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皮

民間俗語

“吹牛皮”是我國民間常用的一個俗語,今義是指“說大話,誇口”。

基本含義


吹牛皮
吹牛皮
本義:在中國古代,牛皮是用來作打鼓的樂器,所以牛皮是用來敲打的,而不是像竹制樂器等是用來吹的。所以“吹牛皮”的本義就是不搭調。
解釋:1.用來比喻不自量力或信口開河說大話,言過其實。2.閑聊天。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七章:“煤礦工人連不識字的女人都難找下,竟然有省報的女記者愛你小子?吹牛皮哩!”
示例:我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歇後語


鼓上安電扇

起源歷史


宋朝有一個人,叫楊璞,很愛吹牛,自稱是東野遺民。宋真宗求賢,人家就把他舉薦了上去。他什麼也不會,在皇帝面前把屁給憋了出來也沒有作出詩來。宋真宗看他為難,可憐他年紀大,讓他第二天交一首詩。
楊璞一晚上沒睡著,輾轉反側,餓死很多跳蚤,天亮時想起了從家裡出來時老婆子的臨別贈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臨別贈言獻了上去:更休落魄貪酒杯,亦莫猖狂亂詠詩。今日捉將宮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吹牛皮
吹牛皮
宋真宗看完他的詩后,感到好笑,問是誰寫的。他交待說是出門時老婆子的話。宋真宗說:看在你老婆的份上,這次放過你這個吹牛大王,要不真要了你的老頭皮。

心理原因


心理學上來說,吹牛與說大話是一種心理需求,它可以讓我們快速地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認同,同時也可以增強我們的自信心,緩解我們內心的焦慮。
喜歡吹牛的朋友,喜歡誇大自己的能力和身份,在心理上達到理想自我的境界,也是出於顯示自我、獲得別人關注的目的。
而藉助大話提高自信、降低內心的恐懼和焦慮的典範,當屬二戰期間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有一次,德國空軍一顆炸彈在他附近爆炸,警衛問他為什麼不 趕快躲開。他說:“希特勒永遠造不出來能將麥克阿瑟炸掉的炸彈。”這種大話也被稱為“正常的大話”,它能讓人獲得心理博弈優勢,在刻意“蔑視”對手的同時,降低了焦慮情緒
但是如果吹牛過於離譜,那麼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心理疾病躁狂症妄想會讓人變得亢奮、不知疲倦、自我評價過高。這種不正常很容易識別,如果吹噓得很離譜或完全不符邏輯,就該帶他們去精神心理科檢查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