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極地年
國際極地年
國際極地年是一項國際南北極科學考察的重要活動,由國際科學理事會和世界氣象組織主辦,約五十年舉辦一次,第一次舉辦於1882年,最近一次於2007年舉辦,合共舉辦了四次。其活動目的是將科學家在極地上各時間、地點的研究整合,並界定重要的項目分工,藉以研究冰床消融、氣候變遷及極地環境變化等議題,並向普羅大眾介紹極地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
國際極地年被譽為國際南北極科學考察的“奧林匹克”盛會,在1957年至1958年國際地球物理年,開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極地科學研究,直接促成了《南極條約》的誕生。由於歷史原因,中國未參加前3次國際極地年。
第一次國際極地年( IPY1)
公元 1882-1883 年
將極地考察從探險帶入了科學考察時代
標誌著國際合作時期的開始
12 個國家聯合開展了 13次北極考察,2次南極考察
第二次國際極地年( IPY2)
公元 1932-1933年
國際氣象組織發起並組織
40 個國家參加
主要考察當時新發現的大氣“急流”的全球意義。主要集中於北極科學研究,在北極地區建立了 40個常年觀測站。
國際地理年( IGY)
公元 1957-1958年
現代科學考察時代的開始
國際科聯( ICSU)和世界氣象組織( WMO)發起
67 個國家( 8萬名科學家)參加,12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 65個考察站
培育了高水平的國際合作項目:首次觀測南極冰蓋質量,首次發現環繞地球的范?阿倫輻射帶
誕生了 SCAR, SCOR, WCRP等國際組織
直接導致南極條約體系的誕生,標誌著“和平利用南極”時期的開始
將極地科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是國際地球物理年( IGY)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極地科學考察時代的開始。有 67個國家( 8萬名科學家)參加,造就了《南極條約》 SCAR等重要國際組織的誕生。標誌著現代科學考察與研究的開始。
第三次國際極地年( IPY3)
IPY 第三次,相當於就是 IGY3
國際科聯 (ICSU)+世界氣象組織 (WMO)
成立了科學計劃工作組
目前有 31國家成立了 IPY國家委員會
39 個國際組織加入
提出了 470多個科學計劃
成立了 ICSU/WMO聯合委員會,國際計劃辦公室
第四次國際極地年( IPY4)2007-2008 是首次國際極地年 125周年和第三次國際極地年 50周年。 IPY4是建立在國際合作基礎上的綜合極地科學考察計劃,重點了解極地氣候與環境、生態系統和社會的相互作用。標誌著極地考察進入現代高科技探索和研究的新時代。
IPY4 理念
在極區開展大型國際合作、多學科交叉、科學研究與系統觀測的科學活動,取得階段性突破
優先增強對極區與全球關係的認知與了解
建立新的觀測系統(作為科學遺產)
空前性的獲取數據
吸引和培養新一代極地科學工作者
世界範圍的宣傳和科學普及
IPY4 主題
狀態:確定極區目前的環境狀態
變化:定量了解極區自然和社會環境在過去、當前的變化,未來變化的趨勢
全球關聯:增強對極區與全球其他區域相互作用過程和調控機制在所有尺度的關聯
科學前沿:發掘極地科學新的科學前沿
制高點:利用極區獨特的地理優勢開展日 - 地 - 宇宙系統的觀測
人文科學:研究極區人類社會的文化、歷史、人文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調查對全球文化多樣新的貢獻
IPY4 科學目標
利用極區地理優勢開展以高新技術為依託的大型國際觀測與研究
積累極地科學知識,為研究地球科學的前沿問題奠定重要的科學基礎
建立新的極區觀測、監測網路,留下科學遺產
增強極地科學的國際合作
加強極地與全球科學的相互作用研究
加強學科交叉與融合,促進極地科學的發展
增強數據的獲取與國際共享
優化後勤保障、觀測檢測系統、基礎設施、新技術的使用
培養新一代極地科學家,推動極地科學的普及
IPY4 特點
強化大規模國際極區聯合調查
引導和發展極地科學研究的高新技術
完整地探索前沿科學問題
提高特定的短期研究成果水平
建立長期的多學科觀測網路,承擔國家義務
強化並提高目前開展倡導的大型項目
推動極地研究的國際化和大眾化
世界氣象日每年都有一次,2007年特彆強調極地氣象。2007年到2008年是第四次國際極地年,世界氣象組織是國際極地年發起的組織之一,是國際的組織,是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科聯聯合發起的極地年活動。2007年到2008年已經是第四次極地年。所以2007年的世界氣象日就配合國際極地年一起把極地氣象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極地年的背景,現在已經進入到非常高的科技發展時代,隨著國民經濟各方面的發展,科學的發展,人類對科學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雖然人類已經進入到太空宇宙的時代了,但是對於地球了解並不是非常透徹的,比如極地,南極和北極,地球已經有好幾億年的歷史,中國文明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但是對於南極和北極來講,人類知道的很少,人類到達南極還不到一百年。
就是1820年到1821年,美國人帕爾莫和俄國的比利斯高基在1820年到1821到了南極,到現在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人類對南極的認識不是很透徹的。北極同樣也是這樣的情況。但是南極和北極是整個地球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必須要了解極地才能夠了解地球。
在1882年到1883年,世界氣象組織的前身叫國際氣象組織,組織了“第一次國際的極地年”就是1882年到1883年。那個時候組織了一些國家到南極、北極考察。到北極考察了13次,南極考察了2次,積累了很多資料,過去人類對南北極是探險式的活動,從第一次極地年以後,變成了科學考察時代。
在“極地年”開始以後,有個規定,50年再舉行第二次。到1932年到1933年過了50年,舉行了第二次極地考察。那次的極地考察重點都是在北極,因為南極考察並不多。這次考察以後,覺得50年時間太長了,有一些科學家提議能否縮短一下。
在25年以後,1957年到1958年,過了25年,第一次極地年以後過了25年,又舉行了第三次極地年,第三次極地年擴展了一下,變成了國際地球物理年,除了對高緯度的自然現象進行觀測以外,還擴展到中緯度和低緯度,第三次極地年以後,世界上關於地學的科學有很大的發展,最突出的就是強調了火箭和衛星的探測,人類除了在地面探測科學數據以後,已經站到了太空,從太空來了解,利用遙感的技術來探測地球的數據,使得對地球的探測更加廣泛了。
“國際極地年”有四次,之間的跨度一個是25年,一個是50年,為什麼第三次是25年,緊接著又改回50年,頭兩次極地組織都是由世界氣象組織,第三次由國際科聯來組織,國際科聯和世界氣象組織共同組織國際的合作。國際合作應該是更長的尺度了解地球的變化,另外科技有長時間的發展,所以50年一次的極地年活動還恢復到原來的50年,在這50年以來,科技再發展,我國集中對地球進行更深入一步的探測。
第四次極地年的活動實際上從2007年3月1號開始啟動了,全世界共同啟動的。我國非常重視這次極地年活動,前三次極地年,實質上中國並沒有參與進入,有種種原因,也有中國科技發展沒有到那個水平,也有像第三次極地年有些國家搞兩個中國,所以沒有參加。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極地年的時候,中國科技工作者也參加了一些工作,但是沒有參加到真正的計劃里,比如對地球整個共同觀測,全世界共同觀測,中國也參與了,實際計劃沒有參與。
第四次極地年,中國政府非常重視這個事件,成立了中國極地年中國委員會,國際極地年中國委員會,並且還制定了我國的行動計劃。這個行動計劃包括三個內容:
第一個內容叫做熊貓計劃,英文就是panda,南極有一個普立斯灣,還有埃姆里冰架,這正好是南極的一條線,對這個斷面集中進行考察,使我國關於南極的考察更往前推進一步。這是中國行動計劃之一。這個計劃已經列入到國際極地年的核心計劃里。不僅僅是發起國之一,還參加了核心計劃。
第二計劃就是對於北極進行綜合性的考察。我國已經進行了兩次北極的綜合考察,第四次的極地年當中,著重對北極進行更深一部的考察和了解。
第三個計劃內容就是國際合作計劃,重點加強和各個國家在南極和北極方面研究的合作。
第四個計劃是這次極地年的特點就是公眾參與與數據共享計劃。這次國際極地年特彆強調讓全世界人類都來提高對南北極極地地區的認識。中國行動計劃就分這四個計劃和四個部分。
中國是第四次國際極地年的發起國之一
研究兩極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了解全球氣候變化都有重大意義
隨著我國在南北極科學考察的進展,在1983年加入了國際關於極地方面的組織,83年第一次加入的是南極條約組織,83年加入是締約國,只是參加條約,但是沒有達到核心內容,在1985年,有了第一次南極科學獨立考察以後,成為了協商國,協商國意思就是你是締約國,在南極科考有一定的成就加入。在86年加入了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這樣在南極幾大國際組織都加入了。
在2004年的時候,我國在北極建立了科學考察站,介入到北極科學考察里。這樣在南極和北極科研方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國際上比較重視中國,中國的科技水平普遍都在提高,在第四次國際極地年當中,我國積極主動參加這個工作,就作為發起國之一,計劃跟國際接軌。反映了我國在國際科技方面,特別是在極地科學考察方面的影響逐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