托塔羅漢:因塔是為收藏佛舍利的,故塔便成佛的象徵,他因懷念佛陀而手托佛塔,是佛陀所收的最後一名弟子。
過江羅漢:是佛祖的一名侍者,主管洗浴之事,因此有些禪林浴室供奉著他的佛像。相傳,他修得羅漢後去東印度群島傳播佛教,過江似蜻蜓點水,故得名。
騎象羅漢:本是一名訓象師,象力大耐勞,也是佛法的象徵,故得名。
挖耳羅漢:是一位佛學理論家,尤以闡述耳根之論聞名於世,所謂耳根為六眼,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及其功能。佛教認為,六根即是生死之根,要想脫離生死就要六根清凈,他是論述耳根清凈的專家,所以其像常為挖耳狀。
芭蕉羅漢:因其出生時正趕上天下雨,雨點打的芭蕉葉沙沙作響,故取其名,他出家后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稱芭蕉羅漢。
看門羅漢:化緣常用拳頭打屋門叫人出來布施,後來佛祖給了他一根錫杖,他就用杖在人家門前搖動,屋裡的人聽到錫杖聲果然開門布施。
降龍羅漢:傳說古印度有個惡魔叫波旬,他煽動那竭國人殺害僧人,拆毀寺廟,並將所有佛經劫掠到那竭國。惡龍用洪水淹沒那竭國,將佛經藏於龍宮,他降伏了惡龍取回了佛經,立了大功,故得名。
景點旁木料上雕刻而成的海島觀音和108羅漢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羅漢都是觀音菩薩度化的弟子,其中也有騎獅子的文殊菩薩,騎白象的普賢菩薩。海島觀音的兩旁,是兩位蓮花童子。
地藏殿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薩,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而且地藏菩薩曾發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所以也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使眾生只要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獲得救度。
地藏菩薩前的這兩位隨侍叫閔公和道明。可以看到,閔公的年齡比道明要大,但閔公卻站在地藏菩薩的下首。說起來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地藏菩薩成道時,安徽九華山下有一位閣老,人稱閔公,他平日奉行人善,經常齋請九十九位高僧,獨獨留下一個空位等著邀請山上的地藏僧,以湊滿百人之數,這樣過了很多年,直到菩薩成道那日,特地從山上來向閔公乞求一片袈裟大的地方落腳。閔公說:“這九華山的土地都是我的,請您隨便選。”於是菩薩把袈裟一展,竟覆蓋了整個九華山,閔公見狀,知道菩薩已修成正果,就捐出了這座山,並讓兒子出
家給地藏菩薩作弟子,他兒子就是道明,後來閔公也舍俗修道,因為出家有先後的緣故,閔公反而成了兒子的師弟。所以道明站在菩薩的上首,閔公卻站在下首。在地藏殿的下面,是玉佛展覽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參觀。兩側還有西方三聖殿、圓通寶殿、玉觀音殿、法物流通處,大家可以自由尋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