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漢語成語

十面埋伏,漢語成語,拼音是shí miàn mái fú,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發生在徐州市九里山,因九里山的地勢所以為十面埋伏。出自《抱妝盒》。

詞語辨析


出處:從今後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
成語示例:操與諸將商議破紹之策,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
近義詞:四面楚歌
用法:作謂語、定語
結構:偏正式

成語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臧荼、齊王田廣。他被劉邦封為齊王后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東南),他採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個典故出自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
公元前202年10月,漢王劉邦率本部人馬,追擊向彭城撤退的項羽。追到陽夏的南邊,劉邦下令暫停追擊,派出使者與韓信、彭越等人聯絡,許諾日後與他們共分天下,並把臨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給他們。果然,使者紛紛回報,諸侯即將發兵。不久,各路諸侯出兵,攻擊項羽軍隊,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項羽軍隊不斷收縮,退至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諸侯軍隊蜂擁而至,把項羽軍隊重重包圍了起來。
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此刻,項羽軍的反擊好似困獸猶鬥;劉邦軍的進攻捷報頻傳。垓下戰場,殺聲震天。兩軍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戰就這樣展開了。
為了進一步動搖和瓦解楚軍,一天夜裡,劉邦要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聽了,益發懷念自己的家鄉。項羽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羽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軍帳里喝酒。他—面喝酒、一邊激昂慷慨地唱起歌來,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據說他的愛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罷,拔劍自刎而死。項羽見大勢已去,帶了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南逃。第二天天亮,劉邦發覺項羽突圍而去.便派灌嬰帶領五千騎兵追連趕。
項羽渡過淮河,繼續跟隨他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項羽到陰陵(在今安徽定遠縣四北),迷了路,陷進湖沼地帶,被漢軍追及。項羽領兵且戰且退,退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浦),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河邊正停靠著一條小船。烏江亭長請他上船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接著對亭長說:“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面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此項王也。”項羽便說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說完就自刎而死了。
有的學者認為,“十面埋伏”發生在徐州的九里山。因為《水滸傳》中分明寫著:“九里山前擺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所以時至今日,徐州人仍然認為城北“九里山”為漢兵“十面埋伏”的戰場。在“九里山”的山上,曾經有“磨旗石”,傳說是劉邦的大將樊噲插旗、指揮軍隊的地方。在“九里山”的山下,有村名“八里屯”,傳說是漢王屯兵的地方。而徐州的城東,有一座子房山,相傳,是以劉邦的大臣張良的名字命名,張良在這兒深夜吹簫,瓦解了楚軍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