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種成本管理技術的集成,它是運用一系列的成本管理方法從全局、系統的視角來降低企業成本,並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從而達到促使企業持續發展的目的。
傳統成本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具體表現如下:
成本信息精度不高
在現代製造環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下降,間接費用大幅度上升。20世紀70年代前,間接費用僅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大多數公司的間接費用為直接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產品成本的20%~30%,而今天不到10%。顯然,仍然沿用傳統成本計算方法中的工時、產量標準來分配製造費用,必將導致成本信息失真,使得產量高、複雜程度低的產品成本偏高,而產量低、複雜程度高的產品成本偏低,從而導致成本控制失效、經營決策失誤。
成本信息不夠廣
“傳統成本管理關注的是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價值耗費,而對企業外部環境的分析則很少考慮,從而表現出與戰略管理極強的不適應性。”隨著技術的進步,生產的標準化將大大縮減產品製造成本在企業整體運營成本中的比重,產品的研發成本、售後服務成本及日常管理活動所引起的成本占企業整體運營成本的比重將不斷上升。戰略管理強調的是知己知彼,也就是說要在開放型、競爭型的市場環境中既關注自己,又要了解別人。既要知道上游供應商的情況,又要清楚下遊客戶與經銷商的情況,並協調好與他們的關係,同時更需要對競爭對手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與研究。
缺少對競爭對手成本鏈的分析
不論企業採取何種經營戰略,其長期、持續成本的降低是企業持續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因此,對競爭對手成本分析應是分析競爭對手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成本管理只注重生產階段的成本降低,而忽略了價值鏈的分析,尤其忽略了對競爭對手價值鏈或成本鏈的分析。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行業價值鏈中處於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並與之進行比較,根據企業的不同戰略,確定揚長避短的策略,爭取成本優勢。在進行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時,財務管理人員應製作本企業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價值鏈成本分析比較表,找出與競爭對手在作業活動上的差異,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的競爭戰略,由於傳統成本管理模式在新的經濟環境中存在不適應性,使得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會存在諸多弊端。
生產組織的巨大變革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行為變得更具有選擇性,需要生產者提供更加多樣化和更具鮮明個性的產品,從而使傳統的以追求規模經濟為目標的大批量生產方式轉變為能對顧客多樣化的需求迅速做出反應的“柔性製造系統”和“批量定製”的生產組織方式。
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
隨著運輸和信息交流的高速發展,企業進入了一個全球性的市場,無論是大、小公司都受到全球競爭的影響而更加關注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為了控制成本,提高生產率和計量產品的盈利性,企業需要及時、相關和全面的成本信息。
高科技發展的主要特徵是在電子技術革命的基礎上形成的生產高度計算機化、自動化,包括數控機床、機器人、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的廣泛應用,以至計算機一體化製造系統的形成,它從產品訂貨開始,直到設計、製造、銷售等所有階段,各種自動化系統綜合成一個整體,由計算機統一進行調控。現代企業藉助高科技的力量,通過彈性的生產方式,實現了產品生產的高效率和靈活性,從而大大促進了企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適時制生產系統和全面質量管理的推廣
適時生產系統採取由後向前拉動式的生產系統,即以最終滿足顧客需求為起點,由後向前進行逐步推移來全面安排生產,它需要企業供、產、銷的各個環節儘可能實現“零存貨”。傳統的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依靠專業人員的事後監控和補救上,全面質量管理則不同,它以實現“零缺陷”作為質量管理的出發點,把重點放在操作工人在每一加工程序上連續性的自我管理監控上,一旦加工操作發現問題,立即採取措施,儘快進行糾正,以實現缺陷在生產第一線的瞬時自動控制,保證企業整個生產過程中“零缺陷”的實現,此類製造技術需要企業具備完善的成本預算系統。
現代成本管理模式應該是戰略成本管理。其基本內容是關注成本驅動因素,運用價值鏈分析工具,明確成本管理在企業戰略中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價值鏈分析、戰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動因,構成了一個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體系。
價值鏈由一系列可以導致一個最終產品或服務的作業形成,是一個企業用以設計、生產、銷售、交貨以及維護其產品內部過程或作業的集合。以一個獨立的企業作為參照物來對企業的價值鏈進行劃分,價值鏈可分為企業內部價值鏈和行業價值鏈兩類。企業內部價值鏈包括企業整體的價值鏈、各業務單元(如各分廠和車間)之間的價值鏈、各業務單元內部的價值鏈。各單元價值鏈活動是相互影響的,因此,某一價值鏈活動的成本將受到另一價值鏈活動的影響;行業價值鏈在企業價值鏈活動中,一個價值鏈活動與其他價值鏈活動彼此間的關聯稱為聯結。這種聯結除了企業內部的關係外,也包括與供應商(上游)、客戶(下游)間的垂直聯結。為尋求競爭優勢,企業必須從更廣的角度——產業角度來展開價值鏈分析。產業價值鏈是指從最初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企業的生產過程可佔據整個產業價值鏈,同時企業還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戰略需要,沿著值鏈向前或向後進行整合。價值鏈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對制定戰略以消除成本劣勢和創造成本優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價值鏈分析衍生出來的企業發展戰略會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產生重大影響。通過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可以找出產生顧客價值的主要作業活動,對客戶需求做出快速反應;改善行業價值鏈的聯繫,使得企業與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這些相關企業的整體優勢,尋找雙贏的機會;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價值鏈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與對手相比的成本差異發生在價值鏈的哪個部分。
價值鏈分析為戰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但未解決如何將成本管理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的問題,這正是戰略定位分析的核心。企業可以運用戰略定位分析來使戰略成本管理方法、管理重點、分析方法與企業的戰略管理相配合,有利於保持其成本管理隨企業戰略變化而變化。通過對戰略環境的調查分析,使企業明確自身在競爭市場中所擁有的機會、威脅和企業本身的優劣勢,以確定企業的競爭戰略。戰略定位分析的內容包括:總體戰略是指從產品生命周期的原理出發,通過企業產品生命周期與市場地位(以市場份額為評判指標)相結合的分析方法,也就是企業通過產品分析來為企業的產品進行定位;競爭戰略分為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集聚戰略。
成本動因分析是從戰略高度對企業成本結構和成本行為進行全面了解,找出引起成本變動的因素,並通過不斷控制與完善,尋求降低成本以獲得長期競爭優勢的戰略途徑,成本動因分析貫穿於戰略成本管理的始終。通過價值鏈分析和戰略定位分析,企業能夠確定其應採取的競爭戰略,從而確定了成本管理的方向。但要明確成本管理的重點,還要找出成本的驅動因素,以保證成本管理戰略的有效性。成本動因分析可以滿足戰略管理的要求,從戰略上找出影響成本的因素,然後尋求降低成本的戰略途徑,以配合企業的競爭戰略。
總之,由於企業面臨的宏微觀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成本管理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日趨增多,傳統成本管理模式在該種環境下的弊端日益顯現。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是傳統成本管理對持續變化的外部競爭環境變化所作的一種適應性變革,是當代成本管理髮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