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

明末清初醫學家、農學家

王泰,男,(1622-1689年),字叔石,號排玉。生於山西平陽,卒于山東冠縣。明末清初農學家、醫學家。他改良了冠縣鴨梨種植技術,栽種了我國現存最大的鴨梨樹“梨樹王”。創建了醫館“排玉堂”,著有《王氏醫案》《排玉集》。

人物生平


王泰天啟二年(1622年)出生於山西平陽的一個書香家庭。父親為諸生,兼通醫術。王泰少時,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博覽群書,掌握了豐富的知識。
清軍入關建都北京之初,全國抗清之潮此伏彼起,氣勢頗高。順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大同鎮姜瓖樹旗反正,山西各地紛紛響應。王泰於順治六年(1649年)初加入晉陽伯韓朝宣義軍做參軍,處理後勤和軍醫事務。順治六年(1649年)九月運城保衛戰失敗,韓昭宣戰死。王泰隨閣部虞胤突圍,於順治七年(1650年)底轉戰到陽城縣一帶堅持抗清。
自順治八年(1651年)起,王泰在監軍道王滉部下,以賣葯為名從事地下活動。王泰追隨王滉同永曆朝總兵宋謙一起在山西、河南、陝西、寧夏等密謀串聯,積蓄力量,發展勢力,在這期間他結識了傅山,醫術得到提高。
順治十一年(1654年)宋謙在河南武安五汲鎮策劃起義失敗。宋謙被捕獲,清軍加強鎮壓搜捕,后陽城根據地日益困難,義軍分道轉進,順治十二年(1655年)王泰逃亡河北邯鄲,順治十三年(1656年)轉到山東冠縣。
順治十四至十六年間,王泰在冠縣賈鎮於氏醫館坐堂,憑藉高明醫術得到群眾讚譽,順治十六年(1658年)於世生館主將女兒嫁與他。這期間他暗地了解反清形勢。當確感清室日趨鞏固,復明無望時,於順治十八年(1660年),舉家遷居於賈鎮北20里的寒露寺後山。於寒露寺后購地30餘畝,並創立醫館“排玉堂”,耕讀之餘,懸壺濟世。
寒露寺周圍有種植鴨梨的歷史傳統,漢代以前,這裡的人們就利用桑樹嫁接種植梨樹。唐代這一帶就盛產鴨梨。王泰在先輩的經驗上,與群眾一起改良了鴨梨種植技術,他選用優質杜梨進行嫁接,改良了鴨梨口感,使鴨梨更耐存儲的同時,大大增加了鴨梨產量。他於康熙八年(1669年)栽植的一棵鴨梨樹至今仍生長於蘭沃鄉韓路村,已有340年的歷史,樹高12米,冠幅19米,干周3.6米,仍枝繁葉茂,年產鴨梨2000餘公斤,被稱為“梨樹王”。經有關專家考察論證,“梨樹王”無論樹齡之高,樹型之大,還是產量之多,品質之優,都堪稱全國之最。“梨樹王"周圍是他主要生產工作的地方,現還存有於氏夫人手植梨樹兩棵。
”梨樹王“西200米有一棵卧伏鴨梨樹,當地居民稱”卧龍樹“樹後土崗稱”卧龍崗“,王泰在卧龍崗經營排玉堂近30年,他和夫人於氏的醫術都比較高明,尤其擅長女科、外科、骨科、眼科和口齒咽喉科。冠縣、堂邑、臨清等地的病人紛紛前來就診。為了減輕群眾負擔,他在卧龍崗自種自採藥材,經常免費給貧困群眾施藥。他還先後培養了20多名弟子,二十年絳帳傳經,三十載杏林授葯。這期間他撰成《王氏醫案》2卷、詩文集《排玉集》1卷。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王泰卒於寒露寺北卧龍崗。和於氏育有三子二女。

主要成就


“梨樹王”見證著冠州梨園幾百年的興衰枯榮。目前,“梨樹王”的周圍已用木柵欄圍起,柵欄上密密麻麻的系滿了祈福的綢緞,冠州梨園也因此成為一個集觀光、娛樂與祈福為一體的好去處。冠州梨園內設有梨樹王、觀花棧道、觀雪台、落英湖等等十三個觀景單元,在當地有“春賞花、夏看綠、秋嘗果、冬品樹”的說法,春天梨花盛開,堆雪鋪玉;夏天滴綠吐翠,碧波千頃;秋天碩果累累,飛甜流香;冬天蒼枝虯勁,詩畫遍地。冠州梨園景區面積達到1.1萬畝,一期已開發精品園達500畝左右。“梨王后”——“梨樹王”北側的一棵大樹為“梨王后”。是康熙年間,由當地王氏第八世祖育植的,迄今也有300多歲了。此樹開花與結果量,只有梨樹王能與之媲美。1988年冠縣鴨梨被評為山東省優質果品。1990年在全國農副產品博覽會上被評為優質果品,獲銀獎。2003年,冠縣被國家林業局、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鴨梨之鄉”。2006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冠縣鴨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人物評價


二十年絳帳傳經,三十載杏林授葯--王道生

軼事典故


寒露村”梨樹王“西200米有一棵卧伏鴨梨樹,因為王泰工作之後時常在此側卧休息,當地居民把梨樹稱為”卧龍樹“。
王泰晚年擅長義齒修復,東昌府經歷黃延長曾贈給他題有“鑲牙如生”的匾額。

親屬成員


玄孫王玉堂曾參加宋景詩黑旗軍起義,任軍醫。清末民國排玉堂的王月安擅長婦科,王月辰擅長喉科,王月龍擅長外科時稱“三王”。現王氏行醫者30餘人,從事精品梨樹種植的200餘人。

個人作品


《王氏醫案》2卷、詩文集《排玉集》1卷。詩文集已散佚,醫案文革時被焚毀,現僅存手抄殘本,由王保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