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派位

小學升初中的入學方式

小升初派位分兩種,第一種是推優生在全市重點中學範圍內進行首輪派位,也就是小派位,第二次是在全市範圍內進行二輪派位通常叫大派位。一般而言,小升初派位指的是大派位,也就是電腦派位

政策


去年,海淀區小升初推優就實行加分排隊的方式確定人選,推優條件包括48項,共100分。最終加分分數高者,將可獲得“推優”機會。今年海淀區基本延續去年的政策。不過,今年海淀區把推優計分辦法中的部分項目的分數權重進行調整,從調整結果看,五年級統測成績所佔的比重明顯增加,而市級三好生的分量略有降低。
據了解,提高加分的項目主要為“素質發展評價”和“文體科技特長生”;減少加分的項目有“三好生”和“班幹部”。今年,“班幹部”加分降低2分,可以享受加分的學生幹部有三種,分別為大隊委、中隊委和班委,其中大隊委加2分、中隊委和班委均加1分,不能累計加分。

加分明細


提高加分項目
素質發展評價由60分提至70分
文體科技特長生 由6分提至8分
減少加分項目
“三好生”由30分減至20分
“班幹部”由4分減至2分

大派位


大派位就是所謂的電腦派位,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電腦將符合某一中學要求的區域小學內學生的序號排列后,由學生或家長代表搖出起始號和間隔號,然後由電腦直接派位抽選出進入這一中學的學生。

操作流程

第一步:將全部符合條件的報名表號碼,由小到大依次輸入電腦。
第二步:由家長代表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起始號,起始號即開始派位的第一個號碼(所以報名號為001,並不等於電腦派位的第一個號碼)。起始號屬於入選的第一個號碼。
第三步:由家長代表再次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間隔數,即間隔幾個數產生一個入選的號碼。間隔數不屬於入選號。
第四步:隨後從起始號開始,按間隔數,循環往複一圈一圈數,直到派位總數全部產生為止。例如:要在1——30個號碼中產生7個名額,起始號是21,間隔號是9,第一個入選號是21,第二個入選號是30,第三個入選號是9,第四個入選號是18,第五個入選號是27(因為21已入選,排除),第六個入選號是6(30已入選,排除),第七個入選號是15。
派位時計算機先對該片內所有排序完的學生第一意向從小號到大號順序進行派位,第一意向派位結束后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學生第一意向報某中學的人數正好等於該中學的招生計劃數,則這些學生全部升入該中學入學。
(2)學生第一意向報某中學的人數少於該中學的招生數,則這些學生就作為該中學的必錄學生,同時該中學的招生數減去必錄學生數后等待接收第二意向的學生。
(3)學生第一意向報某中學的人數大於該中學的招生數,計算機根據該中學招生數按‘派位號’由小號到大號順序錄滿學生,未能進入該中學的學生,計算機自動將這些學生轉到第二意向再進行派位。
此時,中學招生數已由計算機自動根據錄取結果重新修訂。接著計算機對第二意向學生進行派位,派位過程又會重複出現以上三種情況,未錄學生自動轉入第三意向,中學招生計劃數又相應減少。以此類推,直到該片小學畢業生全部進入片內的中學。

大派位簡評

一般來說,電腦派位是北京小升初升學擇校的最後一個方式,參加大派位的學生都是擇校失敗或者沒有進行擇校的學生,目的就是保證每個孩子都能上學。由於學校教學質量存在差距,大部分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好學校,所以相對被動接受派位,家長們更願意主動出擊。

問題分析


今年的小升初,對於數以萬計的非京籍學生而言,註定有些不同。繼西城率先將在該區就讀的非京籍學生納入正規小升初範圍后,海淀東城朝陽等區也紛紛向非京籍孩子敞開大門。通過推優、特長生、電腦派位等渠道,外地孩子們首次享受到跟北京孩子一樣的升學政策,“同城待遇”這個詞不再是一紙空談。
這個夏天,對於在京打拚12年的焦文(化名)一家而言註定是段難忘的記憶。因為非京籍的身份,焦文曾和很多外地家長一樣,為兒子的上學問題備受煎熬。今年4月,海淀區教委的一紙通知改變了小升初政策。焦文的兒子被學校推選為推優生,並在推優派位中幸運地被派到北大附中

北京團聚

1998年,焦文和妻子從老家江蘇徐州來到北京,在一家電視台法制欄目擔任諮詢律師。幾年過去,焦文在北京漸漸站穩腳跟,並分別在通州和海淀買房。2002年,事業穩定的焦文和妻子決定把留在老家的兒子接到北京。
4歲的兒子被就近送到住所附近的一家幼兒園,開始了在北京的求學生活。從那時起,焦文開始關注外地孩子在京求學的一些政策信息:外地生進北京的中小學必須是借讀身份,想進好學校托關係找人不算還要交一筆高昂的贊助費,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北京上了學,高考時還得回原籍參加高考……焦文說,每每想到這些,內心就會感到一種惶恐和無奈,甚至不敢去想孩子的未來。

政策歧視

兒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焦文決定在中關村地區給孩子找一所小學。“幾乎所有的知名小學都跑遍了,沒關係、沒錢全部免談。”在朋友的推薦下,焦文找到雙榆樹中心小學,在沒有交任何額外費用的情況下,兒子焦小旺被錄取。
焦小旺有標槍籃球特長,作為體育特長生,他被選拔到校運動隊,每天和北京學生一起參加訓練;小旺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管理能力突出,在區三好的評選中,學校推薦了他。
去年,海淀區舉辦中小學生運動會。按照小旺平時的標槍練習水平,拿到同年齡組的第一名不成問題,但又是戶口這道“坎兒”把他攔在了比賽之外。為了給小旺爭取比賽機會,校長親自跑到教委去“說情”,終於為小旺爭取到了參加比賽的機會。

出現轉機

兒子的出色和優秀讓焦文既自豪又擔憂。“不能委屈了孩子,一定要給他找一個好的中學。”隨著小旺升入五年級,焦文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四處奔走,他幾乎動員了身邊所有朋友關係,甚至想到了花高價“用錢去砸開名校的門”。
3月底,焦文得到消息,可以通過朋友的單位,用共建生的方式進入海淀一所知名中學,前提是必須交一筆昂貴的贊助費
“當時,就覺得稍微鬆了口氣,但心裡還是不踏實,畢竟這是一種非正常的路子”。進入4月,一向關心時事的焦文注意到,“同城待遇”這個名詞越來越多出現在各大媒體,非京籍學生在京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焦文至今還記得證實這一消息的確切日子——4月20日,學校召開小學畢業生家長會,向家長發布了最新政策。“那時,才覺得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但對是否能進好學校還是不太放心。”焦文說,儘管會覺得不踏實,但至少心態是坦然的,這個消息也讓深諳法律之道的焦文覺得“教育公平的陽光終於也照到了自己身上”。

喜訊傳來

5月12日,海淀區小升初推優派位在該區的招生考試中心舉行。在家長、中小學代表,以及區教委、政協委員等相關人士的共同見證下,通過電腦操作僅用了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對2190名擁有推優資格學生的電腦派位。
今年推優中,首次出現了316名在海淀就讀的非京籍小學畢業生,小旺正是其中之一。派位結果顯示,小旺被第一志願北大附中錄取。從學校得知這個消息后,焦文和妻子沒有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小旺。“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功來得太容易了。”
在焦文看來,小旺是幸運的,剛好趕上了“同城待遇”的首班車,但這個政策的不穩定勢必帶來實踐中的動蕩,焦文不希望孩子成為實驗品。焦文說,作為非京籍學生,他們的求學路註定要比北京孩子更坎坷、更艱難。小升初這道坎兒是邁過去了,那三年之後呢?高考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