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松德贊

棄松德贊

吐蕃第五代贊普。又譯墀松德贊﹑乞黎蘇籠獵贊。755年﹐棄松德贊即贊普位﹐同年末﹐中原爆發了安祿山叛亂。

目錄

正文


棄松德贊在三尚(尚野悉﹑尚悉東贊﹑尚贊摩)﹑一論(論悉諾﹐blon stagsgra klu khong﹐即馬重英)輔佐下﹐乘亂進佔隴右﹐直逼鳳翔﹑邠州(今陝西彬縣)。763年(唐廣德元年)﹐馬重英突入長安﹐立雍(邠)王守禮子廣武王李承宏為帝﹐留長安15日﹐退出。764~781或786﹑787年﹐吐蕃連下涼州﹑甘州﹑肅州﹑沙州﹐直到848年奄有河西之地八十五年之久。唐朝被迫於765年﹑767年兩次與吐蕃在長安會盟﹐783年雙方會盟於清水﹐劃定邊界。787年﹐吐蕃又企圖利用朱泚之變后的形勢於平涼(今屬甘肅)劫盟﹐謀殺唐廷對抗吐蕃的主要將領渾瑊等人。是時﹐吐蕃武力強盛﹐北接回鶻(789~790年曾與回鶻激烈爭奪北庭)﹐西抗大食﹐東南降服南詔﹐南征天竺﹐立碑於恆河北岸﹐成為吐蕃武功最盛時期。
棄松德贊在內政方面也多有建樹﹐頒布六種大法﹑六種告身等吐蕃三十六制﹐中央設大尚﹑論九人處理朝政﹐地方設置六十一東岱(千戶)管理四境及屬部。棄松德贊在位時期還是佛教確立在藏地地位的重要階段。棄松德贊自天竺延聘高僧﹐建桑鳶寺(藏地第一座佛寺)﹐譯佛經﹐剃度藏地第一批僧人。漢地以摩訶衍為代表的宣揚以頓悟為主的禪宗也在此時傳入吐蕃。棄松德贊傳播佛教的業績使他在藏地贏得崇高地位﹐被尊稱為吐蕃王朝的第二位“法王”﹐與松贊干布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