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鬼畫符的結果 展開

鬼畫符

大戟科黑面神屬植物

鬼畫符(學名; Breynia fruticosa(L.)Hook.f.),是大戟科科黑面神屬植物,別名鍾馗草、狗腳刺、黑面神,鬼畫符屬於大戟科(Euphorbiaceae)。一般特性:禿凈灌木,高約1-2米。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4厘米,兩端均鈍,上面深綠色,禿凈,背麵粉綠。

形態特徵


植物:鬼畫符
植物:鬼畫符
花:花2-4朵生於每一葉腋內,雄花生於下部花束上,柄長約2-3毫米,萼長約2毫米,雌花生於全部花束上,萼基部陀螺形,邊擴張,直徑約4毫米,結果時擴大一倍。
花期:4-9月。果:核果徑約6毫米。

分佈範圍


馬來西亞至中國南部。

主要價值


備註:廣州近郊山野常見,葉生時暗綠色,干后變成黑色,故有黑面神之名。《嶺南採藥錄》載:味甘,性寒,散瘡消毒,洗爛肉,治漆瘡,其葉,人遇毒食之,則覺香甜,解牛病熱毒,其根浸良酒,凡乳管不痛而乳少,搗爛其葉,和酒糟蜜糖服之。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枝葉有毒。曾報道4例患者服30-100g鮮品(煎劑)后引起中毒性肝炎,表現為頭暈、頭痛、上腹不適、頻繁嘔吐、胃納減退、黃疽、甚至深度昏迷,肝腫大、壓痛,肝功能檢查明顯損傷;1例小孩因肝昏迷而死亡。

植物文化


黑面神的得名,源於其葉色的變化。它的葉片在新鮮時呈暗綠色,曬乾后則完全變成了黑色,因此得到這樣一個名字。這種遍布我國南部,而主要藥用於兩廣地區的草藥,還有多種富有形象特徵的別名。
在兩廣,黑面神也被喚作“鬼畫符”、“夜蘭”、“驚蚊草”等,《嶺南雜記》解釋說:“粵山中道旁種小樹,狀如木蘭,亦類紫薇,高花序腋生尺,葉大如指頭,頗帶藍色,葉老則有白篆文如蝸涎,名鬼畫符。葉下有小花如粟米,至晚香聞數十步,恍若芝蘭,又名夜蘭。暑月有蚊,折此樹逐之,蚊即驚散,葉卵形,故又名蚊驚樹。”《本草求原》則說:“黑近革質面神,一名鍾馗草,言其葉黑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50m以下山坡疏林或次生林下。

近種區別


形態鑒別

①灌木植物。小枝淺綠色,無毛。
②根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一。表面棕紅色。切斷面為淡黃色,年輪明顯,射線細密而清晰。
③葉呈卵狀至卵狀披針形,革質,兩面光滑無毛。
④花極小,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單生或2-4朵簇生於葉腋。花萼頂端6淺裂,雄花花萼陀螺狀或半球形,雄蕊3枚,花絲合生,雌花花萼果期擴大呈盤狀,變褐色,子房3室。
⑤果肉質,近球形,位於擴大的宿存花萼上,深紅色。

性狀鑒別

①新鮮枝葉為深綠色,干后成黑色。
②枝呈扁圓形,表面有棱及溝,並有白色細小的皮孔。枝質硬而脆,斷麵灰棕色,中有髓腔。
③葉表面黑色有光澤,背麵灰黑帶紅。質脆易碎。

主要成分


葉含酚類、三萜類化合物、鞣質;種子含脂肪油;全草含黑面神寧A、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