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論

太極拳的文獻資料

《太極拳論》,系太極拳的文獻資料,太極拳界重要的拳論有兩篇,一是張三丰的《太極拳經》;一是王宗岳的《太極拳論》,雖然實際的作者有待考究,但是仍被太極拳界奉為圭臬,影響學習太極拳的人甚深。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傳統中國武術界門戶之見甚多,而太極拳的支派亦甚眾,然而所有的太極拳門派均不約而同地尊崇王宗岳《太極拳論》為太極拳界至文,足見其地位重要。

拳名發展


太極拳名稱始見於清乾隆年間武禹襄太極拳譜第一篇之太極拳論,武稱作者是王宗岳。王宗岳生平不可考,他的長拳只有八卦五行十三勢。

版本


張三丰版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后,有左則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擠、按,即(先天八卦)乾、坤、坎、離、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盼、顧、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原注云:此系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

王宗岳版

《太極拳論》
《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平/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后,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楊諾賓版

理論不過就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並非是什麼不可撼動的神殿。對於初學者來說,自身的感覺不足以指引自己前行,因此,借鑒前人的經驗就成為了非常好的選擇。理解對了就對自己有幫助,理解錯了就會害了自己。理論是一個引路的燈塔,現如今的問題就是“老燈塔很模糊”。你說他指的路錯,但有走到正確位置的人;你說他指的路對,死在半路上的數都數不過來。我所做的工作就是站在燈塔的位置,清晰述出來時的路。無論觀者是否相信我,那都是你的選擇,我只負責闡述我的腳印。
《楊諾賓解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解:首先要明了,太極拳論中的“論”是指論太極拳,而並非指“太極”。雖然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也正是因為如此,“太極者無極而生”中的“無極”自然也不是指易學中的無極,而是不走極端的意思。說明此拳為亦剛亦柔之拳。動靜之機的“動靜”是勁力開和時對於其感覺的一種形容,開合勁也正是太極拳的根本,故稱陰陽之母。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解:就練套路而言,放鬆為合。掤為開(由於放勁依舊以掤為基礎,在此只說掤),開既是分。技擊中若要進入狀態,須以此為基礎,動靜也是開合,這裡除了自身的開合,也包含運動中與對手之間產生的開合,既是進退。技擊不同於推手,通常搶奪空間不用直進直退的方式。推手中引進為合,落空為開。合時的“靜”不是指毫無動靜,而是鬆勁的一種感覺。
“無過不及”指既不過分又不會有所欠缺,是恰到好處的意思。“隨曲就伸”也可稱之為“捨己從人”,但非完全依從於別人。隨曲就伸雖包含有捨己從人的意思,但不是簡單的捨己從人,它還為捨己從人設定了一個量,與之前的“無過不及”相呼應。如果“從人”從得太過,就有可能成為“隨倒就趴”了。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太極拳論》
《太極拳論》
解:人指對方,我指自己。此處放大了剛柔的概念。剛與柔不僅局限於自身,而是放大至自身與對手之間的變化。“人剛我柔謂之走”,既是針對對手的剛而做出的變化。太極拳技擊以身法見長,少有對峙現象產生,“走”是引動或周旋的意思。
“我順人背謂之粘”,其中的“粘”不是一般意義的貼住,而是在與我技擊時,對手內心中的一種被動感受。也就是失勢的無奈感。猶如纏在身上拿不下甩不開的繩子一樣,既不得機得勢,又揮之不去,苦不堪言。而“我”則因得機得勢而感覺十分的“順”。所謂得機得勢,就是有力搶佔了時間與空間的優勢。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解:“應”與“隨”有隨機應變之意,但是一定要分清隨機應變的時機。並不是單純的對手急來我也急,對手緩來我也緩。如果以此種概念應對,豈不是被動到底,永不翻身?“急應、緩隨”是太極拳“后發而先制”概念的一種體現。
文中的“急”與“緩”先是針對自身,然後才是針對對手。所謂“急應”,敵來時我已經有所準備,我雖未出手,但是已經搶佔先機,得機得勢,可直接以“上法”應對。給人以反應敏捷的感覺。“緩隨”則是對手來時,我尚不得機得勢,則以“借法”隨之,以作緩兵之計,后再伺機而動。給人以不慌不忙又不失勢的感覺。
【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解:“變化萬端”是比喻個體差異的多樣性。習練太極拳所依照的“拳理”是不會因這個多樣性而不湊效的。只要能夠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練習,即可逐漸掌握太極拳。起初學習形態(也就是套路),逐漸由熟悉形態而慢慢感受勁力,最終則可掌握到“神明”的境界。也就是在技擊中做到“因敵變化而變化”的高深境界。但是這一境界不是一日之功,還需要“用力之久”。其中“用力”不是指盲目使用力量,而是指學會運用力量的變化。即鬆柔入整勁、整勁化為鬆柔的力量轉換過程。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解:“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是對於身法的說明,也是太極拳中最重要的身法。其他有關糾正身法的注意事項,均是由此細化而出。“頂勁提起”與“鬆勁下沉”(氣沉丹田)形成了對拉拔長的掤勁,與“不偏不倚”的態勢結合,給“輕靈沉靜”的太極拳,奠定了通向“身法自然”的基礎。勁力升華后“蓄於無形、發於瞬間”的“忽隱忽現”也就正是得益於此基礎的。根據我教學中的實踐總結,身法問題是遏制習練者進步的最大癥結。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又杳】
解:以練習推手為例,“虛”與“杳”均是對方推我時,由我施加給對方的感受。“杳”做“杳無音訊”講,是讓對手不得著力點。做到這點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在這裡細化說明:一般來說這裡的“虛、杳”是針對化解直勁的而言的,畢竟直勁難防,側勁難練。通常對於直來勁都是“松一側,搬另一側”,使對方失勢,這麼做雖然沒有什麼明顯錯誤,但是與不給著力點的“虛”與“杳”還是略有不同。
變化著力點的方法類似靠樁。身體左右兩側,以纏絲勁分別上浮、下沉,這種應對方法動作幅度小,由於形成了整體變化,使對手難以找到具體著力位置,不敢深入。此時對手的感受既是“虛、杳”。
【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解:這裡的“高、深、長、促”並不是對某些招法的解釋,是對太極拳“度”的一種闡述。無論“仰、俯、進、退”,皆需有度。也就是通常說的“存心要精”。種“度”如果放在技擊當中,可以解釋為“即便技藝過人,也不能夠輕浮傲慢,越是深入越是要謹慎”。掌握技法后心態就成為了重要的制勝關鍵。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概皆由此而及也】
解:對於勁力的掌握不僅要知己,也要知彼。僅應用自如是不夠的,還要能夠察覺對方的變化。“聽勁”就是感知對手的力量。起先搭手聽勁,由於長時間的練習,甚至可以感受出極為細微的變化。用“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來形容身體聽勁的靈敏度,即便放上羽毛或落上蠅蟲的細微重量都能感知得到。
通過以上聽勁的掌握,逐漸會將聽勁轉變為一種敏銳、精準的判斷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察勢”。這樣在技擊中就會因察勢在先而胸有成竹。“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也就是使對手無法判斷出我的行動,而對手的行動卻早已盡收眼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英雄所向無敵”怎能不是因此而及呢?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解:武術的種類有很多,雖然招式特點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數依舊沒有擺脫以“體格”論拳技高低的模式。“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這些先天的強弱並非是學來的技藝,這一切是自然規律。(接下文為一整段)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解:(接上文)但細細品問太極拳“四兩撥千斤”這句話,顯然是要通過後天的鍛煉來打破“體格優勢”這一自然規律。看那些已經年過八旬的老人,他們依舊可以與人比試武藝就不難發現這一點了。
此處的“快何能為?”並不是說速度快沒有用,而是太極拳特殊的運動方式以“相對速度快”彌補了“絕對速度不足”的缺憾。從而使其對“速度、力量、技巧、體力分配”做出優化,使後天的技術優勢佔到了主導地位。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解:這裡在次強調了身法的重要性;“活似車輪”既是身為軸手為輪,快速機動的技擊方式。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強調身法。“立如平準”就是對立身“中正自然”的強調,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有可能達到“活似車輪”的境界。這也正是步入技擊殿堂的鑰匙,只有真正體悟到了這一點,才能夠感受他的妙處。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爾。欲避此病,須知陰陽】
解:“偏沉”不是指一側用力,“雙重”也不是指兩腿平分力量。如果雙重僅僅是雙腿平分力量,為什麼會有人“數年純功”不能參透呢?“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是為了說明“動作協調則手腳靈便,而反之則會顯得獃滯遲鈍。”無論套路還是技擊,都要將協調視為重要的環節。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爾。”就是告訴練習太極拳的人,不留意這一要點,即便是練上多年也難以掌握其精妙的勁力。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這裡的陰陽是對於“協調”的形容,舉例來說:拳路中的跳躍動作,兩腳隨“身法”騰起,著地時錯落有致。不去過多的依賴腿部力量,是借整體勁產生騰空感。能做到這一點,也就基本找到了太極拳的協調感。
【粘既是走,走既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解:“粘、走”與“陰、陽”都是為了說明變化,不僅是局限於自身勁力的變化,也是自己與對手之間態勢的變化。只有活用了這種變化,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稱之為懂勁。(接下文為一整段)
【懂勁后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解:(接上文)只有真正意義的懂勁后,才有可能做到不走彎路,溫故而知新。而逐漸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
解:“捨己從人”不是拋棄特點而服從別人,是一種因敵變化而變化的高深境界。依照上文的闡述,做到這一點應該並不困難,但是由於個人領悟的差異,大多數都朝錯誤的方向去練習了。有些雖然偏差不大,但是起點時的小小偏差,導致所收穫的結果確相差甚遠。習練者不可著急,要在練習的同時細細揣摩。否則發現問題后,重新糾正從頭再練,就會得不償失了。
這也正是太極拳高深的地方,不僅要善用手腳,也要善用大腦。
【是為論】(告訴你怎麼做,不如告訴你怎麼想!)
解:“論”本身說明此篇文章,即《太極拳論》是作者“王宗岳”的個人感受。個人感受是帶有個體差異之偏見的,所以才叫論。因此僅僅是一種練習的參考,要記住“參考”本身僅僅是“參考”而已,並非是絕對照做!這也就是“論”的關鍵之所在。由於此篇《太極拳論》由我楊諾賓詳解的,自然也就帶有我楊諾賓的個人觀點,也就是我的“論”也包含其中。因此對於此篇“論”的作用,我也要在此做出新的定義:
“論”是經驗,這種經驗要為更多的“可能性”提供幫助。它並不是一個限制思維的牢籠,反而應該是“習練者發揮創造力的催化劑”。我希望我的論成為一個起點,是一個把可能性放大到無限的起點!這就是我對“太極拳論”的新定義,是我的《太極拳論解》。
《解拳經總歌》
【縱放屈伸人莫知】
解:不管是依靠功力操縱或發放對手,抑或是化解對方的來勢,只有在勁力不為對方所察覺的情況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有效發揮。
【諸靠纏繞我皆依】
解:此句話確實是很有意思,只是標點的位置,就會引發不同的意思。我曾見過這樣的解讀“諸靠纏繞,我皆依”!而我則站在了另一個角度去解讀,當然了,這也是實踐后的總結:“諸,靠纏繞,我皆依。”
“諸”是無論任何來勢,藉助精湛的纏絲勁,我皆能夠“捨己從人”一一化解。這並不是在顯示自身的優勢,而是著重強調纏絲勁的實際價值。
【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撂橫采也難敵】
解:面對對方兇猛的來勢,我不應潰退,而是應該伺機“進”身。“搬、撂、橫、采”基本都是近身的用法,這些技法是沒有打擊造成的效果來得直觀的,但是近身後他們所發揮的效果,卻不是一般的打擊技所能比擬的。
【鉤掤逼攬人人曉,閃驚巧取有誰知】
解:大多數人都認為,複雜而兇狠的技巧是制勝的關鍵。殊不知真正取勝的關鍵,反而是那些驚炸靈巧的簡單招式。
【佯輸詐走誰雲敗,引誘回沖致勝歸】
解:技擊中取勝,不僅要靠高超的武藝,也要靠機制靈活的拳法戰術。
【滾栓搭掃靈微妙,橫直劈砍奇更奇】
解:有些小招式極為隱蔽好用,在實際操作中甚至可以達到如同偷襲一樣的效果。另有些則是大開大合,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於這類招式最好的用法就是出奇制勝。
【截進遮攔穿心肘,迎風接步紅炮捶】
解:遠拳、近肘、貼身靠,肘法多用於近身。攔截對方招式后的近身距離,使用肘是比較明智的選擇。進身前則要多留意對方的步法,以攻擊範圍較大的拳腳應對是比較恰當的。
【二換掃壓挂面腳,左右邊簪庄跟腿】
解:腿法的應用不僅要弄清發力的方式,也要搞清楚發動攻擊時最容易應用的具體位置。如:蹬一跟用足跟,插腳用腳面,掃堂腿用腳內側等等。
【截前壓后無縫鎖,聲東擊西要熟識,上籠下提君須記,進攻退閃莫遲遲】
解:技擊須攻防一體,打擊、攔截、閃身,如環環相扣的鎖鏈,一氣呵成。時而聲東擊西,時而上驚下取,無論進攻還是退閃,攻防之間總要決絕果斷。
【藏頭蓋面天下有,攢心剁肋世間稀,教師不識此中理,難將武藝論高低】
解:即使不會武術的人,也會在搏鬥中應用一些迎頭痛擊、大開大合的打法。真正高明的技擊,則是要躲開“皮糙肉厚”不易產生效果的打擊部位,朝著較為隱蔽且容易湊效的要害處下手。而對於拳法的傳播者而言,知曉這一點只是必須具備的基礎之一,否則的話難稱其為好的拳師。
本文為顧留馨之文顧留馨版本《太極拳論》解
刊於《體育科技》(4)1980年。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於1980年7月出版。
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間的山西人(故稱山右)。1792年他在河南洛陽教書,1795年在河南開封教書。他的武術著作有《太極拳論》一篇,解釋長拳和十三勢內容的殘稿一篇,修訂了《打手歌》一篇和《陰符槍譜》,共四種。
《太極拳論》以太極兩儀立說;解釋"十三勢"以八卦、五行立說;《陰符槍譜》以陰符立說。陰指暗,符指合,故陰符意為"靜處為陰動則符",正如陰符槍法的原則"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王宗岳少年時讀過經史,也讀過《內經》、《道德經》及兵法等書,兼通擊刺之術(擊劍、刺槍),槍法最精。
《太極拳論》實際上是概括性很強的總結推手經驗的論文,它所依據的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樸素的陰陽學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以此作為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就使太極拳在廣泛流傳中不致練成剛拳、硬拳,也不致練成柔拳、軟拳,而是大家公認的有柔有剛、剛柔相濟。這應該說是《太極拳論》的主要貢獻。
下面,對《太極拳論》逐句逐段試作解釋。
(一)、"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說的是老子《道德經》的開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易瑜伽認為說的是陰陽)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所謂太極,古人"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繫辭》)。這是我國古代的天體演化論,把太極形容為混沌初分后的陰陽兩氣,而混沌未分的狀態為"無極"狀態。也有人解釋"太極"是屋中最高處正梁的中心,意為最高、最中心的東西。
(太極圖)呈圓形,內含陰和陽兩個半弧形的類似魚形的圖案。太極拳採用這個名稱,象徵著太極拳是圓轉的、弧形的.剛柔相濟的拳術。
‥無極而生",周敦頤(1017一1073)所著《太極圖說》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王宗岳說:"太極者,無極而生",是根據《太極圖說》而立論的。
‥陰陽之母也"意指陰陽兩氣包含在"太極"之中,所以說"太極"是"陰陽之母"。
(二)、"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古人認為太極是一個混圓體,包含陰陽兩氣。動時這個混圓體就起變化,分陰分陽,所以說太極生兩儀,亦即"動之則分"。靜時仍然是一個混圓體,陰陽變化雖然相對靜止,但陰陽的道理完全具備,所以叫做"靜之則合"。
上面五句話,講的是太極拳的理論,下面就根據這種理論來闡明太極拳推手的要領,方法。
一說太極拳創造於清初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左右,創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此說法相信張三丰是虛構人物。)他寫的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拳經總歌》有:"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兩句話,王宗岳據此進行了發揮。
另一說太極拳是武當道人張三丰所創,學習太極者皆視張三丰為祖師。歷史上是有張三丰這個道士的,也是習武之人,並且還有流傳下來的《太極拳論》(“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記載。因此,此說法似乎更可信。
(三)."無過無不及,隨屈就申"
推手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來屈伸進退,要隨看對方的動作而採取攻防動作,不可主觀,不可盲動,要隨對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對方的動作密切不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要不頂不丟;對方進一寸,我退一寸;進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為"頂",退的多了成為"丟"。
‥直來橫去,橫來直去"是武術各流派的共同經驗,太極拳推手還有形象上纏繞絞轉的"粘隨"特點,可練習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以利了解對方的動向、力點和快慢,作出判斷來克制對方。這比單憑目力來判斷對方動向的拳種,多了一種偵察能力"聽勁"。
(四)、"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推手時要放鬆,攻和防都如此,逐漸練出一股"柔勁"來。剛勁好像一根硬木頭,堅實但變化少。
柔勁好比鋼絲繩,變化多。俗語說軟繩能捆硬柴。但從理論上講,柔能克剛,剛也能克柔。
單純的柔是不夠用的,太極拳主張"柔中寓剛"、"剛柔相濟",粘與走都要以柔為主,柔久則剛在其中,人以剛來,我以剛去對抗,這是兩方相抗,不是"引進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而應該"人剛我柔"地把對方力量引開,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學太極拳推手一開始就要放鬆,心身都要放鬆。對方剛來,我總是柔應,便對方不得力,有力無處用,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順勁,造成有利於我的形勢,使對方走背勁,造成不利於對力的形勢。
當對方來勁被我走化形成背勁時,我即用粘勁加力於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從而無力反擊。粘好像膠水、生漆粘物一樣,粘走相生,剛柔相濟,這是推手的重要原則。
"粘"這個字,是三百餘年前俞大猷、戚繼光等提出來的,武術書上最初見於明朝俞大猷的《劍經》,在他的對打棍法(不是套路的對打)中有時用粘字。到清初,太極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勁,於是"粘"的用途日廣。
練粘可使人的反應變快,觸覺靈敏,所以能做到隨對力來勁粘走相生,克敵制勝。
(五)、"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動作快慢要決定於對力動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張。首先,手臂放鬆,觸覺靈敏,才能急應緩隨,處處合拍。只有觸覺靈敏了,才能做到"彼微動,已先動",才能制人而不為人所制。
(六)、"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動作雖然千變萬化,而粘走相生,急應緩隨的道理是一貫的。
(七)、由看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這是太極拳推手功夫的三個階段:即著熟、懂勁、階及神明。
一、著熟著是打法、拳法、拳勢,譬如看棋。中國武術各拳種的套路,就是各個不同的"勢"聯貫組成的,每"勢"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變化方法,錯綜互用,這就稱作"拳術"、"拳法"、"拳套"。不講技擊方法的套路,稱作體操、舞蹈、導引或八段錦。有些拳種只講姿勢優美,實用性差,稱作花拳繡腿,是表演藝術性的武舞(講究實用性的稱作武藝)。練太極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勢的著法(攻擊和防禦的方法)要練得正確、熟練;特別是練拳架,首先姿勢要正確,拳套要聯貫熟練和呼吸配合好。然後在推手、散打中進行試用,捉摸每個看法用得上,還是用不上;用上了,用勁對不對等。這是前人教太極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勢的看法和變化,不可瞎練,漫無標準地划圈。
二、懂勁看法練熟即可逐漸悟出用動的粘隨.剛柔、虛宜、輕重以及屈中求直.蓄而後發等道理。有些人學推手好談懂勁,但不研究看法,這是跳班、越級的方法。只追求勁,不講求看法,往往無從捉摸,不看邊際。因為,"勁附著而行,勁貫著中",看法如果不從實際出發,舍近就遠,勁也就隨著"看法"而失去應有的作用。懂勁以後,著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看法和懂勁都要和呼吸自然結合,不屬拳法的動作不可能結合呼吸,例如兩個吸或兩個呼湊在一起的動作就不可能結合呼吸。懂勁質量愈高,推手時威脅對方的力量也越大,看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機得勢。懂勁主要是從推手實踐中悟出來的。只練拳不練推手,對懂勁是談不上的。想象出來的懂勁,一接觸實際就不行。
三、階及神明"階及"意即逐步上升,亦即台階、梯子,須一步一涉爬上去。"神明"意即神妙高明,隨心所欲,形成條件反射,熟能生巧。"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句話,總的意思就是踢、打.跌、摔、拿等著法熟練后,逐漸悟出"勁"貫看中的技巧,掌握"勁"這個總鑰匙,不求用著,而著法自然用得巧妙,最後達到"妙手無處不混然"的程度。
(八)、"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用力"系指練功夫,不是指用力氣。全句意為:不經過勤學苦練,就不能豁然貫通忽然完全悟解。
堅持練拳推手,鑽研掌理,會有好幾次"豁然貫通",功夫是沒有止境的。
青年時期、壯年時期和老年時期,各有一次或多次對拳理的"豁然貫通"。
通過向有經驗的師友學習、交流和反覆研究掌理,功夫才能練到自己身上,對療病保健,增強體質才有幫助。
太極拳發展至今,主要的傳統套路有陳、楊.武、吳、孫等五式,陳式還有老架.新架和趙堡架三種,都是講究每勢的著法的。傳統套路都有這種講究著法、運氣的特點。
懂得著法,拳套才容易練正確,不致練得千奇百怪,也才能和呼吸結合得好,"氣與力合",療病健身的效果較高,又可節省練拳的時間。
(九)、"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虛領頂勁"意為頭頂要輕輕領起往上頂著,便於中樞神經安靜地提起精神來指揮動作。
關於氣沉丹田,說法不一。這裡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時小腹內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擴張。呼時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復原,胸廓自然平正。
身心兼修,內外並練,著重在內壯,這也是被稱作"內功拳"的太極拳的一個特點。
"氣沉丹田"不可硬壓丹田,也不可一味"沉氣",而要"氣宜鼓盪",並且練拳時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順式。
順式是吸氣時小腹外突(氣沉丹田),呼氣時小腹內收,結合在拳套內就只能始終"氣沉丹田",有降無升,所以一定要用逆式。
如果用順式腹式呼吸,對練拳推手都是無益的,因為攻的動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力,必須氣沉丹田,勁才能往前發。那能有勁要往前發,而呼氣時小腹卸內收之理?
逆式深呼吸是引進時吸氣,小腹內收;發勁時小腹外突,氣沉丹田。
內功拳種的"形意"."八卦"."南拳"、"內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
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極拳的理論(那時只有陳式太極拳一種,沒有流派),對呼吸運氣只講了一句"氣沉丹田"。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極拳對立身中正.松靜自然地運氣練拳和推手的要求。
(十)、"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不偏不倚"是說身體姿勢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不偏是指形體上、神態上都要自然中正,不倚是不丟不頂,不要依靠什麼來維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獨立自主。
"忽隱忽現"是說行氣運勁要似有宜無,忽輕忽重,虛宜無定,變化多端,使對方難於適應顧此失彼。
(十一)、"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承上文,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還要做到,對方從左方用力攻來,我左方虛而化之,虛而引之不與頂抗,使來力落空;如對方從右方用力來攻,則我右方虛而化之,虛而引之,也不與頂抗,使來力落空。這就是不犯雙重之病。
練到處處能虛而化之,虛而引之,就是棋高一著,從而使對方縛手縛腳。
"虛"和"杳"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
(十二)、"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彌"字作"更加"解釋。我運用粘化划弧的引進落空的方法,對方往上進攻,我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腳跟浮起,凌空失重的感覺;如對方往下進攻,我低以引之,便有如臨深淵,搖搖欲墜,愈陷愈深的感覺;若對方前進,我漸漸引進,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進之則愈長而不可及的感覺,經我粘逼進攻,對力越退越感覺不能走化。
這四種情況都是粘走相生,不丟不頂我順人背,我得機,得勢,彼不得機、不得勢而出現的。
上述推手技巧只要認真實踐,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進步。但這種推手技巧可說是無止境的,因之可說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健身防身的技術。
推手雙方功力相等,不容易發揮出這樣的技巧,如果差距大了(例如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技巧等相差大了),這種高級技巧就會顯示出來。
(十三)、"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獨知人"
這是形容觸覺、內體感覺的靈敏度極高,稍微觸及,便能感覺得到,立即走化。功夫練到技術高了,便能做到一恨雞毛,一隻蒼蠅或一隻小蟲輕輕觸及人體任何部位,都能感覺得到並立即有行動對付;在推手時,便能做到他不如我,我能知他。
(十四)、"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這句說明王宗岳是唯我獨尊的。他生於二百多年前,那時,中國武術家還認為近身搏鬥技巧在戰場上還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十五)、"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
這種拳術技巧的門派是很多的,它們雖然姿勢動作不一樣,但不外乎是力大打力小,手腳快打手腳慢。 (十六)、"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所謂有力打無力,大力勝小力,手快勝手慢,都是先天賦有的本能,不是學出來的。看來,這兩段話,有宗派觀點,有形而上學的論點。說其它拳種是.旁門",而自己是正門,是正宗,這確是宗派觀熱。
力大勝力小,有力打無力,手快打手慢,是一種規律,但力量和速度也不是先天自然之能,也需要學習鍛煉才能加大力量,加快速度。因此,"非關學力而有(為)也"這句話是錯誤的。
太極拳從名字的含義來講是有柔有剛,有輕有重,有快有慢,既要棟習。四兩撥千斤",又要練習"混身合下力千斤",所以單純強調一方面,就有片面性,就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十七)、〝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察(打手歌)里有"四兩撥千斤"一句話,顯然不是用大力來勝人;看到年紀耄(意為七,八十歲)或耋(意為八、九十歲)的人還能應付眾人的圍攻,取得勝利,可是老人體力比較差,動作此較遲鈍,還能御眾取勝,說明"快"也不一定能取勝。
過去認為《打手歌》是王宗岳的作品,有人從拳論中"察四兩撥千斤之句"的"察"字來判斷《打手歌》是王宗岳以前人的作品,這是很對的。後來核對了陳家溝原有的四句《打手歌》,才斷定六句的《打手歌》是經過王宗岳修訂的。
這四句話是強調小力勝大力的技巧作用。
(十八)、"立如秤准,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始終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秤准一樣;身手圓活如車輪旋轉,不但不受來力,還能把來力拋出去;無論來力多麼直大,要粘著走化,不要頂抗,如果粘著處放鬆走化不受力,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順隨,使對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無處用,推手時要避免兩方相抗,如果兩方相抗,不能夠‥偏沉則隨",動作就會滯鈍,結果還是力大者勝力小者。
(十九)、"每見數年鈍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常常見到勤練太極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領會"懂勁"和"粘隨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這都是用力頂抗,犯了雙重"之病而不自覺所致。
王宗岳這段話是在二百年前講的,那時候太極拳不作為老弱病人練的拳,而是體格強壯者練的拳,他們不懂雙重之病,不能制人,大都為人所制。而練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礎薄弱的人,加上不懂"雙重"之病不懂著法,難怪有些練摔跤的人或練拳又硬又快的人說.一般練太極拳的是豆腐架子。
(二十)、"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要避免這個"用力頂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懂得陰陽的變化。陰指柔、虛、輕、合、蓄勢、吸氣等;陽指剛、實、重、開、發勁、呼氣等。
粘逼中隨時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隨時可以轉化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
有開有合,開中有合,合中有開;有虛有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樣虛實、剛柔、開合.變化靈活,才可以使對方顧此失彼,不知所措,應接不暇,處處被動。陽剛不能離開陰柔,陰柔不能離開陽剛。
有陰有陽,有虛有實,有柔有剛,陰陽相濟,虛實頁互變,柔剛錯綜,才算是懂勁。
(二十一)、"懂勁后,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懂勁以後,粘走相生,越練越細巧精密,一面實踐,一面多思考,常常默想捉摸其中道理,學思並用,就能逐漸做到從心所欲,身手更為輕靈,威脅力更大,搭手即能判斷對力力量的大小、長短、動向、快慢,依著何處即從何處反擊。
(二十二)、"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推手本來是捨己從人的技巧,順應客觀規律,不自作主張;如果自作主張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觀規律,必然會出現丟、頂、硬撞,不能引進落空,反而引進落實,造成失敗,這是多誤於捨近求遠。差之毫厘,結果是謬之千里。
練拳、推手也是這樣,學的人要詳細辨別這個道理。
易瑜伽(人名)《王宗岳太極拳論》詳解

哲學理論


易經

1.《易經》:“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穎達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宋代

2.宋代理學家則認為“太極”即是“理”。《朱子語類》卷七五:“太極只是一箇渾淪底道理,裡面包含陰陽、剛柔、奇耦,無所不有。”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

天宮

3.謂天宮,仙界。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七二:“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晉葛洪《抱朴子·吳失》:“園囿擬上林,館第僭太極。”《雲笈七籤》卷八:“太極有元景之王,司攝三天之神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