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面

糊塗面

糊塗面,是河南省黃河以北的安陽,鶴壁,新鄉,濮陽,焦作,濟源地區頗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以玉湯為底料配地中新鮮的與紅薯藤桿或者“迷糊菜”放以麵條和調料煮熟。煮的時間越久,味道越香。燒火做的面香味更濃。是河南淇縣當地一種特色的地方小吃飯食,名曰:糊塗麵條。

糊塗面,是中原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爽口、養胃等功效。搭配各種蔬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是不可多得的家庭美味。

製作原料


糊塗麵條的原料並不固定,手邊有啥就做啥。先說糊塗,再說麵條。麵條有蕎麥麵麵條、好面麵條和雜麵麵條,細膩、筋斗、香甜。其它麵條下鍋不經咕嘟,一咕嘟就又軟又燶不成條,吃起來又粗又澀。
做糊塗麵條的時候,為了彌補主料的不足,往往要往鍋里添加一些東西來湊數,比如粉條、黃豆、豇豆等等。更要添加些乾菜、野菜來暄堆兒。比如干白菜、干菠菜、干蘿蔔纓、干紅薯葉、干黑槐樹葉、酸菜等。野菜則根據時令而定,野地里有什麼,只要無毒,糊塗麵條里就會出現什麼,比如莧菜馬齒莧灰灰菜豬毛菜、刺刺菜、薺菜、麵條菜米蒿、水菠菜、嫩柳葉、柳絮、嫩楊葉、榆葉、榆錢、薄荷、鬼圪針苗等。
糊塗面
糊塗面

歷史變化


八十年代以後,家家戶戶的糧食囤滿缸溢,人們就很少做糊塗麵條了。這幾年,人們天天是蒸饃大餅撈麵條,吃著吃著就膩了口,想換換口味,就想起了從前的糊塗麵條。
今天的糊塗麵條,可不是從前的那樣,糊糊弄弄做熟了就算完事,做時是非常講究的。麵條用的是精粉面,還要手工擀。糊塗要用新玉米面,或太行山產的高鈣小米熬。熬糊塗放入花生米、干豆角、蘿蔔乾、干南瓜片、肥肉丁、薑片,待把糊塗熬得又稠又粘,香味四溢的時候,下手工麵條。麵條熟后,下火,用花生油烹花椒蔥花蒜瓣,加雞精、味精。至此,糊塗麵條才算做成。這樣的糊塗麵條,香濃味重。
想吃清淡的糊塗麵條,要到朝歌城外的清涼庵。淇縣城西北二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名字叫尖山,尖山背後有座庵,叫清涼庵。清涼庵里有供香客吃飯的善家火。每天中午,庵里的人用山柴 燒開山泉水,用玉米面、干白菜葉、黑槐樹葉、機器麵條做糊塗麵條。這裡的糊塗麵條只有鹽味,無味精、雞精、花椒、茴香、蔥花、蒜瓣等調料味;只有糧香、菜香,無油香、肉香。盛一碗糊塗麵條,找塊石頭,坐下來,谷幽雲靜,山風如水,面一入口,曾經的悠悠歲月,就來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