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2條詞條名為馬蘭的結果 展開
馬蘭
菊科馬蘭屬植物
馬蘭(學名:Kalimeris indica(Linn.)Sch.)是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有匍枝,莖直立,高可達70厘米,上部有短毛,基部葉在花期枯萎;莖部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矩圓形,全部葉稍薄質,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並排列成疏傘房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覆瓦狀排列;外層倒披針形,內層倒披針狀矩圓形,上部草質,有疏短毛,邊緣膜質,花托圓錐形。舌狀花,舌片淺紫色,瘦果倒卵狀矩圓形,極扁,5-9月開花,8-10月結果。
馬蘭
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並排列成疏傘房狀。總苞半球形,徑6-9毫米,長4-5毫米;總苞片2-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倒披針形,長2毫米,內層倒披針狀矩圓形,長達4毫米,頂端鈍或稍尖,上部草質,有疏短毛,邊緣膜質,有緣毛。花托圓錐形。舌狀花1層,15-20個,管部長1.5-1.7毫米;舌片淺紫色,長達10毫米,寬1.5-2毫米;管狀花長3.5毫米,管部長1.5毫米,被短密毛。瘦果倒卵狀矩圓形,極扁,長1.5-2毫米,寬1毫米,褐色,邊緣淺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長0.1-0.8毫米,弱而易脫落,不等長。花期5-9月,果期8-10月。
馬蘭[菊科馬蘭屬植物]
多型變種:葉倒卵狀矩圓形,下部及中部葉通常長4-10厘米,寬2-5厘米,有2-4對深裂片,裂片條形;上部葉條形,全緣,或有一對裂片,上面被疏毛或近無毛;基部葉有淺齒,與上一變種相同;總苞片倒卵狀矩圓形。分佈於中國長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也分佈於中國陝西南部(洋縣)、貴州(遵義、納雍)及雲南。多型變種的瘦果常有較少的腺或較明顯的微毛。
狹葉變種:葉條狀披針形,下部及中部葉有淺齒,近無毛。莖常多分校,總苞片倒卵狀矩圓形。分佈於中國江蘇、江西、河南及山西南部。
狹苞變種:葉條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頂端漸尖,下部及中部葉有淺齒;總苞片狹披針形,頂端尖。分佈於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湖北、陝西南部、四川東部、湖南、廣東、江西等省。
廣泛分佈於亞洲南部及東部。
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活力強,生於菜園、農田、路旁。
馬蘭
馬蘭的繁殖方法分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兩種。種子繁殖因採種困難、出苗率極低一般不採用。用分株繁殖(營養繁殖)法不僅方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而且當年採種栽植,當年就可採收。
馬蘭
馬蘭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營養繁殖兩種。種子繁殖因採種困難、出苗率極低一般不採用;分株繁殖法不僅方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而且當年採種栽植,當年就可採收,管理得法,當年就能收回成本且略有盈餘,因而馬蘭種植常採用分株繁殖的方法。播種前10天,在清潔田間的基礎上,施足基肥,施腐熟稀薄的人糞尿3000公斤/畝,或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顆粒肥料,或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料50公斤/畝。綠色食品馬蘭生產過程中不施用速效性化學氮肥,確保馬蘭安全優質。在9月份移栽,把大種皮掰成帶有主枝和根莖的若干塊小種根,每塊小種根包含馬蘭主莖3~4枝,然後按10厘米×10厘米的行株距移栽到大田。移栽時,要壓實種根,使其與泥土緊密結合;栽后要及時澆透水,防止萎蔫,以利提高成活率。
選擇適用性廣、抗病、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選擇莖桿粗壯、生產旺盛、無黃葉、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野生或栽培健壯株。只有選育出再生性好、生長快、適應性廣、易栽培、抗逆性強、環保型(不需防治病蟲)和清香美味的品種,才能保證馬蘭頭質優、產量高、效益好,所以品種選擇是馬蘭種植的關鍵技術環節之一。品種選擇的方法是:9月份在野外,如田頭地角、溝渠兩沿、山邊坡地等地區用鏟子或鋤頭連根帶泥鏟(掘)起馬蘭的種根。
1、大棚搭建當氣溫降至氣溫10度左右時,需為馬蘭加蓋塑料薄膜,覆蓋以大、中棚覆蓋為主,大棚可選用簡易毛竹大棚,或用可移動鋼架大棚等,大棚寬度和高度與常規蔬菜大棚相同,要求做到保溫性能好,田間操作方便,以利馬蘭生長和田間作業。確保冬季可有產量。保持棚外四周排水順暢,棚內為畦地土壤見干見溫,空氣濕度達到百分之百左右時,應及時通風降濕。
2、溫度保持馬蘭生長過程中溫度以白天20-25度,夜間10-15度為宜。大棚搭建后,前期溫度較高時,應注意棚內通風降溫;中期溫度較低時,應該注意保暖,必要時加蓋草簾等;特別注意2月中旬溫度變化,溫度升高后,應加強通風降溫。
3、肥水管理馬蘭生產過程中,田間主要是有機肥和綠色環保型有機肥結合使用,使用方法如下:2-4月施用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顆粒肥料,畝用量15公斤左右。5月施用腐熟稀薄的人糞肥2000公斤/畝左右,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顆粒肥料40公斤/畝左右。9-12月每月施用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顆粒肥料或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料,畝用量15公斤左右。在馬蘭種植成活之後,為了促進它的生長,就需要採取追肥的措施,那麼在追肥的時候就要注意以,不能隨便使用肥種和肥量。一般情況下都是進行兩三次追肥,每次基本上都是以尿素為主,並且配合鉀肥的使用。每畝尿素的用量差不多是二十斤左右,鉀肥的用量約為五斤,施肥量不宜過多,以免出現燒苗的情況。
4、中耕除草活株后中耕除草一次,以後視田間情況再中耕除草1-2次,確保田間無雜草危害。
5、植保措施馬蘭生產過程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蚜蟲、地下害蟲、灰霉病、腐爛病、枯萎病等。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法”的植保方針,優先採用農業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科學合理利用化學防治技術。各種藥劑交替使用,每種藥劑每茬只允許使用一次,嚴格控制各種藥劑安全間隔期。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培育適齡壯苗,通過放風,增強覆蓋,輔助加溫等措施控制各生育期溫濕度,避免低溫和高溫傷害,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及時清潔田園,降低病蟲基數,及時摘除病葉病株。
(2)物理防治。大棚內通風處增設40目的防蟲網,使用太陽能殺蟲燈等。
(3)生物防治。使用保護天敵措施,天敵蜂防治蚜蟲。
(4)化學防治。馬蘭每10-15天可裁剪一次,每個生產周期可多茬採收,因此在馬蘭生產周期內,需多次使用殺蟲劑和殺菌劑進行病蟲害防治。具體防治方法為:2月,用400克/升嘧霉胺懸浮劑63克/畝+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克/畝,噴霧防治灰霉病、腐爛病、枯萎病;5月,用5%啶蟲脒乳油4克/畝+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50克/畝,噴霧防治蚜蟲與灰霉病;9月,用15%啶蟲脒乳油4克/畝+400克/升嘧霉胺懸浮劑63克/畝,噴霧防治蚜蟲與灰霉病;11月,用5%啶蟲脒4克/畝+400克/升嘧霉胺懸浮劑63克/畝,噴霧防治蚜蟲與灰霉病;12月,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克/畝+50%腐霉利50克/畝噴霧防治灰霉病。
當苗高10~15厘米時,即可開始用剪刀剪取嫩梢上市。一般每隔10~15d采剪1次。采剪時注意保留短的嫩芽,以保證後期產量。采剪后的嫩梢,要放在陰濕的陶器缸中,噴細水防止萎蔫,用保鮮袋包裝后及時送往市場銷售,做到按時采剪,保鮮上市。
每次採收后,要及時追施氮素肥料。由於採收間隔期較短,應施腐熟稀薄的人糞肥,或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顆粒肥料,或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料,不施用速效性化學氮肥,確保大棚馬蘭安全優質。
馬蘭這種野菜它的抗性是比較強的,但如果種植地的土壤肥力充足、土質相對鬆軟、透氣性、保水性都較好的話,馬蘭的產量和質量會更佳。其次就是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整地的時候最好還是做一些土地改善,往土壤中加入適量的有機肥或其他的肥料來達到改善土質的作用。最後根據種植地的地形和地勢做成平畦或高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