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銀器的結果 展開

金銀器

金銀製品

金銀器在歷史文物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金銀是貴重金屬,硬度適中,具有延展性,易錘打成形,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且不易氧化變色,是製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自從人類發現、認識了金銀之後,就將其加工成為各種金銀製品。金銀製品在商代即已出現,春秋戰國時代已有金銀鑲嵌工藝。金銀器皿出現較晚,漢以前少見,至唐代才開始有較多發現。

金銀製品介紹


金銀製品在商代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代已有金銀鑲嵌工藝。金銀器皿出現較晚,漢以前少見,至唐代才開始有較多發現。目前所出北朝及唐代前期的部分金銀器皿的造型、紋飾都帶薩珊朝金銀器的風格,說明曾受到波斯金銀器的影響。紋飾以花鳥為多。工藝精湛,唐代已普遍使用了板金、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鉚、鍍、錘打、刻鑿、鑲嵌等技術。宋以後,各項工藝更加複雜精細,並出現了金銀與漆、木器合壁的產品。定陵所出編金絲嵌珠寶龍、鳳冠,更屬稀世之珍。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量金銀器中,以清代皇帝和后妃御用的金銀器最為豐富,其中有禮樂器、生活用具和各種陳設器,也有宗教文物中的佛像、龕塔、供器、法器等(宗教文物中的金銀器另有介紹)。這些器物的工藝製作採用了鑄造、錘鍱、鏨刻、累絲等多種技術,還有許多金銀器鑲嵌著珍貴的寶石、美玉、翡翠、碧璽等。這些金銀器大多造型別緻,紋飾精美,極富宮廷特色,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鑒別


金銀器[金銀製品]
金銀器[金銀製品]
金銀器的真偽鑒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其材料質地的鑒別,二是對其製造年代的鑒別。根據現在的 科學技術手段,對金銀器質地的鑒別已能做出比較精確的制定。對金銀器材料質地的鑒別,從經驗上亦積累了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
首先,金的密度大,一般來說對於相同體積的金屬物,金製品要重得多,太輕的製品必是偽品;其次,金銀的硬度小、質地軟、延展性強,若用金屬物在金銀製品上輕輕划試,一般留下凹痕的為真品,留下划痕的是偽品;再次,金銀的化學性質較穩定,特別是金,在空氣中不易氧化,而銅鐵製品均易氧化生鏽。金在酸性溶液中其顏色不變,而銅製品觸到硝酸便會失去光澤。如是鍍金,表層鍍金容易脫落,不僅脫落部分易生鏽,即使鍍金表面也易被銅覆蓋。
當然,古代的金銀器出土時,有些表層帶有銅銹,特別是銀製品。這種情況是由於金銀器在出土前接觸過其他腐蝕的銅,如與銅器一起隨葬,而沾染了銅銹。另一個原因,則是古代大多數銀器的質地是含有一定成分的銅合金,當銅氧化腐蝕后,便在銀器上形成了銅銹覆蓋層。不過這種情況大多可以經過除銹垢處理,以復原器物的本來面目。此外,富有經驗的人還可以通過器物的聲音、味道以及顏色、手感等,來辨別金銀器的真偽。不過,這需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積累。
此外,與偽造古代的銅、玉等器物不同的是,偽造金銀器最常見的是在材料質地上作假,多是以謀取高額利潤為目的。在年代上作偽者尚不多見,這也造成對金銀器年代的鑒定工作,無論從理論上抑或實踐經驗上都顯得不足,缺乏這方面的系統研究和經驗總結。

發展歷史


世界上最早的黃金製品出現於公元前五千年的古埃及,最早的銀器則出現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隨後,希臘、羅馬、波斯、薩珊朝等都開始了對金銀器的廣泛使用。金銀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也足可謂之綿久而輝煌。早在距今約三千餘年前的商周時期,已經開始出現了金製品。略遲后的春秋戰國時期,則開始了對銀製品的使用。早期金銀器均為小型裝飾製品,小巧簡約、清新活潑便成為了對此時金銀器特徵最為恰當的概說。隨後,金銀器在經歷了秦漢時期的繁榮發展后,又融入了魏晉南北朝時文化交流所帶來的異域風情,最終形成了唐代絢麗多姿、成熟健康、優雅活潑的獨立風格,並成為一代盛世的標誌。宋元時期的金銀器,在裝飾上引入了繪畫藝術,因而較之前代器物更多地充滿了詩情畫意,愈發清秀典雅。而華麗濃艷則是明清時期金銀器的顯著特徵。該時期內,金銀器造型與製作均講究美觀與精細,以至流之於繁瑣,褪盡了唐宋時期的勃勃生機。在金銀器上鑲嵌珍珠、寶石,金銀工藝也開始與漆藝、木藝、玉器工藝等進行了結合。在精雕細琢的高超工藝與富麗堂皇的整體效果掩映下,一系列頗具奇勝之姿的合璧產品,為金銀器的發展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金銀器[金銀製品]
金銀器[金銀製品]
中國古代金銀器不僅類型多樣,範圍廣泛,而且工藝複雜精細,科技價值含量很高。從其用途劃分,不但 包括了生活器皿、服飾、宗教用具、殯葬用具、醫藥保健用具、錢幣、工具等大類,另外還有少量祭祀、兵器、模型等類,幾乎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金銀製品一開始就以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形式出現,而不像銅器和玉石等製品,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后,才逐漸從具有功利目的性的生產工具中脫離出來,進入審美對象的範疇。更為有趣的是,具有使用價值的金銀器皿直至唐以後才大量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特性,使得人們賦予了金銀器以更多遠超於實用物品本身的意義,著意於“金銀”,而失意於“器”。同時,一件精美絕倫的金銀器,從肇始至完工,又往往需要使用多種工藝,將大自然的創造與人類的智慧完美結合,從而成就其集千恩萬寵於一身的連城之價與奪目之光。
中國古代金銀器不僅工藝繁複,製作技巧高超,而且造型精巧,裝飾細密,每一件都是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佳作。無論是以幾何形為主的平面造型,抑或是以寫生動物、植物為主的立體造型,無不展示著製作者觀察的細膩與比例掌握的準確。大體量者往往顯得穩固、剛勁,而小體量者則纖巧、靈動,優雅大方。栩栩如生的造型,配以或金黃璀璨,或銀白莊重的底質,給人以強烈視覺效果與心理效果的暗示。而花紋圖案的裝飾,則極為注重整體效果。布局安排則凸現出兩大特點。一為講究對稱。以器物中軸線為中心,左右相向地布置同樣的紋樣,使整個器物顯示出均衡、飽滿的感覺。二為講究對比。以大小、高低、動靜、顏色的對比,形成各種變化,造成節奏感,從而突出主題,對文化內涵進行清晰、流暢的表達。而用以裝飾的題材內容,則可謂豐富多彩。有以寫實或圖案化的動植物為內容的;有以反映時代生活的人物故事為內容的;有表現流雲、飛瀑、晨曦的自然景象;也有表現菩薩、羅漢、金剛的宗教形象;還有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幾何紋樣圖案,呈現出各種各樣的排列方式:或對稱式,或迴旋、抱合、相背的平衡式排列,或一整二破的連續式排列。最為代表著人們亘古不變美好希冀的,便是以各種吉祥圖案與文字為內容的器物。不同的表徵,代表著人們多種多樣祈福納祥的心理渴求。如以龍象徵神聖,以鳳象徵高貴,以牡丹象徵榮華富貴,以鵲鬧枝頭象徵吉慶,以鴻雁銜勝象徵平安,以石榴、魚子象徵多子多孫。此外,還有以諧聲寓意紋樣,吉祥文字,以及將此二者相結合的主體表達方式。常見的吉祥圖案有蝙蝠、如意、磬、魚、松竹梅等。而文字則有“福”、“壽”、“吉慶萬年”、“祝延萬壽”等等。這些伴有著濃郁中國特色的象徵組合方式,與金銀器物進行結合,既滿足了人們追逐財富,渴望坐擁權勢的心理,又滿足了對種種美好寓意的寄託,真可謂合璧之作。
金銀器,以貴重金屬為材料,施以精湛巧妙之製作工藝,配以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之構思,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更迭出現之不盡相同的各個時代文化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將各個時代相同的追求富貴、吉祥的民族心理闡釋的暢曉明白。集裝飾性與實用性於一身的金銀器,也因其不菲的價值,獨具的特質,於普通金屬器皿之中,著意顯示出了其自身別具的人文、科學、經濟價值。耀眼悅目的金銀器,成為了綿延長久、當之無愧的傳世珍藏!
元明清時代
金銀器[金銀製品]
金銀器[金銀製品]
元明清時期,我國各種傳統手工業生產均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官僚貴族、地主和商人已經廣泛使用金銀 器及珠寶鑲嵌工藝品。元代金銀器以玲瓏俊俏的鏤雕花紋為主,顯示出了精湛的裝飾技巧。江蘇無錫南郊錢裕墓出土的一批金銀器中的鎏金花瓣式銀托、盞最具特色。此器用銀片分別錘成花形盞及托盤,花瓣之上陰刻折枝花卉紋飾,器表鎏金,為元代銀器中的精品。
明代金銀器的生產工藝更加精湛,珍品多出在帝王陵墓之中。北京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的金絲冠和萬曆孝靖皇后的鑲珠寶點翠鳳金冠,是明代金銀工藝的典範。皇帝金冠全部用金絲編結而成,冠頂鏨兩條金龍戲珠,形象生動,龍身以粗金絲為骨,採用掐絲、浮雕等工藝焊接成漏孔鱗紋狀,此冠是一件編織與鏨花工藝相結合的精品。皇后金冠則應用了極其複雜的掐絲鑲嵌珠寶點翠工藝,鑲嵌5000多顆珍珠、100多塊寶石,用以裝飾九龍四鳳,寶石璀璨奪目,龍飛鳳舞,製作精細,工藝高超,為明代金銀器中的稀世之寶。
清代金銀器工藝空前發展,皇家使用金銀器更是遍及典章、祭祀、冠服、生活、鞍具、陳設和佛事等各個方面。精品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有一件銀絲花瓶,通體做成菊瓣形,先以銀絲分瓣制,再經焊合而成,細頸,圈足,工藝精細,華麗、莊重且玲瓏剔透,集中反映了清宮廷金銀工藝的成就。乾隆時期的金銀器,其製作工藝有范鑄、錘、焊接、點翠等,並綜合了突起、陷起、陰淺、陽淺、鏤空等各種手法,還出現了在金銀器上點燒透明琺琅、以金絲填燒琺琅的新工藝。如銀鎏金嵌琺琅硯盒,硯質為銀,蓋面鏨纏枝花卉,中間嵌一銀片,以燒蘭琺琅做出雲龍戲珠紋飾,整個硯盒富麗堂皇,代表了乾隆時期金銀器製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金銀器——清新活潑
金銀器
金銀器
金銀器形制種類增多,出現了金銀器皿。從金銀器藝術特色和製作工藝看,南北風格迥異。北方出土的金 銀器及其金細工藝發達。南方地區金銀器則多為器皿,製法大多來自青銅工藝。
秦漢時期
秦漢金銀器——富麗繁榮
秦朝的金銀器製作已綜合使用了鑄造、拋光等工藝技術。漢朝金銀器從為飾品,器形簡潔,多為素麵。金細工藝逐漸發展成熟,金銀的形制、紋飾、色彩更加精巧玲瓏,富麗多姿。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金銀器——異域風情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金銀器數量較多。金銀器的社會功能進一步擴大,製作技術更加嫻熟,器形、圖案也不斷創新。較為常見的金銀器仍為飾。
隋唐時期
隋唐金銀器——富麗堂皇、五彩斑斕
金銀器
金銀器
中國古代金銀器皿自唐代起日漸興盛。因為受到西方金銀器傳入的影響,達到空前的種類豐富、造型多樣。不計成本的皇家氣派使得金銀器製作工藝高超、紋飾精美,體現了唐代繁榮的文化藝術和先進的科技水平。唐代金銀器可分為飾品、法器、食器、飲器、容器、雜器等。
宋元時期
宋元金銀器——清新素雅
宋代金銀器輕薄精巧、典雅秀美,民族風格完美。造型上極為講究,花式繁多,以清素典雅為特色。元代金銀器與宋代相似,除日用器皿和飾品外,陳設品增多。從造型紋飾看十分講究,素麵較多。然而,元代某些金銀器亦表現出紋飾華麗繁複的趨向。
明清時期
明清金銀器——華麗濃艷
明清金銀器趨於華麗濃艷,宮廷氣息濃厚。器形的雍容華貴,寶石鑲嵌和龍鳳圖案的色彩斑斕,象徵著高貴與權勢。明代金銀器生動古樸,紋飾結構趨向繁密。清代金銀器既有傳統風格,也有其他藝術的影響。清代金銀器可用精、細二字概括。複合工藝發達,金銀器與琺琅、珠玉寶石等結合,增添了器物的高貴與華美。

鑒賞


金嵌珍珠松石樓式龕(清)
金嵌珍珠松石樓式龕
金嵌珍珠松石樓式龕
現藏故宮博物院。
金嵌珍珠松石樓式龕,清,通高66厘米,長53厘米,寬23厘米。
清宮中佛龕的形式有很多種,樓閣式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其形制仿漢地傳統的樓閣式建築,分上下兩層,各開三間作為佛龕以供奉尊像。此龕不僅與建築形制完全一致,而且用金成造,嵌松石、珍珠為飾,十分豪華。
掐絲團花金杯(唐)
掐絲團花金杯
掐絲團花金杯
現藏於陝西省博物館
高5.9厘米,足徑3.5厘米,口徑6.8厘米,1970年10月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窯藏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