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
東漢初書法家
曹喜,字仲則,生卒不詳,東漢扶風平陵人,漢章帝時為秘書郎。工篆、隸,擅長篆書,尤以創懸針垂露之法著名。晉衛恆《四體書勢》云:“漢建初中,曹喜善篆,少異於(李)斯,而亦稱善。”北魏江式《論書表》稱曹喜篆法“小異(李)斯法,而甚精巧。”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云:“曹喜書如經論道人,言不可絕。”唐張懷瓘(guàn)《書斷》卷中曰:曹喜“篆、隸之工收名天下。”又曰:曹喜“善懸針垂露之法,後世行之。”並將其小篆、隸書歸入妙品。張懷瓘《書估》列曹喜書為第三等,與邯鄲淳、劉德升等同。曹喜書跡不存,著有《筆論》。
《三國志》《魏書二十一》《劉劭傳》云:
漢建初中,扶風曹喜少異於斯而亦稱善。邯鄲淳師焉,略究其妙。韋誕師淳而不及也。
《太平廣記》《書四》《程邈已下》云:
扶風曹喜,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小異李斯,見師一時。陳留蔡邕,後漢人,左中郎將。善篆,采喜之法。真定直父碑文,猶傳於世,篆者師焉。
曹喜風格篆書
曹喜(生卒年不詳).扶風平陵(今陝西威陽西北)人,建初時(76一84)郎中,善築書,其法稍與李斯異,甚精巧,稱善於當時。一些學家書者皆師其法,包括名家蔡邕和邯鄲淳。唐代以後人將懸針、垂之法歸於曹喜所作,應有所據。魏正始問(240-249)所立《三體石經》中之古文、篆書,垂筆皆尖銳,即所謂懸針,就是欲效邯淳之法,而淳法本於曹喜。漢碑額中如《鄭季宜碑》、《仙人唐公房碑》碑額篆書作懸針,《孔宙碑)、《華山廟碑)《趙勤碑)碑額纂書作垂露。東漢中後期所見篆書,已很少見到類似秦刻石那樣的玉箸篆了,筆法豐高了,結體也較生動活潑。名家中如蔡篆書采李斯、曹喜之法,邯鄲淳、韋誕書亦師曹喜,淳、誕由漢入魏,皆得重名。
懸針和垂露,本是對兩種豎划的形容。下尖豎至末,駐而不收叫懸針,駐而收之叫垂露。東漢時期,有人誇張了這兩種筆法來作篆書。誇張下垂筆劃,使之細如懸針,叫“懸針篆”;在下垂筆劃末端作小圓點,如掛朝露,叫“垂露篆”。據說首創這兩種篆書的就是曹喜。他是扶風平陵人,字仲則。生卒年年不詳。在漢章帝時擔任過秘書郎。
晉衛恆《四體書勢》云:“曹喜善篆,少異於(李)斯,而亦稱善,鄲淳師焉。”北魏江式《論書表》稱曹喜篆法“甚精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云:“曹喜書如經論道人,可絕。”唐張懷瑾《書斷》卷中曰:“曹喜篆隸之工,名天下。”又曰:曹喜“善懸針垂露之法,後世行之。其小篆、隸書入妙品。張懷罐《書估》列曹喜書為第三等,與邯鄲淳、劉德升等同列。宋僧夢英《十八體亦云:“懸針、垂露,曹喜所作。懸針篆者,拙其勢,有若針之懸鋒芒。垂露篆者,以書表章奏事,謂其點綴如輕露。”評價:在李斯之外,別樹一幟。唐玄宗稱其“工篆隸著名,尤善懸針垂露之法,後世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