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徐宗仁的結果 展開

徐宗仁

南宋吏部侍郎權禮部尚書

徐宗仁(約公元1221年—公元1279年),字求心,廣信府永豐(今江西上饒廣豐)人。南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進士。官至吏部侍郎權禮部尚書兼益王府贊讀。開慶初年(公元1259年),上書宋理宗直言董宋臣為誤國禍首。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保衛益王趙昰出逃海上。1279年,尚書徐宗仁與兵部侍郎茅湘等遂從陸秀夫蹈海而死,崖山海戰兵敗。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徐宗仁
徐宗仁
徐宗仁 字求心,廣信府永豐(今江西上饒廣豐)人。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徐宗仁入京趕考,得中進士。進入仕途后,一路為官至國子監主簿。

伏闕上書

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徐宗仁上書朝廷極論邊事,認為君王賞罰不明而國威不振。又極言如今的首惡乃董宋臣,董宋臣在朝廷上盤桓,橫行日久,蒙蔽聖聽日久,請求宋理宗不要罔顧廷紳們的抗議奏疏,官吏、百姓到朝廷的訴冤。又說“如果朝廷能讓那些指責朝廷,進言朝廷的人把想說的話說完,那麼有關國家大計的言論、主張就得以伸張而國威也會因此振奮,即使我是隱居在山林,也會感到充滿活力的”。又遷國子監丞、秘書省著作佐郎,主管崇禧觀。

宦海沉浮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四月,徐宗仁官遷考功郎官兼崇政殿說書,進讀《敬天圖》。后又遷太府少卿兼侍講、兼侍立修注官,遷太常少卿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掌管寧國府。最終因監察御史郭閶的彈劾而被罷免。

再度起用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徐宗仁又被起授為吏部侍郎兼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兼提領豐儲倉所,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侍左待郎。后徐宗仁一度乞求朝廷讓他以督府之名往本州同當地守臣一起進行對外的部署防禦,而未被允許。又權禮部尚書兼益王府贊讀。

兵敗殉國

參見:崖山海戰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南宋朝廷求和不成,於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楊淑妃由國舅楊亮節陪同,在謝道清密命攝行軍中事的江萬載父子所帶殿前禁軍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徐宗仁亦保衛益王出走海上,崖山兵敗殉國。

個人作品


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徐宗仁進奏議《賞罰者軍國之綱紀》。

人物評價


元·脫脫等《宋史》:徐宗仁國亡與亡,異乎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皆宋末之卓然者也。

後世紀念


參見:大忠祠
大忠祠,在舊山川壇(即風雲雷雨山川壇)側,今廣東省城文明門外南隅,本南園故址。明嘉靖間,御史吳麟建,祀宋信國公文天祥、丞相陸秀夫、越國公張世傑。有司春秋二仲上旬致祭。后圮。清朝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番禺縣知縣彭勃重建,顏曰“正氣堂”;右為臣范堂,左為遠風堂。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知縣彭科復增祀宋樞密使高桂、吏部侍郎權禮部尚書徐宗仁、吏部侍郎趙樵、兵部侍郎茅湘、權工部侍郎馬南寶、翰林學士劉鼎孫於東室,顏曰“日星河嶽”,更新其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