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慧
愛智慧
徠愛智慧[philosophy]又稱“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別 名:哲學
希臘文:"Φιλοσοφία"(philo-sophia) 即“愛智慧”
英 文:philosophy
愛智慧[Φιλοσοφία / Philosophia] 最早起源於希臘語意 即"愛智慧"、"愛好智慧"。
愛智慧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哲學可以引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Φιλοσοφ?α / Philosophia (愛智慧)是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人創造的術語。希臘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兩部分構成的動賓片語,philein是動詞,指愛和追求,sophia是名詞,指智慧。希臘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愛智慧,愛智慧這個動賓片語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類為了提高認識思維能力,為了更有智慧而進行的思想認識活動。
愛智慧
古希臘時期的自然派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不管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但是他們的想法之所以有別於迷信的原因在於,這些哲學家是以理性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的道理。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學的討論範疇,他們提出了有關形而上學,知識論與倫理學的問題,至今依然。某些現代哲學家認為,直到今日的哲學理論依舊只是在為他們三人做註腳而已,仍離不開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換言之即使數千年後,我們依舊在試著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這也代表著我們依然為這些問題或是這些問題所延伸的更多問題而感到困惑。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19世紀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學傳播者西周借用古漢語譯作“哲學”,1896年前後康有為等將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后漸漸通行。在西方,哲學一詞通常用來說明一個人對生活的某種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學”)和基本原則(例如價值觀、思想、行為)。而在學術上的哲學,則是對這些基本原則的理性根據的質疑、反思,並試圖對這些基本原則進行理性的重建。
源出希臘語philosophia,意即“熱愛智慧”。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解釋而形成兩大對立派別:唯心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哲學。
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過去哲學上的成就,總結了自然科學的成果和無產階級鬥爭的歷史經驗,建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愛智慧
亞里士多德 在《形而上學》中說: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於驚奇而開始哲學思維的,一開始是對身邊不解的東西感到驚奇,繼而逐步前進,而對更重大的事情發生疑問,例如關於月相的變化,關於太陽和星辰的變化,以及關於萬物的生成。一個感到困惑和驚奇的人,便自覺其無知
.
黑格爾 認為:哲學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運動,哲學是對絕對的追求。“哲學以絕對為對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黑格爾《小邏輯》。
愛智慧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短命天才諾瓦利斯(1772—1801)關於哲學的定義: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學定義:“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中外哲學的產生皆起源於疑問。
西學東漸哲學進入中國后,學界發生了中國本土文化中有無哲學的論爭。認為中國有哲學的人把哲學定義為: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適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求一個且要的解決”這樣的學問叫做哲學。
哲學根本問題又稱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恩格斯在1886年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第一次對此作出了明確表述。它的提出,為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對立的哲學體系、哲學派別以及對它們的客觀評價提供了正確的標準。哲學根本問題又稱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稱為二元論,它是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不徹底的哲學,最終往往倒向唯心主義。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是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根據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將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派別:
唯物主義:將世界的本源歸結為物質,物質由原材料產生,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為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具體又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該流派哲學一直強調感官認知與理性推理及客觀證據,由於自然科學發展的局限,該流派在關於世界起源的解釋上尚無定論。
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源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唯心主義內容十分之複雜,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客觀徠唯心主義,其包涵了唯心主義的所有共同特點,主要表現在比較古老的“具象神”宗教,強調主宰萬物的神靈的客觀存在。
主觀唯心主義,包涵唯心主義的所有共同特點,認為物質的存在是因為人的意識(而非神靈的)存在。更深入地追究,就是將“認知”與“存在”等價起來,主觀唯心主義所講的“存在”是狹隘的“客體”對於“主體”的被認知。
絕對唯心主義,包涵唯心主義的所有共同特點,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的末尾對“絕對理念”進行了詳盡闡述,但其原文十分之複雜難懂,就連哲學家瓦勒斯、羅素也難以作出解釋。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時“絕對唯心”陷入了與“客觀唯心”一樣的觀點,但不同的是絕對唯心對“神靈是實體”進行了否定。亞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蘭蘇菲主義均屬於該範疇。
根據以上的第二方面可以講哲學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兩個基本觀點:
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知的,持該觀點者多為唯物論者,認為人可以憑藉感覺器官及其延伸(指科學儀器)完全認知世界,而至今尚未被認知的部分只是因為技術的不發達,人完全認識世界是必然。
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認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認知,此處的不能完全被認知並非“尚未被認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層面,人類是永遠無法知道其真相的。持該觀點多為唯心主義者,“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論時不可不提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