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十面埋伏的結果 展開

十面埋伏

中國十大名曲之一

徠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曲,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名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忽而快,忽而慢;忽而強,忽而弱。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創作背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鬥場景的琵琶音樂。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陰平楚》。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全稱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傳》,又
稱《華秋萍琵琶譜》)。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曲體結構


結構對比

不同流派在《十面埋伏》的樂曲結構、篇幅長短、段落總數和段落小標題等方面存在著異同。例如養正軒譜、李氏譜由十八段組成,《瀛洲古調》由十三段組成,汪派由九段組成,劉德海則由養正軒譜刪節、合併成十一段組成等等。而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會把十八段中的后五段刪去,僅演奏到第十三段,樂曲高潮部分就結束全曲。

整體分析

《十面埋伏》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形式。全曲可分為三個部分,基本包括十三段,每段冠以概括性較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第徠一部分
該部分描述漢軍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的漢軍陣容。共包括五個小段。“列營”實際上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渲染了戰爭氣氛。
“列營”段落節選
“吹打”是全曲旋律性較強、抒情氣息濃郁的段落。琵琶模擬出古代吹管樂器演奏的行進曲音調。這段音樂像是古代行軍時笙管齊鳴的場面,刻畫了紀律嚴明的漢軍浩浩蕩蕩、由遠及近、闊步前進的形象。
“吹打”段落節選
“點將”“排陣”“走隊”三個段落在實際演奏中是有所變化和取捨的。它們相同的特點都是節奏整齊緊湊,音調跳躍富於彈性,表現了劉邦漢軍戰鬥前高昂的士氣,操練中隊形變換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矯健的形象。樂曲有條不紊的結構安排,使得情緒的發展步步進逼,為過渡到激戰場面作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部分
該部分包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地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埋伏”中的音樂和它描繪的意境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它利用一張一弛的節奏和加以模進發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種緊張、恐怖的氣氛,給人以一種夜幕籠罩下伏兵四起,逼近楚軍的陰森感。
“埋伏”段節選
“雞鳴山小戰”形象地表現了雙方短兵相接小規模戰鬥的情景。此外,逐漸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進,使得情緒更趨緊張。
“雞鳴山小戰”段落節選
“九里山大戰”是全曲的高潮。這段音樂運用了多種琵琶技巧手法描繪了兩軍的激戰。琵琶對喧囂激烈戰鬥音響的模擬較為出色,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整個樂曲描繪楚漢兩軍的衝突,發展至此勝負已定,矛盾已獲解決。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包括后五個小段落,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后在烏江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段旋律凄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后三小段描繪漢軍以勝利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演奏時候常有不同的刪節,目的是使樂曲情緒集中,避免冗長。

藝術特色


整曲來看,又有“起、承、轉、合”的布局性質。第一部分含五段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為“轉”部,第三部分含二段為“合”部;明代王猷定《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為“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
《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歷史沿革
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面埋伏

出處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中提到一個神話中的天神,“刑天天帝爭,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操干戚以舞。”後人說,“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這樣的詩句。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後人評述

杜牧《題烏江項羽廟》詩云:“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豪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很為項羽惋惜,他認為勝敗“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設項羽渡江,也許會象當年興兵抗秦那樣捲土重來。而王安石則反其意而行,他在《疊題烏江亭》中說:“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誰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與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為史家正論。但杜詩表現了一種死中求活的心志,讀來更令人蕩氣迴腸。
以上無論是琴曲還是詩,都有兩種不同的立意。後世的觀點中有的揚劉抑項,為劉邦唱讚歌;也有的抑劉揚項,為項羽獻輓歌。這種對立,折射出兩種不同的英雄史觀。即對歷史終結者和歷史建構者所採取的不同態度。
事實上,“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不過是文人的詠嘆罷了。當年是天下人共反強秦,楚霸王幾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國的軍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而如今,劉邦攜天下之眾,而自己眾叛親離。戰亂日久,天下人心思定,勢易時移,時局已非當年八百江東子弟起兵抗秦可比。項羽已經徹底喪失了爭天下的資本。朱光潛說:“悲劇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常常代表某種力量或理想,並以超人的堅決和毅力把它們堅持到底。”項羽至死不承認自己的過錯,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許這才是項羽。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調中,傳來的不僅僅是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

演奏技巧


各個流派在《十面埋伏》中的演奏指法,反映出其各自的風格特點。樂曲開始處,運用了模擬鼓聲的手法,在首音上都配用了“掃”的指法,使樂曲的表現更為豐富。“列營”是全曲的引子,在首音上多採用“轟”的指法來演奏,浦東派、崇明派用“划拂”和“掃拂”類;平湖派、汪派用“滿輪”和“半拂”類,這兩類都是“轟”的類法。
“吹打”是傳統的鼓吹樂曲牌,多運用長輪來代表吹管樂聲。如浦東派用“長輪”和“挑”奏法,汪派用“輪帶拂”奏法等。“點將”的旋律與“吹打”的後半段相同,主要突出武曲中“武”字的音樂處理,演奏時出音要清、節奏要穩、速度稍快、音量中強,以加深樂曲的內在表現;此外,各派在該段中多用“鳳點頭”指法,在具體演奏上呈現不同。“排陣”是以兩小節為一個單位採用核心音調展開的手法,作了節奏音型的模進,主要通過“摭分”“摭掃”這兩種不同的手法來演奏。例如浦東派用“大摭分”四條弦奏法;崇明派用“摭”兩條弦,“掃”四條弦的“摭掃”奏法。平湖派與汪派將“排陣”分成兩段:前段稱《排陣》,平湖派用“摭掃”,汪派用“摭分”;後段稱《走隊》,平湖派用“摭分”兩條弦奏法,汪派用“摭掃”奏法。
“埋伏”“小戰”“大戰”三個段落為樂曲的中心部分。其中,“埋伏”是該曲的主要樂段之一,各派在開始的每句處大都作由慢漸快的速度處理,長音大都用“長輪”奏法。“雞鳴山小戰”的旋律素材來自“吹打”中的短小樂段。通過利用“剎弦”,形象地描繪了雙方在交手時刀槍相擊、矛盾相撞之聲。“九里山大戰”中的簫聲音樂也是來自“吹打”,在該樂段的中部,多用“夾掃”“滾”等技法,分別描繪了簫聲、炮聲、楚歌聲和馬啼聲等在激戰時的各種聲音。
在“吶喊”段中,各派有著各自的表現手法。例如,浦東派先使用了“並二弦”“輪二弦”,以及快而大的“吟”“挽”“推”等指法,后又同時用了“並”“滾”“挽”“吟”兩條線,長輪、長滾等技法,其中以快而大的“吟”效果更為突出。平湖派、崇明派、汪派均用連續反覆的“划梻”或“夾掃”與“扳”兩條弦等指法。
“項王敗陣”是戰爭的尾聲部分,該段落規律性較弱,主要是運用了“彈”“挑” “泛音”等零零落落的節奏型和在一、四弦上的鳳點頭指法來代表馬蹄聲,此後運用了追擊式的節奏型來結束全曲。

引用記錄


射鵰英雄傳(1983)
中華英豪(2000)

史記記載


流傳概況

在現有資料中,最早記載有《十面埋伏》琵琶譜的是《華秋蘋琵琶譜》(1819年初版,全稱是《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以及《鞠士林琵琶譜》(鞠氏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人,簡稱鞠士林譜);其次是《檀槽集》(1842年抄本)、《陳子敬琵琶譜》、《李芳園琵琶譜》(1895年初版,全稱是《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簡稱李氏譜);再次是《瀛洲古調》(1916年)、《養正軒琵琶譜》(1926年初版,簡稱養正軒譜)、《汪昱庭琵琶譜》等。在上述各家琵琶譜中,對該曲曲名稱作《十面埋伏》的有《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瀛洲古調》等;簡稱作《十面》的有《華秋蘋琵琶譜》《養正軒琵琶譜》等;也有改稱作《淮陰平楚》的,如《李芳園琵琶譜》《汪昱庭琵琶譜》等(在改稱作《淮陰平楚》后,在曲名下注有“即《十面埋伏》”的文字) 。
不同流派在《十面埋伏》上體現著不同的記譜和演奏。清朝末期,《十面埋伏》便有無錫派、平湖派、崇明派、浦東派和汪派的不同演奏以及傳譜。其中,無錫派以華氏譜為基礎,平湖派以李氏譜為基礎,崇明派以《瀛洲古調》為基礎,浦東派以鞠士林譜、養正軒譜為基礎,汪派則與浦東派同宗但又多方吸收其他風格。而至20世紀70年代以後,該曲多使用琵琶演奏者劉德海的演奏譜。劉德海的演奏譜有兩種版本:1976年的演奏譜較短;1982年進行了整理,在某些段落方面加以調整。

作者辨析

趙氏考證
學者趙後起經考證后認為,作者是明末有“湯琵琶”之稱的湯應曾。湯應曾自幼酷愛音樂,曾拜陳州(今河南淮陽)蔣山人為師,能彈百餘首古曲。趙後起認為,由湯應曾完成的《楚漢》,即是琵琶曲《十面埋伏》。此外,湯應曾的朋友、明末清初的作家王猷定在他所著《湯琵琶傳》中,描述了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文中寫道:“《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鬥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至烏江有像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涕淚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林氏推測
琵琶演奏者林石城在進行相關研究后認為,該曲的創作年代、作者姓名雖未有確切材料,但可以推測:創作的年代,早於唐朝的可能性較小。原因包括兩點。第一,最初傳入的曲項琵琶只有四個音柱;唐代的壁畫、雕塑、圖畫中的琵琶大都也是四個音柱;日本正倉院藏唐嵌螺鈿琵琶也只有四個音柱。故音柱少、音域窄,不可能演奏該曲。第二,琵琶獨奏約至唐朝時才較盛行。所以,他認為作者並不是楚漢相爭時期的人,而是後人把數百年或一千餘年以前楚漢相爭的故事作為題材,創作了該曲。

作品評價


《十面埋伏》這首樂曲幾乎包含了琵琶演奏上的所有技巧,無論是在它的內容、技巧還是在藝術表現力等方面,都集中展示出諸多藝術家們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民族器樂曲中非常優秀的代表。(張唯佳主編《音樂鑒賞》評)
《十面埋伏》的內容壯麗輝煌,風格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該曲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古代戰爭的激烈場面,是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音畫。此外,《十面埋伏》作為大型琵琶曲的的代表,其發揮了武曲擅長表現強烈氣氛和情緒的優勢,全曲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楊和平主編《中外音樂賞析》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