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會盟
多倫會盟
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牽扯到俄國干涉和噶爾丹插手,事情相當複雜。喀爾喀內部紛爭,不能訴諸武力,只能協商調解。於是,康熙帝要親自調解其內部的矛盾與紛爭,親臨塞外,主持會盟。於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親率官兵到達距北京800里的多倫諾爾(多倫)駐營。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的營帳,以康熙帝大營為中心,眾星捧月,四面環繞。從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進行會盟。
多倫諾爾蒙古語為七溪、七星潭之意。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其三部10萬眾南下投清。康熙為安置喀爾喀蒙古,並加強對其管理,遂決定於多倫舉行會盟。五月二日,康熙於御營殿帳依次召見內蒙古、外蒙古王公貴族,並賜宴。次日,召集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爾喀三部貴族會盟。主要內容為:
規定喀爾喀蒙古須遵行清廷的法令;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編族,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制度。此次會盟,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王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
明末清初,在戈壁大漠的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主要分為三大部:漠南蒙古(內蒙古),又稱察哈爾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
漠北喀爾喀蒙古(外蒙古)分為三大部:車臣汗部(東部)、土謝圖汗部(中部)、札薩克圖汗部(西部)。他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他們早在皇太極時期,已經進“九白之貢”,表示臣服。在康熙朝出現漠北蒙古(外蒙古)的問題要從一樁血案說起。
兩部血仇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祖先本是兄弟,彼此相鄰友善,後來卻發生兩部大汗的血案。
事情是這樣的:康熙元年(1662年),札薩克圖汗旺舒克因私怨被部屬所殺,發生內亂。許多部民,為避戰禍,逃到土謝圖汗部。事後,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袞承襲其兄為札薩克圖汗。后札薩克圖汗要求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歸還其收留的本部逃亡部民,土謝圖汗拖延不辦。札薩克圖汗多次上疏康熙帝,要求土謝圖汗歸還部民。康熙帝進行調解,並指出:“生事互殺,交相戰爭,兵戎一起,姑不論人民困苦,即兩汗豈能並存?”(《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土謝圖汗仍然遲遲不還。統一台灣后的翌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會同達賴喇嘛官員,到喀爾喀蒙古共同調解兩部的紛爭。康熙帝強調:“恐兩部不和,必致有攻戰之患。”所以,要盡釋舊怨,言歸於好。於是,札薩克圖汗與土謝圖汗,懸掛佛像,共同盟誓:“自今以往,當永遠和協。”
但是,由於噶爾丹插手,利用兩部不和,拉攏札薩克圖汗,企圖達到吞併土謝圖汗部的目的。札薩克圖汗背盟,與噶爾丹會兵。土謝圖汗以此為由,準備用計殺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土謝圖汗派人誘騙札薩克圖汗沙喇及其台吉等,到固爾班黑爾格,加以殺害。又殺死噶爾丹之弟多爾齊扎卜。噶爾丹之弟被殺,事情就鬧大了。
多倫會盟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率領三萬勁旅東進,突襲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不敵,部眾或遭俘殺、或逃散,宗教領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土謝圖汗之弟)的居帳也遭洗劫。土謝圖汗率部敗退,潰卒部民,瀰漫山谷,晝夜不絕。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也隨部東潰。清朝赴尼布楚談判代表團翻譯張誠在日記中寫道:“喀爾喀韃靼人攜帶家眷和牲畜逃難。”這時,土謝圖汗與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商量是投奔俄國,還是投奔清朝?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說,清朝皇帝遵奉喇嘛教,又同喀爾喀友善,投清朝!土謝圖汗向清廷告急求援,康熙帝聞訊震怒,於是遣使責問噶爾丹。噶爾丹禮遇清使,但將戰爭責任全推到土謝圖汗身上,調停沒有結果。於是,土謝圖汗部、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所屬等,奔向內蒙古,到了長城邊外。噶爾丹也借口追趕土謝圖汗而到達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的烏蘭布通。
噶爾丹這次發動東侵喀爾喀的戰爭,是同俄羅斯勾結,受到沙俄暗中驅使的,以此干擾中俄尼布楚談判,直接影響邊界畫定。清廷原本要與俄國在外蒙古地方,談判雅克薩戰後簽約問題;但因此次戰爭而使得道路受阻,無法談判,以致改在尼布楚會商,讓清廷改變態度,損失不少領土。所以,調解喀爾喀蒙古內部糾紛,是康熙帝的一項緊迫課題。
康熙帝是一位善於把握時機、善於運用策略、講求實效的君主。他抓住取得烏蘭布通勝利、擊退噶爾丹內犯之後的有利時機,利用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紛爭,採取會盟的高招,來解決喀爾喀蒙古的難題。
• 初一日,準備。
先是派內大臣索額圖等傳達諭旨:土謝圖汗對殺死札薩克圖汗寫出認罪書,承認“擾害生靈,實臣等之罪”。將其認罪書發給與盟的各部首領,以求取得札薩克圖汗弟策妄扎布等的諒解與各部首領的寬容。
• 初二日,會盟。
在御營外搭起黃色御帳篷。御帳篷南向兩側,設紫紅色長帳篷,這是為參加會盟的大臣、蒙古王公而設的。正對御座有一帳篷,帳內桌上擺滿了金銀器、酒杯等用具。在皇帝御帳兩側的長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其中有特意從北京帶來的四頭大象,裝飾華麗,象徵祥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弟策妄扎布、車臣汗四人坐在第一排,其他官員按序列座。喀爾喀總計近千人,八旗禁軍佩帶武器肅立。清晨,康熙帝著朝服在御營升座,鼓樂齊鳴,喀爾喀王公貴族行三跪九叩禮。然後進行三項議程:
第一,赦免。康熙帝宣布赦免土謝圖汗之罪,將冊文和汗印授予土謝圖汗。
第二,承襲。封被土謝圖汗殺害的札薩克圖汗親弟策妄扎布承襲其兄為札薩克圖汗。
第三,編旗。康熙帝應允喀爾喀貴族請求,宣布“將爾等與朕四十九旗一例編設,其名號亦與四十九旗同”。分喀爾喀為三十四旗,下設參領、佐領,從行政建制上與內蒙古各旗劃一。
第四,賜宴。康熙帝主持約200桌的盛大宴會,親手把酒遞給哲布尊丹巴,然後是三位喀爾喀親王,再次給二十位主要台吉。他們都跪著接酒,一手持杯,同時叩首,以示對他們特殊恩寵的感激。在宴會過程中,有各種雜技、木偶演出助興。喀爾喀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莊嚴隆重、聲勢浩大、氣氛熱烈、情感融洽的場面與表演,既非常高興,又十分驚異。他們也拜觴起舞,歡欣雀躍,以致很多人都忘記了吃酒席。
會盟典儀至此結束。
• 初三日,冊封。
第一,賞賜。對哲布尊丹巴、三部汗各賞銀千兩,蟒緞、彩緞各15匹。他們匍匐於“聖主深仁”的“洪恩”之下而感激莫名,山呼萬歲。
第二,賜宴。康熙帝再次召見哲布尊丹巴、土謝圖汗、策妄扎布、車臣汗等共35人賜宴。康熙帝用蒙古語與他們邊吃邊談,氣氛親切,情感融洽。土謝圖汗、車臣汗等奏曰:“聖主如此深仁,臣等恨歸順之晚耳!惟願聖壽萬年,俾臣等仰沐洪恩,長享太平之福。”
第三,封號。分別封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在爵位上完成了“皆執臣禮”的等級序列,實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 初四日,大閱。
康熙帝身著戎裝,頭戴鑲有貂皮的頭盔,佩帶胯刀和弓箭,騎馬繞場一周,回來下馬,親自彎射,十矢九中。眾蒙古王公貴族觀射后,震驚地感嘆稱:“神武也!”隨後閱兵。受檢閱的部隊,按八旗序列,有騎兵、步兵、炮兵等,據隨行的耶穌會士張誠統計,約10000名騎兵和1200名步兵,排列長約10里。步兵和炮兵在行列中間,騎兵分列兩翼。康熙帝乘馬由中間通過檢閱部隊,然後登上一座小山包。在這裡安設御帳,四周侍衛林立。康熙帝命喀爾喀王公來到帳前站列於右,八旗大臣、都統站列於左,演習隨即開始。響亮的號角吹響后,先是步兵列隊前進,角鳴聲停,行進也停,如此反覆,三進三停。突然號角聲大作,所有騎兵,大呼前進,萬馬奔騰,聲動山谷。隨之,漢軍火器營,槍炮齊射,聲震大地。演習部隊賓士到康熙帝所在地的附近,戛然而止,整好隊形。演習完畢,喀爾喀王公對於強大軍容、莊嚴軍威、嚴肅軍紀、新式軍械,感到驚異。炮兵又進行了出色的打靶表演。土謝圖汗等悚懼失態,幾乎躲避。多倫諾爾草原上空前的大閱,喀爾喀人為之震驚,為之懾服。
• 初五日,建寺。
康熙帝敕建匯宗寺。為什麼寺名“匯宗”呢?他解釋說“有如江河之歸於大海”之意,就是江河入海、萬川歸一的意思。後來乾隆帝詮釋說:“昔我皇祖之定喀爾喀也,建匯宗寺於多倫,以一眾志。”康熙帝還巡視了喀爾喀營地,對窮困者賞以銀幣,對喀爾喀貴族賞給大批牛羊。匯宗寺成為居住在內蒙喀爾喀人朝拜的宗教中心。
• 初六日,迴鑾。
康熙帝再一次單獨會見哲布尊丹巴、土謝圖汗,並賞賜御用帳幕和金盤、瓷碗等物。喀爾喀王公貴族列隊跪送皇帝車駕回京。
會盟所在地十三里灘草原,東西長十公里左右,南北寬6公里左右,地勢平坦,是一 片遼闊的草灘,多京公路橫貫東西,交通十分便利。會盟時以康熙帝的行宮大帳為中心,按眾星捧月,眾人朝崇的格局在方圓五十里內支設帳篷,屯兵列營。外蒙古三部王公貴族列右隊,內蒙古各旗王公列左隊,依次謁見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禮,進行正式會盟。會盟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據康熙身邊的法國傳教士統計,有9 000~10 000名騎兵,1 200名步兵,400~500名炮兵,70門炮的八旗精銳參加了閱兵和演習。號角齊鳴,槍炮齊發,鐵騎隆隆,聲震四野,大展了清軍神威。八旗官兵依次列陣受閱,康熙帝乘馬親射十矢九中,喀爾喀各部無不誠服,經歷了300多年的歲月蕩滌,昔日雄偉壯觀的會盟場面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亘古不變的草原和發生的往事。
清王朝為鞏固北部邊疆的安全,選擇地理位置適中的多倫諾爾,於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召集進入漠南的喀爾喀三部首領和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內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貴族在距多倫城25公里的十三里灘草原舉行會盟。康熙帝宴賞蒙古各部,化解舊怨,盡釋前嫌,使之“永無離散之苦,爭鬥之害”。同時對內蒙古各旗,尤其是錫林郭勒盟沿邊旗,在平叛噶爾丹戰爭中的功績予以獎勵。共商北部邊疆事宜,並按內蒙古設盟旗的辦法,對喀爾喀各部編設了盟旗札薩克,確立了對外蒙古的統治和管轄。從此,外蒙古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版圖。史稱“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或“康熙會盟”。
1691年康熙皇帝與喀爾喀蒙古(外蒙古)首領們於多倫諾爾(今內蒙古)會盟,標誌著外蒙古納入了清帝國的版圖,從而徹底解決了兩千多年來蒙古高原對中原威脅。喀爾喀蒙古分為土謝圖汗(居首)、車臣汗和札薩克圖汗三部。
在多倫會盟過程中,康熙帝顯示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通過請罪、眾議、赦免、賜宴、封賞、大閱、建寺、編旗等形式,平息喀爾喀兩部的積怨與紛爭;推行清朝的編旗、封爵和法律制度,穩定喀爾喀蒙古社會秩序,加強了中央集權,使之“感懷帝德,咸傾心臣服,願列藩屬”。這是康熙帝為國家統一大業建立的又一大歷史功績。
康熙皇帝擁有宏大的戰略眼光,運用智慧靈活、恩威並施的政治手腕將外蒙古納入中國版圖,隨後他將親率大軍橫絕大漠,一舉擊潰準噶爾,收復外蒙古,從此徹底解決了困繞中國幾千年之久的北方遊獵邊患。長城只是消極防禦的治標之策,再堅固也抵擋不了鐵騎的南下,而運用高明的政治手段讓北方遊獵民族歸順才是徹底解決邊患的根本,這正是康熙懷柔蒙古,反對修建長城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