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
上公
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漢時,有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上公,而東漢上公則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設,一般是皇帝初即位時,為總攬朝政才設。太傅即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董卓也稱過太師,位在太傅之上。漢末別置大司馬,位在三公上,大將軍有時也位在三公上。三國時魏國大司馬、大將軍均為上公,第一品。曹睿即位后,任鍾繇為太傅。
shàng gōng
1、周制,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時,加一命,稱為上公。
2、漢制,僅以太傅為上公。
3、晉制,太宰﹑太傅﹑太保皆為上公。
4、公爵的尊稱,亦泛指高官顯爵。
5、傳說古有五行之官,封為上公,祀為貴神。其土正曰後土。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秦划全國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餘郡)。每郡統轄若干縣,是郡縣二級制。郡置“守”,為行政長官,下置“尉”,佐守掌郡之軍事,又置監御史,掌郡之監察。縣分二等,大縣置令,小縣置“長”,為行政長官。下設“尉”,掌縣之治安,又設“丞”,佐令,執掌倉儲、刑獄和文書。郡縣行政長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漢初沿秦制,惟改郡守為太守,郡尉為都尉,諸侯王國的官制與中央官制相仿。上公制度自高后元年確立。西漢時,有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上公,而東漢官制中上公則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設,一般是皇帝初即位時,為總攬朝政才設。太傅即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董卓也稱過太師,位在太傅之上。漢末別置大司馬,位在三公上,大將軍有時也位在三公上。漢武帝時,划全國為十三州(又稱部),每州設刺史一人,奉帝命巡察諸郡、國。東漢末年,為鎮壓農民起義,改刺史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
魏晉南北朝時期,地方政權基本上是州、郡、縣三級。州的長官或稱州牧或稱刺史,主一州之民政。縣的長官一律改稱為令。同時,有些州的刺史往往加以“使持節都督某州軍事”或“假持節都督某州軍事”之頭銜,總攬本區軍政,權勢很大。三國官制中魏國大司馬、大將軍均為上公,第一品。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魏大司馬上公一人,第一品,掌武事。…黃初二年始置,位在三司上。前後居是官者三人--曹仁、曹休、曹真。…魏大將軍上公一人,第一品,掌征伐背叛。建安二十五年,魏國初置是官,…班次在太尉上。司馬師為大將軍,以叔父司馬孚為太尉,始奏改在太尉下。…后還復舊。前後居是官者八人--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馬懿、燕王宇、曹爽、司馬師、司馬昭。”
隋末改州為郡,唐又改郡為州,都是兩級制。唐還在全國設置十個監察區,稱為“道”,每道派高級京官一人,先後稱黜陟使、按察使、採訪處置使等,掌監察州、縣官吏違法事件,並有權罷免或提升地方官吏。此外,隋唐還合併若干州為一軍區,每區設總管(唐時改稱都督),掌管該區軍事;後來,唐又在邊區設節度使,多帶有京官和御史大夫銜,集數州以至十餘州的軍、民、財政和監察諸權於一人,權勢極大。安史之亂后,節度使勢力擴大,割據獨立,雄霸一方,世稱“藩鎮”。
宋代鑒於唐五代藩鎮之禍,為加強中央集權,削除藩鎮,節度使成為空銜,並因地而置州、府、軍、監,均有屬縣,仍然是二級制。州、縣政務由中央派遣京官帶原銜出任,稱“知某州軍州事”(“州”指民政,“軍”指地方軍隊),“知某縣事”,簡稱“知州”、“知縣”。此外又設監察區,稱為“路”。路設都轉運使、提點刑獄、提舉某路常平公事等官,負責一路的吏治、民刑案件及財政事務。此外,又設經略安撫使或安撫使,掌一路的地方軍事,通常以本路的知州或知府充任。
元代中央與地方的劃分比較複雜,縣上有州,州上有道,道上有行中書省。行中書省為中央中書省派出的機構,權力很大。這樣,元代的地方官制就形成省、道、州、縣四級制。
明初改元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仍稱“省”),長官為布政使,掌民政和財政。此外,省一級地方官署還有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一省之刑獄和軍事,與承宣布政使司合稱“三司”。其下設府或直隸州,長官為知府或知州;府之下是縣或散州,長官為知縣或知州。地方政權為省、府(或直隸州)、縣(或散州)三級制。明代由中央派監察御史巡察各地,稱“巡按”。或派京官巡撫地方,稱“巡撫”,事畢即罷。明宣宗時,在關中、江南等處設巡撫,駕凌於三司之上。後來為了軍事目的,在一些地方增設總督,多以部院大臣出任,往往加以兵部尚書或兵部侍郎以及都御史等名號。開設總督后,巡撫便在其屬下,有些地方督、撫治所同在一城,互相水火,而只好撤銷巡撫,成為有督無撫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