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惠渠
1937年建成的水利灌溉工程
渭惠渠是民國年間水利專家李儀祉倡導修築的關中地區涇、洛、渭、梅、灃、黑、泔、澇(一說為涇、洛、渭、灃、耀、灞、 )八個灌區之一。渭惠渠自陝西省寶雞眉縣常興鎮魏家堡村引渭水,灌溉眉縣、扶風、武功、興平、咸陽諸縣。1935年春動工,1937年冬完成一期工程。當年實際灌溉面積為17萬畝以上。渭惠渠是繼涇惠渠建成之後“關中八惠”中的第二個較大工程。
於民國24年(1935)春設渭惠渠工程處,李儀祉兼任處長,著手興工,計劃灌溉眉縣、扶風、武功、興平、咸陽5縣農田60萬畝,全工程分兩期進行。
一期民國24年(1935) 4月至民國25年(1936)12月,主要完成上段渠首樞紐、漆水河渡槽、引水乾渠等工程,可灌田17萬畝;
第二期民國26年(1937)12月全部完成,主要完成下段干支斗渠及分水閘等工程,可灌田43萬畝,共60萬畝。經民國29年(1940)清丈隊清丈,實際註冊為57.6萬畝。
渭惠渠渠道以修建順序分別為第一、二、三、四、五、六渠。
第一渠(即總乾渠)自眉縣魏家堡起,經常興、絳帳,至武功金鐵寨分水閘,共長53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長40公里,渠底寬9米~7.4米,渠深3米,渠道比降1/1000~1/2500,設計流量30立方米每秒;下段長13公里,渠底寬7.4米,設計流量25立方米每秒,灌溉眉縣、扶風、武功3縣農田。
第三渠自金鐵寨分水閘東行,經桑鎮、興平、西吳,至咸陽城西入渭,共長40.09公里,渠底寬4.5米,渠道比降1/2500,設計流量11.6立方米每秒,灌溉興平、咸陽2縣農田。
第五渠為民國30年(1941)新開渠,自第三渠西吳14號跌水上游設閘分水,北穿隴海鐵路,沿原邊東行至茂陵,灌溉興平、咸陽農田2.3萬餘畝。
第六渠為1952年新建,自第一渠楊陵10號跌水上游分水閘起,北穿隴海鐵路而東,在漆水河建長78米、寬2.6米、高14.76米的渡槽,至普集車站北設閘分南、北二支渠。第六渠設計引水流量為6立方米每秒,乾渠長12.8公里,南支渠長6.2公里,北支渠長13.4公里,分別於金鐵寨與晁庄退入第二渠,灌溉武功、興平2縣農田。
渠首樞紐位於眉縣城西北約2公里處,在渭河上築壩引水。攔河壩由滾水壩與土壩組成,全長1050米。滾水壩位於左端,壩頂高程471.7米,長450米,高3.2米,頂寬2米,基礎以4米板樁截滲,壩體為混凝土澆築,花崗石料砌面。設計洪水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土壩在滾水壩右端與南岸相接,長600米,平均高8米,頂寬10米,心牆用1∶1∶6水泥、白灰、沙石混凝土築成,壩身用頑石護面;因河主流南倒,又於土壩以上沿河右岸建挑水壩5座。進水閘、沖刷閘、排洪閘建於滾水壩之北的渭河左岸,鋼筋混凝土結構。進水閘6孔,總寬度16米,各孔間距0.8米,每孔凈寬2米,高2米,鋼質平板閘門,設計總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沖刷閘2孔,每孔寬2米,高2.5米,閘底低於進水閘底0.5米,閘墩高7米,上築平台,安裝絲杠平板閘門人力啟閉機8台。排洪閘設於進水閘以下5公里的渠道右岸,渠內設節制閘2孔,鋼質扇形閘門。
民國26年(1937)、33年(1944)兩次大洪水,沖毀部分工程,第一次簡易修復,第二次經一年多時間改建始恢復正常。
1949年後對渠首樞紐工程進行多次維修加固、更新改善。
1951年在大壩下游渭河北岸修建丁壩20座,1955年又在渭河南岸增修丁壩9座。
1954年土壩被洪水沖毀,即在下游處另建一座長600米、頂寬4.5米、壩高8米的新土壩,並對迎水面用片石砌護。
1956年~1957年,進水閘由6孔擴至12孔,引水流量由30立方米每秒增至45立方米每秒;沖刷閘由2孔擴至5孔,泄水流量增至120立方米每秒。
1965年滾水壩體由3.2米加高到3.7米。
漆水河渡槽
漆水河渡槽為總乾渠(第一渠)跨越漆水河的關鍵工程,槽體系排架式混凝土結構,矩形槽身,長72米,寬6.1米,過水能力30立方米每秒。排柱均衡鼎立,平均高10米,共9跨,每跨8米,設伸縮縫兩道,用紫銅板止水。
漆水河退水閘
在漆水河渡槽上游建退水閘1孔,渠閘2孔,各寬4米,高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鋼質平板式閘門。退水閘上游建泄水虹吸管1座,3孔,各寬1米,在渠水位升至2.1米或降至1.7米時,可以自動泄水與停泄。
渠橋、斗門
干支渠共建渠橋154座,斗門137座,跌水40餘座,分水閘7座。各類建築物尤以橋、閘、跌水質量為佳,不少工程至今仍很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