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塵
畫塵
順治十八年(1661)題陳元素墨蘭圖,現藏故宮博物院。有《枕瓢》、《焚硯》諸集,論畫著作《畫傳燈》已經亡佚。
分十三目,共三十七則。其《分宗》之說,受莫是龍、董其昌影響,但更為明確地以南宗為文人畫,北宗為行家畫,所列南北宗畫家與莫、董不盡相同。《定格》、《辨景》、《筆墨》、《位置》、《命題》、《臨摹》等目,都有很多精到的論述。
《畫麈》由於,是山水畫的專門論著,受風氣影響而再論南北宗,:所說雖承莫、董之論,但值得稱道之處除以文人畫、行家畫分論南,、北宗之別、外,還論及了二者的風格不同是始於王維的“裁構,淳秀,出韻幽淡”和李思訓的“風骨奇峭,揮掃躁硬”,較莫、董所論又有發展。隨著山水畫的高度成熟和傳神理論的不斷闡發,沈顛發展了郭熙所論,在《辨景》中提出新看法:“山於春如慶,於夏如競;於秋如病,於冬如定”,此當為山之“神”;在他看來,“層巒疊翠,如歌行長篇;遠山疏麓,如五七言絕”,因而對山水畫創作提出了較“傳神”更高的要求:“挹之有神,摸之有骨,玩之有聲。隱約可見從“有聲畫”、“無聲詩”之詩畫互擬,發展為詩畫互補。與神、骨相關,沈顥的創作思想又表現為尚“簡”,其以詩擬山水,稱道“愈簡愈入深永”,並以己作《十筆圖》示以石內之皴、樹上之紋、屋宇之界,俱不必拘,且擬之於古代兩筆蘭的“花數不計”,三筆大士的“耳目鼻,口語相不計”。在他看來。頹林斷渚的繪畫正如味外取味之詩,是“霹靂火中清冷雲”式的作品,此說或已涉南。宗畫所,尚的風格標準。沈顥還認為,郭熙所說的砰作畫先命題為上品,無題便不成畫“近於膠柱,他以“題在詩先,其響不之天而之人”,崇尚天籟,詩通於畫,則是“良工繪事,有布置而實無布置,無布置而實有布置”,繼而所說的“象之所有,不必意,意之所有不必象。理不離子異見,事不關乎慧用”既有辯證精神,又受禪宗影響。
關於技巧,沈顥也很有創見寥.如論筆墨的“具境而皴之,清濁在筆;有皴而勢之,隱現在墨”;論位置的將《山水論》“遠山無皴,遠水無波,遠人無目”發展為“遠山有平無曲,遠水有去無來,遠人宜孤不宜侶”;論落款的誓:廣幅中有天然候款處,失之則傷局氣論鑒畫的“畫逢青眼神偏王,論到黃金氣不靈”等,都非鑿空之論電針對因襲泥古之風,他論臨摹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為歸,並以?應知古,人稿本在大塊內,吾心中,慧眼人自能覷著”,發展了張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論,也很值得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