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主義

自動主義

自動主義由超現實主義畫家和詩人在藝術中為表現無意識的創造力而運用的方法,曾是超現實主義畫家更有成效的創作方法。

目錄

正文


自動主義
1924年由超現實主義畫家和詩人在藝術中為表現無意識的創造力而運用的方法。1820年代,超現實主義詩人勃勒東(Andre Breton)、艾呂雅(Paul Eluard)、代斯諾斯(Robert Desnos)、亞拉岡(Louis Aragon)和蘇波(Philippe Soupault)嘗試在催眠或出神狀態下寫作,在沒有潛意識抑制力或進行有條理闡述之意圖的情形下記錄心理聯想的一系列過程。這些詩人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說的影響,認為在這種狀態下產生的信號和形象,雖然在清醒的頭腦看來顯得古怪或不合理,但卻是人類無意識的精神力量的真實記錄,因而具有先天的藝術意義。不過,超現實主義者的「自動」寫作嘗試並未留下什麼持久的價值。
自動主義曾是超現實主義畫家更有成效的創作方法。特別是馬松、高爾基恩斯特運用自發記錄下來的幻想或色情的想像進行實驗,在不受藝術家有意識抑制的情況下進行一種視覺的自由聯想。這些形象如果不是畫家原先所設想,就是畫家的精心製作。與此相關的還有恩斯特在作畫時偶然發明的一些方法。其中有「摩拓法」(frottage),把畫布或畫紙置於木材之類的材料上,用石墨摩擦,使之產生紋理痕迹;「擦刮法」(grattage),在畫好的畫布上,用尖利的器具擦刮,使畫面更具實體感;以及「移畫印花法」(decal),將兩塊油彩未乾的畫布對合擠壓,然後猛然撕開,使畫面的油彩產生隆起的脊紋和氣泡。用這類方法造成的偶然性形狀,可以產生一些不完全的、有暗示性的形象,或再由畫家根據自己的本能反應加以完成。
1946∼1951年期間一些加拿大畫家──包括博爾迪阿(Paul-Emile Borduas)、迪穆謝爾(Albert Dumouchel)、穆索(Jean Paul Mousseau)和里奧佩列(Jean-Paul Riopelle)──奉行「自動主義」,都是著名的「自動主義畫家」。約自1950年起,一些名為行動畫派的美國畫家採用自動主義作畫法,有些人直接受馬松、高爾基和恩斯特的影響。他們為逃避第二次世界大戰均遷往美國。為尋求相當於創作抽象畫的精神狀態,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孔寧(Willem de Kooning)、克蘭(Franz Kline)、特沃科夫(Jack Tworkov)和湯姆林(Bradley Walker Tomlin)嘗試各種方式,在畫布上任意潑灑油彩,並且運用衝動性的狂放筆觸。這種畫法被認為是可以排除做作、開啟畫家個性深處基本創作本能的一種手段。從此,自動主義遂成為現代繪畫技藝總匯的一部分。不過,它的聲望已和行動繪畫本身一起日見衰落。
"自動主義"不是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的發明,而是超現實主義畫家手上的"法寶"。1940年法國首都巴黎淪陷,一大批歐洲現代派美術家逃往美國,其中就有不少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如布萊敦、達利夏加爾、馬宋等人,他們的"自動主義"很快傳給了那些抽象表現派畫家。現代藝術中心從此由巴黎轉向紐約。傑克遜·波洛克(1912.1~1956.8)的名字如今已成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中"行動繪畫"的象徵。他那在畫布上滴濺顏色的作畫方法,創造了繪畫活動與下意識
自動主義
自動主義
活動相結合的新途徑,對從事抽象繪畫的藝術家有很大的影響,其作品在當時的美國繪畫行情中也是一直看漲的。人們把這種新方法稱之為"行動繪畫"。傑克遜·波洛克出生於美國懷俄明州的科迪,1928年入洛杉磯藝術學校,接受插圖畫家史溫科夫斯基的指導。這時期他對歐洲的現代美術接觸較多,在生活上還曾經是一個神秘的宗教信徒,故對歐洲超現實主義美術所強調的潛意識活動很感興趣。1930年開始移居紐約,進入美國現代畫家本頓所領導的紐約藝術學生聯合會學習。這時他所作的大多是小幅風景畫,1938~1943年間,他的第一批參展作品顯示了某種摹仿畢加索米羅、甚至馬宋等畫家的性質,除了運用象徵和發揮超現實主義的幻想之外,手法是半抽象的。真正開始把畫布鋪在地上,以所謂直覺或偶然因素來表現畫家的下意識,形成灑滴顏色的作畫方法,大約是在1947年。
評論家哈羅爾·羅森堡(Harold Rosenberg)曾說,"行動繪畫"與畫家圍著畫布作畫的活動有關係,它引起了對繪畫過程的注意,把作畫過程中留下的潛意識行為效果,視作藝術的創造,一部分理論家們斷定這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一大貢獻。
可是另一位有實踐經驗的畫家說,當人們面對畫布作各種滴色活動時,決不單純是一種偶然性動作,他仍要受到經驗與思考力的制約。我們從波洛克這些作品的色彩規律性上發現,他的滴灑活動並非完全是非自主的無意識行為,相反,他存在著"構思"的選擇機能。讀他從1947至1951年作的抽象畫,會發覺畫家所"構成"的是一種總體均衡的美,有流動的和諧和自然激情的藝術魅力。這一幅《壹》(又名《第31號》)就是如此。色彩在畫上的不同質的流動與趨勢,寓有他由個性所支配著的合奏的力。持續變動著的色澤堆砌,造成了豐富多變的組合(圖上是全畫的局部),在個別部位還有點象我國古代繪畫的"大潑墨"似的,具有一種內在的、蓄意表現的韻味。觀賞波洛克的滴色畫,你會感覺到畫家在揮灑顏料時所思考的層次性。1947年他創作的這一幅《滿五尋》(尋--長度單位,合6英尺或1.829米,用於測量水深),僅就這個題目的含義,除了意指海水的深度以外,還意味著滴色的層次,語意雙關。全畫以藍綠色為主調,波洛克在畫上先是大面積滴注,然後按各區域的情況加灑深淺不同的綠色,再后是黑色油漆,最後再在表層使用鋁漆,漆中還夾雜著不少"添加物";同時還在某些他認為必須補色的地區澆滴一些醒目的白色和無光澤的色彩。畫家沿著畫布邊走邊滴,讓自身運動與滴色動作協調配合。我們從《滿五尋》上可以看到色線綿密得象網一樣彼此糾纏著,有的地方密不通風,有的地方突然出現泛上來的蜜黃色。圖上的局部即顯示了兩注稠厚的蜜黃色塊,它似乎在白色乳性液體中流出來的緩慢色斑,還勾帶著緩慢的紫色,因而成為全畫的最亮點。波洛克在最後幾年裡試圖用素描和以黑色為主的調子來探索抽象人物,至1953年他又以厚注方法來作畫,在色彩表現上一直以黑白兩色為基調。晚期的幾幅抽象作品中較著名的有:《白光》(1954年)、《迴音》(1951年)、《肖像與夢境》(1953年)、《芳香》(1955年)等。1956年因一次車禍,結束了他短暫的藝術生涯。此幅《壹》作於1950年,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那幅《滿五尋》全畫有129×76.5厘米,在油漆色中還摻的指甲、平頭釘、鈕扣、鑰匙、硬幣和香煙頭等雜物,在畫面上顯得很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