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亦稱會澤石城,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曲靖市西北部,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時任東川知府崔乃鏞主持建造,核心保護區佔地0.92平方公里。

會澤徠古城有館藏文物8000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67件。會澤古城會館林立、寺廟眾多,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明清時期曾建有會館、寺廟108座,有會館、寺廟38座,特色民居65處。以八大會館為代表的會澤會館群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會澤古城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時任東川知府崔乃鏞主持建造。
雍正十年(1732年)10月,東川府石城竣工,共用工37萬個,支銀31425兩。石城周長214丈,南北141.6丈,城牆高厚各1.4丈,設炮台八座,垛口1213個,四門城樓各兩層,高2.7丈。
雍正十一年(1733年),東川7.5級大地震,部分損壞,后修復。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城牆出現部分坍塌,知府李德生、知縣黃夢菊發動官紳士民捐銀16366兩重修,城牆加高三尺,達2.1丈,垛口達到1372個。
光緒六年(1880年),代理知縣秦述先稟請重修了年久朽壞的四門城樓。
同治元年(1862年)10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西征軍進入東川(今會澤)境內,曾派小股部隊攻打東川府城。由於城防堅固,太平軍兩次攻打未克,遂主動放棄府城,向西北的娜姑進發。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2日,長征中的中國工農紅軍九軍團在軍團長羅炳輝和政委何長工率領下進駐會澤,九軍團部和參謀人員立即從東門入城,登上東北角鐘樓指揮隊伍,紅軍戰士搭起雲梯從西門攻入城內。
1949年4月9日,雲南人民討蔣自衛軍永焜支隊兵臨會澤城下,在炮火的掩護下,利用繳獲的TNT炸藥爆破北城門,攻入縣城。
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會澤古城,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曲靖市西北部,地處三省五州(市)接壤地帶,距省會昆明市區205公里,距曲靖市區187公里,核心保護區佔地0.92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會澤古城地處滇東北高原,烏蒙山主峰地段。

氣候特點

會澤古城屬典型的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四季不明,夏無酷暑,冬季冷寒,乾濕分明,高原空氣稀薄,輻射波短,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晴日225天,年日照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2.7℃。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快。

建築布局


古城布局

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最初是土城,為首任知府王永璽所建,后 於雍正年間知府崔乃鏞歷時一年半建為石城,城周長2374.3米,寬4.6米,高5米。老城十字街是古城的中心,一橫一縱兩條街道交會構成個“十”字,加上方形的城牆,整個古城其實就是個“田”字形。
會澤現存古城是清代所建,距今約有300多年的歷史,保存著各類珍貴的文物古迹、比較完整的城市格局和部分歷史街區。城區範圍北到義通河、南至鍾屏街、東到翠屏街、西至京運大街,面積約0.95平方公里。
三區是在中心城區周圍3個古代築城的遺址,分別為:城西北的水城遺址、城西南的土府遺址、城東的土城遺址。
二街是會澤古城內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街區,頭、二、三道巷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十字街歷史文化街區。
十九點是指四川會館、陝西會館、江西會館(萬壽宮)、湖廣會館等19座古建築。

建築群落

• 會澤會館群
會澤民居
會澤民居
據統計,會澤古城有館藏文物8000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67件。會澤會館林立、寺廟眾多,名居民宅獨具特色,以八大會館為代表的會澤會館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乾隆時期,清政府已經把銅礦開採的重點轉移到國內,東川會澤一帶的銅礦得到了極大的開發,銅廠在最鼎盛時期達到33個。
• 古城民居
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
會澤民居可分為聯排式和合院式兩類,東西兩公里長的東內、外街、西內、外街和南北一市裡長的南北街、外街,多為聯排式民居;頭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及豐樂街,則是合院民居集中之地。縣城的合院式民居已遠不只是滿足建築作為“庇護所”的需求,更多地是體現了房主一種自我價值的滿足感,所以類型各異,風格不同,其中有二進院、三進院、一顆印、重堂式、三間兩耳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串閣樓等,表現出一種相似而非相同的特點。
民居幾乎都有即在屋脊上面兩段瓦溝上用板瓦搭成拱形,其頭部則為一高翹起的筒瓦,當地人稱為“貓洞”。除了貓洞,還有“貓拱牆”,即房屋的兩側,為一段圓弧形的山牆,類似於兩隻弓著背的貓。圓弧形的山牆受力較均勻,地震時不易倒塌,最主要的是加入隔壁鄰居失火,貓拱牆可以隔斷相鄰的火勢,起到封牆火的作用。

主要景點


文化古迹

簡介圖片
湖廣會館俗稱壽佛寺、東嶽宮,系湖廣籍同鄉在會澤所建會館,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廣會館座落於縣城東北面寶善街,建於明末清初,門樓戲台、前殿、中殿、後殿及東西偏殿兩廂書樓、花園規整地排列在一中軸線上,佔地面積8474.4平方米,建築面積3127.6平方米。
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
江西會館,俗稱江西廟、萬壽官,是江西人在會澤縣城建的會館,位於縣城北面江西街的中段,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佔地7545.92平方米,建築面積2594.74平方米,整個建築坐南朝北,沿中軸線作縱深布局,為三進兩跨院,建有門樓戲台、正殿、後殿。東側為小花園,西側是小戲台。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八年(1730年)毀於兵燹,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建。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西會館
江西會館
唐繼堯故居座落在縣城北內街三道巷14號,佔地面積851.1平方米,屬會澤清代中晚期傳統民居、封閉式四合院建築。始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唐繼堯的父親唐學曾購置此宅院。 
唐繼堯故居
唐繼堯故居
會澤文廟位於會澤縣古城街道堂琅社區七組靈壁路南側會澤一中校園內。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始建於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系東川知府任俊舫首倡並捐資興建。 
會澤文廟
會澤文廟

自然景觀

• 金鐘山
金鐘山
金鐘山
金鐘山位於雲南會澤縣城南面,與縣城緊緊相連。因其狀如鍾而得名,也稱“七曲名山”。金鐘山上始建於清雍正五年(1727年)、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的文昌宮,與位於公園西側馬鞍山上的文筆塔、華宜寨的魁閣呈三角對立。2013年4月11日,會澤縣金鐘山省級森林公園申報成功,成為會澤縣首個省級森林公園、全省第14個省級森林公園。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 會澤海腔
會澤堂琅古樂
會澤堂琅古樂
會澤海腔有著較為固定的曲調,海腔歷史悠久,代代相傳,詞可以適時翻新更換,但所形成的曲調卻固定了下來,成了“凝固的音樂”,調子高,有很大的藝術難度。
• 堂琅古樂
會徠澤堂琅古樂,又名洞經音樂。“洞經”系道家經典的統稱,洞經音樂用於道教禮樂活動,唐宋時期盛行中原,明清之際流傳各地,清以後,逐漸失傳。傳到會澤后,受到了當地文人士子的歡迎,並進行了創造性的融合,發展成風格獨具的堂琅古樂。

民族節日

• 二月二
二月二,在會澤乃至滇東北地區有為小孩剃長發、大人剃個龍抬頭的習俗。據說,男人們這天理了發,便會像龍抬了頭,日後會興旺發達,好運連連。每到農曆二月二,會澤縣城周圍十里八鄉的大人小孩就會走出戶外上金鐘山逛廟會,剃頭髮,祈求安康。

古城特產

• 會澤斑銅
斑銅的製作工藝有別於青銅器,這種人工多種金屬合成的製作工藝澆鑄成型后,在表面形成不同規則的自然晶斑,流光溢彩。《滇海虞衡志》記載:“錘造爐瓶成冰形,而斑斕者為斑銅”,斑銅是會澤獨特的一種民間手工藝,採用含銅量在90%以上的自然銅為原材料,經過手工藝人手工鍛打之後,使得其中含有的其他金屬元素“再結晶”而產生斑駁的金屬紋。然後再通過一些特殊方法的處理之後,把這些金屬斑顯現出來。採用傳統的手工鍛打的生產方式現在稱之為“生斑”。
會澤鐵膽石
會澤鐵膽石
會澤鐵膽石有千奇百怪的天然造型、變化莫測的金屬圖紋、富麗堂皇的金屬光澤,在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奇石博覽會暨首屆中國西部古玩珠寶、根藝、書畫鑒定展銷會上,會澤出品的9件鐵膽石獲大獎。

特色美食


• 羊八碗
特色飲食
特色飲食
羊八碗以會澤優質山竭羊為主要原料,採用蒸、煮、炒、炸、燉、燜、溜、滑等多種烹飪技法,製作的精美羊八碗系列美食:峰浪望月、羊乾巴、蔥芫雜碎、黃燜羊肉、紅燒羊肉、香蔥沫肉、四季水煮、糊辣炒肚等名菜。
稀豆粉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經水泡、磨漿、過濾后煮沸,稀稠適中,配以蕎絲、油條,佐以芝麻油、花椒油、姜泥、蒜泥、蔥絲等調料。
虹鱒魚被譽為“水中人蔘”,頭小,骨少、肉厚,味帶有海味,無腥,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
會澤炸洋芋脆皮酥心滿口香,麻辣適中調料齊。
• 會澤舂餌塊
會澤舂餌塊,餌塊是雲南名特小吃之一,烹飪方法有烤、炒、煮、鹵、炸等,風味各異。西漢時史游所著的《急就篇》有“餅餌麥飯甘豆羹”、“溲米面蒸之則為餌”的記載。
• 都督湯
都督湯,用洋芋泥、米湯、食用油等製成。
• 蕎麵湯
蕎麵湯,用苦蕎麵粉和優質酸菜加工而成。
豆花米線以米線、豆花為主,配以少許豆芽、韭菜和特製湯料,佐以芫荽、蔥花、花椒油、辣椒油、芝麻油、肉末、醬油和醋。

古城價值


會澤古城內外的建築類型豐富,風格多樣,顯示出會澤古城以儒家文化為主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特點。古城內宗教建築體現出文化交融和地方文化交融特點。
會澤古城的繁榮依賴於會澤銅礦業開發對各行各業的帶動,經濟的發展為會澤多元文化交融提供了沃土,多元文化交融又使會澤古城內部空間建設趨於豐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文化和會館文化,會館、廟宇規模宏大,建築獨特,集規劃、建築、風水、雕刻、繪畫、園林為一體;融儒學、道教、佛學於一體,堪稱明清時期“古建築博物館”,“儒、道、佛大成地”。

保護措施


2008年,會澤古城街道恢復性建設項目實施了“三線兩管”入地、青石路面恢復、綠化亮化等工程,修復了江西會館、湖廣會館、楚黔會館、雲南會館、四川會館、福建會館、呂祖閣、大佛寺、火神廟、藏經閣等文物古迹,修建了文筆塔、錢王城雕、水城擴紅紀念群雕、藏經閣海灰塔等建築。
2017年,中國工程院服務站依託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幫助會澤編製完成會澤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西內街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開展會澤歷史地段保護性規劃與建築整治研究。

旅遊信息


• 內部交通
1、公交車
線路站點票價時間
1路西郊加油站—東郊加油站(對開)2元早:7:00 晚:19:00
2路東郊加油站—西郊加油站(對開)2元早:7:00 晚:19:00
3路A撫軍街錦泰花園—翠屏小區(對開)2元早:6:30 晚:22:00
3路B翠屏小區—撫軍街錦泰花園(對開)2元早:6:30 晚:22:00
4路民政局—鍾屏中學2元早:6:20 晚:19:30
15路水城擴紅基地—華泥村委會2元早:7:00 晚:19:00
16路以禮—交支路口2元早:7:00 晚:19:00
17路茚旺高中—小菜園岔口2元早:7:00 晚:19:00
18路茚旺高中—毛家村一級電站2元早:7:00 晚:19:00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以實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