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芭莘那
中國女歌手,代表作《怒江情人夜》
茸芭莘那,女,1980年5月7日出生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縣,歌手,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
代表作有《怒江大小調》《峽谷情人夜》《彌渡山歌》等。
茸芭莘那1995年考入雲南藝術學院音樂、聲樂專業,畢業後進入怒江州民族歌舞團,成為一名獨唱演員。
她參加了2003年的雲南省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第二年,茸芭莘那入選了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雲南選手培訓班”。
2005年,她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雲南音樂創作研討會”,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和鼓勵。
經過3年的儲備,2006年茸芭莘那又“捲土重來”,順利通過海選,成為了第十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雲南選手培訓班”30名成員中的一員。在經過幾個月的集中培訓后,最後選定18名選手赴京參加團體賽,她幸運入選並一舉獲得了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民族唱法組銅獎。
星光大道
經過幾輪激烈的角逐,2006年度《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終於誕生,茸芭莘那,一個來自雲南怒江的普米族姑娘,最終摘得桂冠。她的事業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1995年考入雲南省藝術學校音樂、聲樂專業。
1998年7月畢業後進入雲南省怒江州民族歌舞團。
2003年8月參加了“雲南省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
2005年3月份,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音樂創作研討會”。
2006年10月,參加“第1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之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演出;
2006年11月,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赴四川省儀隴縣參加紀念朱德總司令誕辰12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慰問演出;
2006年11月,作為我國民族歌手代表之一赴韓國參加第8屆“中韓歌會”;
2007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07年元旦,參加中央電視台元旦雙語晚會;
2007年5月參加“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
2007年6月華盛頓第四十一屆史密森民俗藝術節;
2008年春節,隨中央電視台赴迪拜為“中建集團”海外員工進行春節慰問演出;
2008年5月,參加全國婦聯在山東鄒城舉辦的中華母親節“感恩母親”大型公益晚會。
2008年5月,參加在首都體育館舉辦的“情暖汶川,我們在行動”大型賑災晚會;期間還參加多場賑災募捐、義演、義拍活動;
2008年7月,參加中央電視台“迎奧運,贊中華”大型晚會;
2008年8月9日至20日,參加了八場主題為“藝術五環,綻放北京”重大奧運文化活動的演出;
2008年8月17日,參加了在奧林匹克公園“祥雲劇場”舉行的《為奧運喝彩》大型文藝演出。
2008年10月中央電視台《民歌中國》錄製個人專場;;
2009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
2009年5月參加中央電視台《開心辭典》欄目;
2009年6月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首屆中國聶耳音樂(合唱)周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前進頌》;
2009年10月參加中央電視台《“盛世和諧贊”——2009年各民族國慶大聯歡》文藝晚會;
2009年10月CCTV-3《藝苑風景線》之2009中國壽陽福壽文化旅遊節暨十大民生工程竣工;
2009年10月在保利劇院參加“彩雲之南飛來的歌——邊疆兒女歌唱祖國文藝晚會”;
2010年元月隨中國文聯、中國紅十字會、中國音樂家協會等單位赴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參加“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活動;
2010年元月參加“2010首屆綠色中國網路電視春節聯歡晚會”;
2010年元月參加CCTV-2財經頻道年度特別節目《經濟生活大調查》演唱主題歌;
2010年2月參加《“愛在北京”——中國首屆北漂春節聯歡晚會》;
2010年春節隨中央電視台赴紐約曼哈頓參加“中美手拉手”電視晚會;
2010年3月以“2009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候選人”的身份參加了“綠色中國行”——走進寧波奧克斯“減”行動大型公益活動;
茸芭莘那寫真
2010年4月參加“綠色中國行”——走進椰鄉文昌暨中國綠色寶貝頒獎盛典;
2010年11月參加第三屆中國農民歌會“幸福山歌”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
2010年2月怒江僳僳族“闊時”文化旅遊節暨首屆中國怒江皮划艇野水國際公開賽開幕式演出;
2011年1月參加中國文聯、中國音協“送歡樂,下基層”赴廣西防城港專場慰問演出。
2011年3月參加中央電視台“天天把歌唱”欄目兩會特別節目的錄製。
2011年3月在中央電視台《民歌中國》欄目錄製個人專場。
2011年4月人民大會堂慶祝建黨90周年“輝煌90年”大型歌舞晚會
2011年8月參加“鳳凰大典-和諧頌歌”專場文藝晚會;
2011年9月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走近南寧”文藝晚會;
2011年11月《相約騰衝》張千一作品演唱會;
2011年11月人民大會堂《聽-付林》作品音樂會;
2012年5月中央電視台《中華情》欄目錄製張千一音樂作品專場;
2012年6月中央電視台《中華情》欄目錄製付林音樂作品專場;
2012年7月中央電視台“七一”大型歌會《唱支山歌給黨聽》;
2012年7月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
2012年10月第二屆“中國民族民間歌舞樂盛典”
2013年1月人民大會堂“2013中國文學藝術節《百花迎春》春節大聯歡”;
2013年1月人民大會堂“2013院士專家新春聯誼會”
2013年2月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願服務活動走進淮安—紀念周恩來誕辰115周年:
2013年3月國家大劇院參加“中國夢”—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115周年音樂會;
2013年4月29日參加慰問首都勞動者專場音樂會。
2013年6月隨國家旅遊局赴歐洲參加“西南少數民族歐洲之旅”的演出。
2013年7月6日參加錄製央視《中華情》欄目“音樂版塊。雲南”
2013年7月23日參加《中國夢。雲南美。玉溪情》第三屆聶耳音樂周專場文藝演出。
2013年8月13日參加民政部“同在藍天下—愛心。希望”大型公益晚會的演出。
2013年8月27日在日內瓦聯合國萬國宮參加“感知中國.美麗雲南”的演出。
2013年10至12月參加星朗好聲音“冠軍“演唱會全國8個城市的巡演。
2013年12月3日參加CCTV-4《中華情》欄目“中國流行經典民歌”演唱會。
2004年8月,雲南省怒江州“首屆民族歌手大賽”獲第一名;
2005年12月,雲南省“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獲民族唱法組三等獎;
2006年7月,榮獲“第十二屆CCTV隆力奇杯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民族唱法組銅獎;
2006年9月,榮獲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
茸芭莘那
2007年7月由國家四級演員破格晉陞為國家二級演員;
2008年1月,當選雲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08年6月,正式簽約中國歌劇舞劇院;
2008年7月,榮獲雲南省“青年突擊手”稱號,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
2008年12月製作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大怒江》;
2009年4月參加“愛家‘減排’我先行”大型環保公益演出,並獲得了志願者證書;
2009年4月“羅婺民族民間文化獎勵基金——2009年特別成就獎”
2006年10月,參加“第1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之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演出;
2006年11月,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赴四川省儀隴縣參加紀念朱德總司令誕辰12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慰問演出;
2006年11月,作為我國民族歌手代表之一赴韓國參加第8屆“中韓歌會”;
2007年元旦,參加中央電視台元旦雙語晚會;
2007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08年春節,隨中央電視台赴迪拜為“中建集團”海外員工進行春節慰問演出;
2008年1月,當選雲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08年5月,參加在首都體育館舉辦的“情暖汶川,我們在行動”大型賑災晚會;期間還參加多場賑災募捐、義演、義拍活動;
2008年7月,參加中央電視台“迎奧運,贊中華”大型晚會;
2008年8月9日至20日,參加了八場主題為“藝術五環,綻放北京”重大奧運文化活動的演出;
2008年8月17日,參加了在奧林匹克公園“祥雲劇場”舉行的《為奧運喝彩》大型文藝演出。
2008年10月參加中央電視台《民歌中國》欄目;
2008年12月參加“雲南省首屆服飾文化旅遊節”開、閉幕式的大型文藝演出;
2009年在國家大劇院參加元宵節《四季情韻》大型晚會演出;
2009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
2009年3月在世紀劇院參加“三八”節《金舞銀曲》大型晚會演出;
2009年4月“羅婺民族民間文化獎勵基金——2009年特別成就獎”
2009年4月參加“愛家‘減排’我先行”大型環保公益演出,並獲得了志願者證書;
2009年5月參加中央電視台《開心辭典》欄目;
2009年6月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首屆中國聶耳音樂(合唱)周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前進頌》;
2009年10月參加中央電視台《“盛世和諧贊”——2009年各民族國慶大聯歡》文藝晚會;
2009年10月在保利劇院參加“彩雲之南飛來的歌——邊疆兒女歌唱祖國文藝晚會”;
2009年10月參加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國慶特別節目》;
2010年3月第十四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北京賽區”流行唱法組獲銅獎。
2010年4月,榮獲2009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公益獎”;
2010年11月,榮獲“少數民族紅色形象大使”稱號
2012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獲“最佳演員”獎;
2013年2月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2013年4月被聘為怒江州“旅遊形象大使”。
《怒江大小調》 | 《峽谷情人夜》 | 《彌渡山歌》 |
《美麗的大羊場》 | 《兄弟一條心》 |
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茸芭莘那:理想是家
2019-04-09來源:人民政協報
茸芭莘那簡介
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怒江州民族文化工作團歌唱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怒江旅遊形象大使。
從雲南怒江大山裡走出來的普米族歌唱家茸芭莘那,熱愛家鄉還有家鄉人民唱的民歌,那些歌曲像他們的心靈一樣質樸、性格一樣豪爽。
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茸芭莘那始終為民族文化尤其是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奔走呼籲。
不同的身份,卻有著相同的責任。
茸芭莘那接受採訪是在政協全會閉幕的第二天,素顏的她黑眼圈雖重卻精神飽滿。疲憊是因為忙碌,茸芭莘那感受到委員們建言資政的熱情越來越高,她忙著履職也忙著學習;不累是因為備受鼓舞,“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的重要講話,為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學指引。”
談及未來要做的事,茸芭莘那沒有豪言壯語,她只是說“民族文化”是她一生的事業。“當我們在追逐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正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個時刻都是在實現夢想的一部分……”
倔強
1998年,茸芭莘那從雲南省藝術學校音樂科畢業,成為怒江州民族歌舞團一名獨唱演員。那一年,她18歲。
說是獨唱演員,基層文工團要求演員一專多能,演員們經常一台晚會下來吹、拉、彈、唱、跳樣樣參與一遍,有時來不及換裝,就把幾套服裝都穿上,一個節目結束直接脫掉最外邊那套再次上台。
術業有專攻,剛進團的茸芭莘那因為壓力大沒少哭鼻子。排練《怒江神韻》時,全是現場伴奏,她就因為打鼓跟不上拍子而被撤下。據團樂隊原隊長趙勇華回憶,“有一天晚上,聽到有個人在那敲敲敲,一看是茸芭莘那。等到再排練的時候,她說‘趙叔,再給我次機會吧。’這次節奏全對了。”
那時的茸芭莘那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要怎樣,甚至都沒想過要走出大山。但是,倔強的她要求自己“別人做得好的,她要做得更好。”
在怒江多元民族文化沃土裡,茸芭莘那不斷吸收養分,快速成長。
2004年8月,茸芭莘那在怒江州首屆民族歌手大賽獲第一名后,進入了第十一屆CCTV青歌賽“雲南選手培訓班”。一個半月的學習對她來說,是一次惡補音樂理論知識的機會。即使得知自己沒有機會參加最後的比賽,茸芭莘那依然堅持學習,“只要培訓班不趕我走,我就厚著臉皮待下去。”
認識到差距的茸芭莘那回到歌舞團后更加努力了。此後一次次的歷練,使她的演唱技藝和音樂修養日臻純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06年,茸芭莘那迎來了她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她拿到了第十二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民族唱法組銅獎和《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
回憶比賽的過程,茸芭莘那說自己就是個愣頭青。在青歌賽民族唱法組要求用固定話筒的時候,她說沒手持話筒很多舞蹈動作都發揮不出來,要棄賽;在《星光大道》比賽時,角逐總冠軍那場,雖然英語基礎不好,還非要挑戰百老匯音樂劇《貓》的主題曲《Memory》……
也許,正是茸芭莘那的倔強成就了她。
家鄉美
對剛結識的人,茸芭莘那說的第一句話里肯定包含兩個信息:她是普米族,她的家鄉是雲南怒江。
怒江居住著傈僳、怒、獨龍、普米等2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在那裡,能歌善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但對於茸芭莘那來說,是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音樂的“傳承”。
茸芭莘那的母親曾是怒江州蘭坪縣文藝宣傳隊最早的一批隊員之一。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她們是黨和基層群眾之間的一根紐帶,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熱情很高。當時,茸芭莘那經常被母親背著去演出,她會在一旁模仿宣傳隊演的《東方紅》《洪湖赤衛隊》,唱詞經常把大人們逗笑。
外公是家鄉最有影響力的普米族傳承人,各種節慶的儀式都由他來主持。說起自己的外公,茸芭莘那很自豪,“我外公一米八的個兒,高挺的鷹鉤鼻,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人又詼諧、幽默!”
讓茸芭莘那記憶深刻的是,白天她幫大人干一些農活兒,到了晚上就和小夥伴們圍坐在火塘邊,聽外公唱歌,講普米族的來歷、講治病救人和打獵的事,有時聽著聽著就在外公的腳邊睡著了。
外公也以茸芭莘那為傲。得知她在青歌賽獲獎,外公在電話那頭高興地說:“我的孫女最能幹了,能夠把那麼遙遠的北京最美的花環戴在自己頭上,讓自己更加美麗的同時,也讓全國的觀眾認識了我們普米族……”
不光是家裡人,當鄉親們得知茸芭莘那要去祖國首都比賽,全村人都沸騰了。為了收看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村裡一些年輕人專門去鎮上住了幾天收看茸芭莘那的比賽。2006年5月18日晚的那場團體賽的舞台上,茸芭莘那第一個出場,並獲得了那一場比賽最高分和人氣指數第一名,喜訊傳到村裡,大家高興得像過節一樣通宵達旦狂歡慶祝。
茸芭莘那還記得當時鬧了烏龍,本來只是“本場第一”卻被村裡的人傳成了“比賽第一”,她跟鄉親們解釋,可是大家好像一點也不關心名次。“這就是家鄉人的淳樸和熱情。”
從那時開始,茸芭莘那更深刻體會到她代表的是家鄉和家鄉的父老鄉親。後來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她覺得自己肩負著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的囑託和期盼,這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紅氈帽
最初茸芭莘那戴著紅氈帽出現青歌賽的舞台上,只是覺得紅氈帽很帥氣,符合自己的演唱風格。沒想到後來紅氈帽成了她的標誌。
很多時候,人們可能記不住茸芭莘那的名字,但肯定會對那位“紅氈帽”有印象———
2013年3月22日,俄羅斯中國旅遊年開幕式在克里姆林宮大禮堂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出席並致辭。當晚的文藝演出中,茸芭莘那作為的女聲獨唱演唱了《怒江大小調》,向世界呈現了源自怒江大峽谷的天籟之音。
2016年3月12日,茸芭莘那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作了《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的最大認同》的大會發言。短短6分鐘的發言,她用樸實的話語講述家鄉的變化,“家”“國”情深,說出了少數民族同胞想說的話,道出了他們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心。很多委員為她點贊“你是一個有溫度的委員!”
2018年3月10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首次開設的“委員通道”上,茸芭莘那在為保護人口較少民族的傳統文化呼籲的同時,演唱了一首普米族古歌,歌頌偉大的新時代。
能在這些重要的場合出現,在茸芭莘那看來,得益於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
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委員,茸芭莘那這幾年的提案都是圍繞推動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展開的。如,《關於加大對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力度的提案》《關於加強我國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文字保護的提案》《關於加強人口較少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提案》《關於加大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力度開展口頭傳統典藏工作的提案》等。
全國兩會上,茸芭莘那提交的《關於加大人口較少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播力度,提升民族自信心與文化向心力的提案》是對提案的延伸。她建議:成立專門機構,統籌推進“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工程”相關工作;設立人口較少民族文化保護專項資金;加大國家藝術基金、國家出版基金等對人口較少民族文化保護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設立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研究基地;提高人口較少民族非遺傳承人的補貼額度;加強組織協調,落實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決策部署;加大人口較少民族文藝推廣和宣傳力度。
小組討論中,茸芭莘那結合自己的思考提出:“民族文化保護問題一定不能停留在完成任務或指標的層面,做這件事情一定要有責任感,要有奉獻精神,要對民族文化投入真正的情感,這樣才能把這件事做好、做透。”她希望,“民族文化的保護更系統,真正扎紮實實一步一步跟進。”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多年來,茸芭莘那時刻留心民族文化的發展,去民族地區演出時,不管是提前去還是遲回,她都要在當地調研兩三天。感受到了茸芭莘那平時的積累沉澱,同組的老委員都說她的發言越來越成熟了。
感動
3月15日晚上,茸芭莘那接到父親的電話。父親說他很欣慰典藏計劃的工作引起了那麼多人的關注,希望茸芭莘那接下來用實際行動把這項工作干好,要對得起所有支持他們的人。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茸芭莘那一直在忙的正是“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計劃”。它是對以民族語言和方言為載體,以各種民俗節慶活動為應用場合,以各種藝術形態為表現形式的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進行系統性地記錄與典藏的工作,其目的是對人口較少民族的歷史文化進行保存,對民族的記憶進行傳承。
典藏計劃緣於茸芭莘那2018年的一件提案。這件提案得到了承辦單位國家文旅部、財政部的重視。在各部門的協同努力下,國家圖書館於正式立項,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於籌劃啟動了典藏計劃。茸芭莘那作為聯合發起人和民族諮詢委員會專家組召集人,全程參與了此項工作。
8月至12月,茸芭莘那和工作組3次赴雲南省普米族聚居地,行程達3萬多公里,做了大量的口頭傳統典藏記錄工作。
茸芭莘那回憶道:記錄了普米族傳統婚禮、祭三角等重要民俗活動;典藏了50多首普米族傳統民歌;拍攝了91歲普米族老人曹長壽講述的20多個普米族民間故事;收集了大量與普米族口頭傳統有關的書籍、影音等資料……
典藏工作的意義不僅在於記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展現其藝術價值,並能很好地傳承下去。
雖然過程很艱辛,有時偏遠山區沒有加油站,工作車的汽油都是“化緣”來的。但是大家的心是暖的,無論走到哪裡,普米族人都把典藏工作作為自己家裡的事盡心出力。
在記錄的過程中,茸芭莘那和工作組總是被感動。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兩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胡鏡明曾是寧蒗縣政協副主席,1989年退休後用退休工資收集了許多珍貴的經書和民間文物,創辦了普米族傳統文化保護協會。馬紅升於1989年退休以後,和胡鏡明一樣全身心投入到普米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中,收集和整理了許多珍貴的普米族民間祭祀調,與胡鏡明一起開辦了寧蒗縣普米族韓規文化傳習學校,併當選普米族傳統文化保護協會首任會長。
還被鄉親們一起籌辦的那場婚禮感動。麥地坡村是茸芭莘那的出生地。得知村裡有一對新人要舉辦婚禮,她就讓父親去說服新郎家按照普米族最傳統的婚禮流程舉辦。父親二話不說,帶著老伴從縣城搬到村裡,做完思想工作,繼續留下幫忙籌備婚禮。婚禮當天,村民們分成8個小組,責任到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這些人和事都是茸芭莘那前行的動力。“無論我們生活在哪裡,都是普米族,都是一家人,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把祖先留下來的東西傳下去。”
2018年12月9日,典藏計劃在雲南的工作暫告一段落。也是在這一天,7名普米族傳承人隨工作組到北京錄音錄像。
和學明老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赴京前,剛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不久;熊向東夫婦赴京時,把家和飼養的牲口全託付給了鄰居照看;和繼亮赴京時,把家裡的農活和春節前置辦年貨的事全託付給了老伴;楊占平、和德宣、楊德福赴京時都丟下了各自的生意……
這些傳承人身上有著強烈的文化自覺性和自信心,是值得尊敬的民間藝術家。他們之間還會互相鼓勵,“把你會的都拿出來,不要保留,帶走了就可惜了!”
錄音是一項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對這些第一次走進錄音棚的傳承人來說更是如此。半個月中,他們早出晚歸,最後一天錄到凌晨3點多,但是沒有一個人有怨言。
做典藏工作,傳承人的心情是“從草原來到天安門廣場,高舉金杯把讚歌唱,美酒飄香鮮花怒放,歌聲飛出我的胸膛,英雄的祖國屹立在東方,像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
初心
在老一輩藝術家身上,茸芭莘那看到的是一種敬畏、一種守護、一種德行……茸芭莘那告訴自己,“不做明星,要成為普米族的歌唱家。”
翻閱茸芭莘那的演藝經歷,會發現她參演的活動大多是公益晚會、義演義拍活動、“送歡樂、下基層”慰問演出活動……
茸芭莘那一直用行動回報社會。
從2009年開始,茸芭莘那隨中國文聯文藝志願者協會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切實踐行著“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方針,為基層百姓送去了歡樂和祝福。
茸芭莘那堅持做公益與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有關。“以前在團里,每次去慰問演出,我們都要走很遠的山路。鄉下沒有什麼像樣的音響設備,但老鄉們熱情很高,我們表演也特別賣力。”
茸芭莘那還記得有一次老鄉們為了迎接他們過去演出,一路打著火把為他們照明,延綿的山路上出現一條長長的火龍。
這個畫面經常在茸芭莘那的腦海里浮現。“我正是在這種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是民族文化成就了我滋養了我,我之所以能被大家認可,也是源於我的民族特色。回過頭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民族文化、為我們的民族真正做點事情。”
藝術都是相通的。一直以來,為讓自己做得更好,茸芭莘那樂此不疲地學習:她是攝影發燒友,在網上看到好的構圖會截圖保存下來,也養成了用鏡頭和文字記錄心情的習慣;愛看電影,最近迷上了印度大片里的色彩運用,就連演員騎馬時靴子里若隱若現的顏色條塊都認為有借鑒意義;嘗試服裝設計,參與自己每一套演出服的設計,一些服裝上的配飾是她東拆一串珠子、西拆一串項鏈搭配出來的……
談到未來的規劃,茸芭莘那說,做完普米族的口頭傳統典藏工作,還要參與其他人口較少民族的口頭傳統典藏工作;作為歌唱演員,還是要把歌唱好,通過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的典藏工作,從各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更多的養分,努力多出一些好作品。
這就是茸芭莘那,一個把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置於個人歌唱事業之上的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