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類本草》全稱《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全書三十一卷,宋代名醫唐慎微撰於紹聖四年至大觀二年(1097—1108年)。
政類本草
《政類本草》將當時尚存的《嘉佑本草》、《本草圖經》兩書合併,予以擴充調整而成。全書載葯1748種。藥物分類大體沿襲唐代《新修本草》舊例,僅將禽獸部細分為人、獸、禽三部。各葯先出《本草圖經》葯圖,次載《嘉佑本草》正文及《本草圖經》解說文字,最末附作者續添藥物資料。此書重在彙集前人有關藥物資料,參引經史百家典籍240餘種,所摘陳藏器《本草拾遺》、雷敩《
雷公炮炙論》、
孟詵《食療本草》、
李珣《海葯本草》等古本草條文尤多,洵足珍貴。又輯眾多醫方,各注出處,為宋代本草集大成之作。此書資料之富,內容之廣,體例之嚴,對後世本草發展影響深遠,故
李時珍評曰:“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皆其功也。”《
本草綱目》即以此書為藍本。後世輯佚古本草,率多取材於此。然此書雖續增526味藥品,但多錄自前人本草,唐氏增補新葯僅八味,且少有個人見解。大觀二年(1108)艾晟校訂此書,並首次予以刊行,即《大觀本草》。政和六年(1116年)曹孝忠奉敕校勘此書,書成,更名《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簡稱《政和本草》)。
南宋王繼先等再次校修《政類本草》,略加增補而成《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紹興本草》)。今存《政類本草》以《大觀本草》、《政和本草》兩類版本最多。
唐慎微(約1056—1136年),字審元。
北宋蜀州晉原(今四川崇慶縣)人,徙居成都華陽。出身於世醫之家,相貌寢陋,舉措語言朴納,而聰慧明敏,學問賅博。唐氏尤精於醫藥之學,治病百不失一,知名於時。重醫德,凡以病求診,不分貧富,召之必往,寒暑風雨不辭。每言證候,不過數語,再問之輒怒不應。同邑
宇文虛中之父患風毒,唐氏治之,葯下而病除。又預言疾當復作,疏三方付之。后病果再發,依言服藥,半月而痊。唐慎微好讀書,凡經史、醫藥、佛道之書無所不讀,得一方一論必記錄之。於紹聖四年至大觀二年(1097—1108年)撰《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二卷,大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