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造父的結果 展開

造父

穆王大夫

造父,嬴姓,趙氏始祖。造父祖先大費(伯益)為白帝少昊裔孫,伯益被帝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十四世孫。初為嬴姓,周穆王時為駕車大夫。后受周穆王封於趙城(今山西洪洞),遂以趙為氏。周穆王於公元前976年—前923年在位,造父應屬同時期人。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周穆王
周穆王
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后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昆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幾十年後侄孫秦非子又因功封於秦(天水),為之後秦國始祖。

史籍記載


周穆王
周穆王
《史記·趙世家》《史記·秦本紀》《姓纂》

軼事典故


造父獻馬

造父是因有祖父孟增的功德,成為周穆王的親信隨臣。造父與周穆王的歲數相近,都愛收養天下名馬,擅長狩獵。周穆王封造父為御馬官,專管天子車輿。造父游潼關得駿馬六匹,並知潼關東南山中的桃林產天下名馬。當時,周天子車乘的八匹駿馬,需品種統一,毛色無雜。造父得六匹名馬,若獻給周穆王,還少兩匹。若留為已用,其品種又都優於穆王車乘之馬,自感不安。於是,造父向穆王奏明原委,決定親自入桃林尋良馬,補足八匹,送給穆王。
八駿
八駿
周穆王看見已得的六匹良馬,確實是天下之冠,便催促造父儘快尋良馬,以換新乘。據《史記·趙世家·正義》記載:桃林之地,“廣闊三百里”,樹木參天,遮天蔽日,捕獲千里良駒,實為困難。造父在桃林之中,風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闖虎穴之溝,終於獲良馬兩匹,合原六匹為二乘(天子車為二乘,一乘馬四匹),以作奉獻。周穆王萬分喜悅,立即換新輿,並賜造父親捕的兩匹良馬,名為“驊騮”、“騄耳”。造父所獻的馬,均為千里駒,周穆王對造父更是寵愛。有一天,召造父同乘,出都城豐鎬(今陝西西安市),縱馬西行,不一會,隨行衛隊,遠遠地甩在身後,不見蹤影。君臣二人,乘興揚鞭催馬,,半日就到了西城。第一次看到這裡地廣人稀,山川壯麗,景色古樸,大異於關中。加之,珍獸猛禽遍地,頓生狩獵之心,都積極追禽趕獸,很快狩獵獲珍獸猛禽滿車。這時,天色已晚,無法辨別歸途,便決定在西域找住處,寄宿一夜。二人駕車,任憑良馬緩緩而行。良馬識途,千里駒通神靈,不知不覺就到了難於覓見的仙境——西域瑤池,得到西王母的熱情接待。

趙姓來歷

西王母
西王母
傳說西王母,是容貌絕世,能唱歌謠的神女。周穆王很多天與西王母在瑤池上飲酒唱和,盡情歡娛,樂而忘歸,國都不見君主回來,朝綱逐衰,釀成徐偃王之亂。
徐偃王是夏朝封國,徐國君之後。據《括地誌》載:“大徐城在泗州(今江蘇宿遷東南)縣北30里,古之徐國也”。徐偃王見周穆王與造父驅車西狩不歸,趁朝綱鬆懈,自認為叛亂之謀,時機已到,便舉兵反周,一時勢不可擋。
周穆王自入瑤池,與西王母同樂,早已忘卻歸朝之事。造父忽見千里駒,性躁不安,料知必有事變。於是,放出一騎,任其飛馳而逝。恰巧,放出之騎,領來周王侍隊入瑤池。該侍隊已尋找周穆王多日,見千里駒,才知瑤池方位。周穆王得知徐偃王叛變的消息,才知自己已險失其國。立即告別西王母,登輿回朝。造父自任輿駕,八匹千里駒,如龍騰飛雲,神速似的回到京城,使徐偃王遂不及防,徐軍傳聞周穆王,乘八龍駕雲而歸,一夜之間,士兵逃亡近半。次日,周穆王率大軍攻打徐偃王,大破之。
周穆王為了表彰造父在此役中所建的救國安邦之功,賜造父以趙城為邑(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趙氏由此得姓。因此,造父是天下趙姓的立姓始祖,又是血源始祖。

後世紀念


墓葬

造父
造父
臨汾市文物局在洪洞縣趙城鎮北街發現了一通明代嘉靖(公元1522年—1565年)年間的古石碑。經中國先秦史學會副理事長沈長雲教授考證,此碑的再現,為洪洞縣古老趙城的歷史增添了有力的實物佐證;是研究趙氏的來歷、趙氏祖先的身份以及我國姓氏文化等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此古石碑高1.6米,寬0.73米,厚0.23米。碑體雖經歷了五個世紀風雨剝蝕,但大部分文字仍然可以辨別清楚。碑額題為“名宦鄉賢行略”。碑文分兩欄,上欄首列造父,然後從右至左分別為:簡子、豫讓、藺相如、樊噲、紀信、馬遂、宗澤、徐毅、庄欽祖10人。碑中年代,從“大明嘉”后缺損,應為嘉靖。立碑者為縣署教諭強自省。據《趙城縣誌·學校》載:“中為大成殿,殿左右為東西兩廡,前為戟門,門外為名宦鄉賢二祠,明嘉靖間教諭強自省建。”此碑應為建設名宦祠和鄉賢祠而立。強自省於公元1534年從趙城縣教諭調任芮城縣知縣,因而此碑應在1533年之前立,距今大約470年。碑文還記錄了強自省建設名宦鄉賢兩祠的原由:“祀名宦鄉賢為趙邑缺典,余甚歉然。乃考洵得數人實行請祀於都台許公……故口書以口事刻之石。”碑文名宦一欄中造父下的小字為:“周臣,以善御有功封於此邑。”名宦之下鄉賢一欄,還有凌文質等8人。此古碑出世,為論證天下趙氏地望所在及臨汾打造根祖文化又增添了一道新的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