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上皮細胞
腺上皮與基膜之間的細胞
肌上皮細胞(Myoepithelium, Myoepithelial Cell) 位於腺泡和小導管的腺上皮與基膜之間。通常每個腺泡有一個肌上皮細胞。也可以有二三個。
常規切片中,肌上皮細胞難以辨認。若新鮮腺組織經過鋨酸處理,則肌上皮細胞清晰可見。其胞漿內含有活性很強的ATP酶和鹼性磷酸酶。故針對此酶的組織化學染色可見肌上皮細胞的典型形態。光鏡下,細胞體小,形態扁平,發出4~8支分支狀突起,該突起呈放射狀包繞著腺泡表面,形似籃子,故又稱籃細胞(basketcell)。其胞核較大呈扁圓形,幾乎佔據整個細胞。電鏡下,僅見散在分佈的線粒體與粗面內質網,高爾基複合體通常位於核周部分,微吞噬小泡位於胞漿膜內側,有時可見脂滴。在細胞突起內充滿著縱形排列的細絲,直徑約6~10nm,常聚合成緻密小體,此結構與平滑肌細胞相類似稱肌微絲。
免疫熒光、免疫組織化學研究證實肌上皮細胞內含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刺激肌上皮細胞胞可使導管內壓力發生變化等,均提示肌上皮細胞有收縮功能,協助腺泡或導管排出分泌物。又因該細胞位於腺上皮細胞與基膜之間,借橋粒與腺上皮細胞相連接,細胞內含角蛋白等上皮細胞的特徵性結構與免疫組織化學反應,提示其可能為上皮性來源。有學者認為涎腺肌上皮細胞來自於原始多潛能涎腺導管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