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則棟

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庄則棟(1940年8月25日-2013年2月10日),男,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生於江蘇省揚州市。

14歲加入北京市少年宮業餘體校乒乓球小組,1957年入選北京市乒乓球隊,同年參加全國比賽。1959年入選中國青年乒乓球隊;庄則棟曾獲得第26—28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冠軍,是20世紀60—70年代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力隊員之一。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乒賽期間,冒著風險,結交美國運動員Glenn Cowan,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的大門,開啟乒乓外交。曾任國家體委主任,中共十屆中央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3年2月10日在北京佑安醫院去世,享年73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職業生涯

1957年入選北京市乒乓球隊,同年參加全國比賽獲混合雙打冠軍。
1961年成為中國乒乓球隊的主力隊員之一。參加過第26、27、28、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3次蟬聯男子單打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榮獲三連冠的人,是4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還是第2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雙打冠軍。在當時的國內賽場,庄則棟也是成績顯赫,他還是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男單三連冠,國家隊內單打三連冠(其中包括一百多場的連勝記錄);在他當打之年(1961-1971年),他獲得的冠軍頭銜數,超過了其他所有隊友所獲冠軍數的總和。
1973年9月1日國際乒聯授予他複製的聖·勃萊德杯;1973-1976年任國家體委主任,後任北京市少年宮乒乓球教練。
周恩來祝賀中國乒乓球隊獲世界冠軍
周恩來祝賀中國乒乓球隊獲世界冠軍
庄則棟,世界乒壇上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中國體育史上一座永恆的豐碑,他曾經三次蟬聯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國家隊內部冠軍,這個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他的乒乓之道起步於新中國的艱難歲月,他的乒乓精神鼓舞一代人的創業激情,對此《經濟日報》於2004年12月24日用整版的篇幅,進行了重要的專題報道;他與美國運動員 科恩的邂逅並大膽接觸,奠定了“乒乓外交”的基石,使得乒乓球真正成為了我們的“國球”,他為“小球轉動大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完成了幾代人的夢想與追求,創造了迄今無人能超越的神話。
乒乓外交
乒乓球在中美建交的歷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當時中美關係“解凍”需要一個契機。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接見庄則棟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接見庄則棟
毛澤東和周恩來得知庄則棟與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科恩(Glenn Cowan)“禮尚往來”之後,當即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由此開始了“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庄則棟更受到毛澤東表揚:“不但球打得好,還會辦外交,此人有點政治頭腦。”
1971年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美國運動員科恩誤上了中國隊班車,庄則棟主動上前向科恩打招呼,並且贈送了禮物。在中美關係尚未恢復的年代,這樣的舉動很快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各國記者紛紛拍照,進行圖文並茂的報道。同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賽期間,面對“搭錯車”的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科思,庄則棟的友好舉動開啟了“乒乓外交”的佳話。“乒乓外交”使中美關係成功破冰,為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起到了促進作用。
1972年以庄則棟為團長的中國乒乓球代表團應邀回訪美國,在白宮玫瑰園同美國球手比賽,並受到了美國總統尼克松的接見。
揚州情緣
1945年抗戰勝利后,庄則棟離開了揚州北上京城。這一走就是43年,直到1988年庄則棟48歲時,才再次回到了揚州。
時任揚州體委辦公室主任謝揚廉當時負責接待,他回憶說庄則棟是在無錫江陰參加了一個乒乓球少年宮的成立活動後來揚州的。
1996年:指導青少年訓練:在1996年,庄則棟第二次回到了揚州,據時任揚州體委主任的陳俠回憶,那次庄則棟攜夫人回揚是為夫妻二人合著的《庄則棟與佐佐木敦子》一書籤售。陳俠說,那次,庄則棟用“衣胞之地”來形容故鄉揚州,言談之間他也一直提及對家鄉深厚的情感。
1996年庄則棟二次來揚,由於時間關係,庄則棟沒來得及再次回老屋看看,但還是抽空親自指導了揚州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雖然庄則棟很小就離開了揚州,但是其實在他的心裡還是一直都惦記著揚州的。”謝揚廉說。
文革經歷
1972年訪美回國后,庄則棟成為了國家青年隊的領隊兼總教練,同時兼任國家體委黨組副書記,此時,他已不自覺地跨入政壇。
庄則棟晚年與友人留影(2012年)
庄則棟晚年與友人留影(2012年)
1973年庄則棟被派往“中央讀書班”學習。學的第一個文件就是《毛澤東致江青的信》。學習班結束回到體委時,有人開始攻擊當時由周恩來提拔到體委任主任的王猛。
退出政壇
1984年庄則棟回到北京在市少年宮任教,培養青少年選手。

商業經歷

2005年6月2日庄則棟在北京成立“庄則棟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庄則棟教學照
庄則棟教學照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庄則棟與李富榮等人
庄則棟與李富榮等人
2013年2月10日17:06庄則棟在北京逝世,終年73歲。

家庭生活


庄則棟書寫照
庄則棟書寫照
庄則棟與中央樂團的鋼琴演奏家鮑惠蕎於1959年相識,1967年結婚。他們的兒子庄彪、女兒庄嵐,受母親薰陶,都喜愛音樂,常練習鋼琴和小提琴。庄、鮑二人已於1985年2月離異。

生涯數據


1940年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10歲開始練習乒乓球,14歲加入北京市少年宮業餘體校乒乓球小組,15歲在北京市少年乒乓球賽上獲男子單打冠軍。
1957年在全國乒乓球錦標上,獲混合雙打冠軍。
1958年17歲時入北京乒乓球隊。身體素質好,採用獨特的直拍中近台兩面快攻打法,速度快而穩。年末入選國家青年乒乓球隊,1959年末,參加斯堪的納維亞國際乒乓球賽,獲男子單打冠軍,並和同伴一道奪得男子團體和男子雙打冠軍。
1961年在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單打冠軍和男子雙打季軍(與李富榮合作),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
1963年在第27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單打冠軍,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
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5年在第2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單打和男子雙打(與徐寅生合作)兩項冠軍、混合雙打第三名(與梁麗珍合作),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
1971年在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雙打亞軍(與梁戈亮合作),並是中國乒乓球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他為中國乒乓球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4月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勇敢地與美國運動員科恩交朋友,此事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表揚(毛主席用“小球轉動了大球”),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的大門,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乒乓外交”,為人類的和平做出巨大貢獻的體育界第一人。
1973年當選中共十屆中央委員。
1974年至1976年10月,任國家體委主任。
1975年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庄則棟輔導小乒乓球隊員
庄則棟輔導小乒乓球隊員
1984年任北京市少年宮乒乓球教練。
2000年在山東濟南成立庄則棟乒乓球學校並任校長。
2002年10月30日庄則棟國際乒乓球俱樂部成立。
2003年末成立太原庄則棟乒乓球俱樂部。
2004年初成立庄則棟北京信息諮詢中心。同年5月在山東淄川成立庄則棟乒乓球俱樂部。
2005年6月2日在北京成立“庄則棟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007年6月22日被中國明星乒乓球隊聘為總教練。

獲得榮譽


196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
1961、1963、1965年3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73年9月1日為表彰他的突出成就,國際乒乓球聯合會授予他複製的聖·勃萊德杯

人物評價


庄則棟是我國乒乓球運動員中第一個獲得男子單打“三連冠”的選手,即連續三屆世乒賽奪得男單冠軍,同時還是我國男團“三連冠”的主力隊員,是60年代成績最為優異的乒乓球選手,也是當時我國乒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主力。
此外,庄則棟還為打開中美關係大門起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是“乒乓外交”的功臣之一,這點在運動員中也是無人可比的。
庄則棟是上世紀60年代成績最優異的乒乓球選手之一,他曾連續三屆奪得世乒賽男單冠軍,並幫助中國乒乓球隊在世乒賽男團比賽中奪得三連冠。1987年,庄則棟與佐佐木敦子結為伉儷。上世紀80年代中期,庄則棟開始在北京市少年宮任教2000年,他離開了這個工作崗位,但仍舊活躍在乒乓球的各種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