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明忠孝全書
凈明忠孝全書
全書六卷,《正統道藏》收入太平部。卷一至卷五題“凈明傳教法師黃元吉編集,嗣法弟子徐慧校正”。卷六題“凈明法子玉隆陳天和編集,廬陵徐慧校正”。據該書前序載,元至治三年(1323),黃元吉編成《凈明忠孝全書》和《玉真語錄》,為全書的前五卷。
《凈明忠孝全書》是凈明道的基本典籍。有關凈明教義、方術及主要傳人生平與活動事迹具載於此。
元泰定二年(1325),黃元吉去世,弟子陳天和編《中黃先生問答》為卷六。全書經凈明道第三代嗣法宗師徐異校正,於元泰定四年成書。倡導儒道融貫,建樹凈明忠孝道的道書,六卷,宋末元初凈明傳教法師黃元吉(希文)編集,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謂:“言凈明,只是正心誠意,忠孝只是扶持綱常。但學人習聞此語爛熟了,多是忽略過去,此間卻務真踐實履功夫,方與四字元契。且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凈者一物不染,明者一物不觸,不染不觸,忠孝自得。又日:忠者,忠於君也。心君為萬神之主宰,一念欺心,即不忠也。”《全書》卷首有元蔡國公知經筵事張畦、江南道御史中丞趙世延、國子司業虞集、江西儒學提舉滕賓、國史院編修曾巽申、建昌路儒學教授彭塋序文,以鴻儒身份,贊稱凈明教旨切符儒家,有益世教。關於“凈明道”的基本義理,書中謂:“凈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污,愚智皆仰之,為開度之門,升真之路,以孝悌為之準式,修鍊為之方術,行持之秘,要積累相資,磨礪智慧,而後道羆堅完,神人伏役,一瞬間可達玄理”①。又:“凈明大教是正心修身之學,非區區世俗所謂修鍊精氣之說也。正心修身是教世人整理性天心地工夫”,“貴在忠孝立本,方寸凈明,四美(孝悌忠信)俱備,神漸通靈,不用修鍊,自然道成”②。凈明道是正一道與南宋儒家理學相融貫而產生的道派,《凈明忠孝全書》即其立教旨綱。明《道藏》太平部“奉”學號收載。
前四篇為《凈明道師旌陽許真君傳》《凈明經師洪崖先生傳》《凈明法師洞真先生傳》《凈明監度師郭先生傳》,是許遜和“凈明三師”——張氳、胡慧超、郭璞的傳記,皆採擷前史和傳聞撰成,可資了解凈明道神仙譜系。后三篇即《西山隱士玉真劉先生傳》《中黃先生碑銘》《丹扃道人事實》,為凈明道宗師劉玉、黃元吉、徐異的傳記,述三人生平事迹較詳,是研究凈明道創教及傳承的主要資料。
有題許遜撰《玉真靈寶壇記》,胡化俗(即胡慧超)述《凈明大道說》《凈明道法說》,郭璞述《凈明法說》、郭璞撰《玉真立壇疏》,皆系劉玉創教期間,托稱眾真降授的文字。其中《凈明大道說》謂忠孝為大道之本,修道貴在忠孝立本,方寸凈明,凈、明、忠、孝,四美俱備,不用修鍊,自然道成。《凈明道法說》稱無極清虛曰凈明,欲治其外,先正其內,欲正其內,先去其欲,元欲而心自正,心正則道法備。
計七十五條,每卷二十五條。以問答形式寫成,為劉玉向弟子傳教之言論彙集。如卷三《玉真先生語錄內集》,為凈明忠孝教義的語錄。劉玉稱“凈明只是正心誠意,忠孝只是扶植綱常”。謂真忠至孝之道,可概括為三十字:“懲忿窒慾,明理不昧心天;纖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霎頃邪言,必犯禁空之丑”。學道者由真忠至孝,可復歸本凈元明之境。又謂世人若能以孝道二字常蘊在方寸內,則言必忠信,行必篤敬,忿消欲寡,改過遷善,方備人道。凈明忠孝,人人分內皆有,學為人之道,當忠君孝親,奉先淑后。修凈明道者,須先除凈胸腹間魑魅魍魎。如卷四《玉真先生語錄外集》,為凈明道法的語錄。劉玉謂雷霆一陰一陽,其源實出先天之道,誅擊世間不孝惡物;凈明道鍊度之法僅為一符,不似諸家百十道符之繁;告斗之法不設斗燈,符命絕少。以為通真達靈,貴在得先天之氣,返真還元,同歸太極,而歸無形。欲入道者,只須親書誓詞,當依法付度,不須申奏文字,醮謝不限定儀,不得舉債泛費。據此可知凈明道法不重齋醮之特點。又如卷五《玉真先生語錄別集》,多為闡釋凈明道義理之語錄。謂凈明大教使學者從博而約,從修而證,回後天而先天,復有名而無名,符凈明無為,以臻於一,亦即三教歸一。凈明先天大道原於一氣,忠孝凈明非同何真公符水治葯,只能救治一疾一病,而可使人民仁壽,天下太平,君上安而民自阜。謂上士以文立忠孝,以言為天下倡;中士以志立忠孝,以行為天下先;下士以力致忠孝,以身為眾人率。忠孝為臣子之良知良能,人人具此天理,只要真履實踐,人人皆可成聖成仙。忠孝之道非必長生,死而不昧忠孝之心,即可位列仙班。
收錄黃元吉闡釋凈明忠孝教義之言論凡十三條。他認為:居處端莊,齋戒沐浴,以崇香火,僅為外貌之凈,內外交養,除去慾念,方為真凈;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可謂能明;不欺心,不昧理,不妄語,方謂能忠;能養親、正心、惜身,為最上品的孝道。謂仙道以吐納按摩,休糧辟穀而成真,凈明道以懲忿窒慾,改過遷善,明理復性,無愧人道,方謂真人。學人必須踐履端正,守道專一,臨事誠敬,方能獲得三界保舉,達到聖賢神仙地位。又謂道由心悟,玄由密證,學道者初不拘在家出家,得道至人,亦不在官職崇卑,皆可悟道成真。
書名:凈明忠孝全書。凈明道幾種語錄、問答、傳記彙編的緫稱。謂“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萬物皆空,一誠皆空,一誠為實,為仙道之根本”。全書六卷。卷一至卷五,題名凈明傳教法師黃元吉編集,嗣法弟子徐慧校正。卷六題陳天和編集,徐慧校正。據徐慧自序:元泰定三年(1326),徐慧以黃元吉所授《凈明忠孝書》並《玉眞語錄》及中黃先生平昔答問《靈寳壇記》等書匯歸校正鋟梓,以成該書。該書以凈明道人物傳記的形式介紹了該道派的歷史淵源。以語錄、問答的形式闡述了凈明道的宗旨及其思想。卷一為傳記,包括凈明道師旌陽許眞君傳、凈明經師洪崖先生傳、凈明法師洞眞先生傳、凈明監度師郭先生傳、西山隱土玉眞劉先生傳、中黃先生傳等等。卷二收錄《玉眞靈寳壇記》,題名許遜撰,但每小題後標後世弟子追述。如《凈明大道說》、《凈明道法說》等題胡化俗述,《凈明法說》題名郭璞述。各篇分別敍述凈明派教旨、道法、戒律,以及劉玉將為凈明道新祖師之讖語。卷三至卷五分別收錄《玉眞先生語錄》內集、外集、別集。其說大抵以“凈明忠孝”為宗,謂“凈明只是正心誠意,忠孝只是扶植綱常”。以凈明忠孝為基,不離日用人事而實踐之,懲忿窒慾,則心火下降,腎水上騰,不期長生而自然長生成仙;又稱以凈明忠孝治內,為施行祈禳鍊度等凈明道法之根本。卷六為《中黃先生問答》,題陳天和編集,徐慧校正。系劉玉弟子黃元吉語錄。其說與劉玉略同,而特重懲忿窒慾,認為眞人“只是懲忿窒慾,改過遷善,明理復性,配天地而為三極,無愧人道,謂之眞人”。其傳記中,西山儒士劉玉(1257-1308)自稱數遇許遜、張蘊、胡慧超、郭璞等仙眞,降授以凈明道要,以西山為活動中心,尊許遜為凈明第一代,自居為第二代。劉玉又傳黃元吉等開新凈明道宗,發展了周眞公舊凈明道宗,又有凈明道淵源於東晉許遜,而許遜又受之於諶姆、蘭公期﹔諶姆、蘭公期受之於日月二君的記述。在語錄問答等論述中,言凈明者,無形大道,先天之宗本也。在上為無上清虛,在下為中黃八極,在人為丹元絳宮。雲明此理者凈明也。清則凈、虛而明,無上清虛之境謂之凈明。或雲凈明只是正心誠意、不染物,不觸物。倡言凈明,教人清心寡欲,心不為物慾所動,懲忿窒慾,息滅仇恨和非分希求。把宗教倫理緫結為許遜所示的“垂世八寳”:忠、孝、廉、謹、寬、裕、容、忍。八寳尤以忠孝為首。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不在參禪問道,入山鍊形,貴在乎忠孝立本,方寸凈明。四美俱備,神漸通靈,不用修鍊,自然成道。傳統的服氣煉養,為凈明道所不齒,黃元吉說:“凈明教中所謂眞人者,非謂吐納按摩休糧辟穀而成眞也。只是懲忿窒慾,改過遷善,明理復性,配天地為三極,無愧人道,謂之眞人。反對佛道出家離俗之制,謂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事盡時,天理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