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章句

此書是現存成書較早的、影響較大的《老子道德經》注本,相傳為河上公或河上丈人撰,原注不分章。

河上公注的特點在於它的注文簡潔清晰,意境空靈。其注《老子》文,重在解釋老子意旨,每每以極簡單的語言闡說《老子》義理,同王弼注一樣,沒有字詞考證。說理透徹,平鋪直了。語言樸實流暢,平易近人。在諸多道典中又是一種風格。

出版情況


此書是現存成書較早的,影響較大的《老子道德經》注本,相傳為河上公或河上丈人撰。

主要內容


作為秦漢黃老學者的著作,《河上公章句》的主要內容是以漢代流行的黃老學派無為治國、清靜善生的觀點解釋《老子道德經》。天道與人事相通,治國與治身之道相同,二者皆本於清虛無為的自然之道,這是《河上公章句》的基本思想。故陸德明《經典釋文》概括此書為“言治國治身之要”。
從“天道自然無為,元氣化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出發,本著天人合一、國身相同的觀點,用自然法則來論述治國養生之道,尋求能使國家太平久治、個人長生久壽的方法,這是自戰國、秦漢以來黃老道家學說的基本內容。漢代發達的政治學和醫藥養生學,在思想上無不受到黃老學派的影響。但是西漢初期的黃老學,比較偏重於探討安邦治國的“經術政教之道”。河上公這一齊國黃老學派“貴清靜而民自定”的政治主張,由於適合漢初經濟凋敝、人民亟需休養生息的形勢,由蓋公傳與曹參,並得到漢文帝竇太后等最高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在漢初盛行了七十餘年。及至漢武帝即位,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經學成為官方的統治思想,黃老學遂退出了政治舞台。
但是,作為“經術政教之道”的黃老派政治學說雖然不時興了,以個人修身養性為主的黃老學說卻在繼續發展。特別是在漢武帝迷信神仙方士,漢代社會追求長生成仙風氣盛行的背景下,黃老養生學得到了十分有利的發展條件。到了東漢時期,黃老學已演變為偏重個人養生成仙的學說。王充《論衡·道虛篇》稱:“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怡淡無欲,養精受氣。”《後漢書·矯慎傳》載吳蒼《致矯慎之書》曰:“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冥,藏身遠遯,亦有理國養人,施於為政。”可見東漢人認為黃老學的主旨是養生成仙,而非“理國養人,施於為政”。東漢統治階級中頗有人喜愛養生之術,甚至以黃老作為祭祀崇拜的神靈,禱祠求福。
《後漢書·光武帝紀》載皇太子勸諫光武帝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又《楚王英傳》稱:“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漢桓帝延熹八年,兩次遣使者去陳國苦縣祭老子,欲求成仙(《後漢書·桓帝紀·郊祀志》)。漢靈帝熹平二年,陳國相師遷奏前相魏■與陳愍王劉寵共祭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魏■辭與王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而已,無它冀幸(《後漢書、陳敬王羨傳》)。可見到了東漢後期,祭黃老求長生已成為帝王貴胄之常事。這種風氣對桓、靈之世民間奉祀黃老的原始道教組織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
從上述漢代黃老學說發展演變的過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河上公章句》以黃老思想解說《道德經》的時代特徵。首先,《河上公章句》關於天地萬物生成過程的解釋,完全符合漢代黃老的元氣自然論。《河上公章句》注《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以抱陽。沖氣以為和”,其文云: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陰與陽也;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和萬物,天施地代,人長養之也。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萬物之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虛與氣通,故得久生也。
可見河上公是以黃老家宇宙論作為個人養生的理論根據。
關於天人相通的觀點在《河上公章句》中也有表述。如四十七章稱:“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實。”從這一觀點出發,河上公以天道自然無為的法則論述了黃老學的兩項基本內容,即治國與治身之道。《河上公章句》常以治國與治身並舉,“說聖人治國與治身同也”(三章)。治國的目的在於安定人民,致國太平長久,其要點在於愛惜民財,不為奢泰淫侈,嗜武濫刑;治身的目的在於身心清靜安寧,達到長生久壽,其要旨在於愛氣養神,除情去欲,不為煩勞放縱。二者共同之處在於效法自然,“無為養神,無事安民”。故《河上公章句》云:治身者愛氣則身全,治國者愛民則國安。治身者呼吸精氣,無令耳聞也;治國者布施德惠,無令下知也。(十章)
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臟空虛,神乃為之也。治國者寡能,從弱共扶強也。(十一章)
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也。治身則天降神明,往來於己也。萬民歸往而不傷害,則國安家寧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則身安而大壽也。用道治國則國安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無有盡時也。(三十五章)
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不勞煩也。(四十三章)人能知止足則福祿在於己,治身者神不勞,治國者民不擾,故可長久。(四十四章)
治國者當愛惜民財,不為奢泰;治身者當愛惜精氣,不為放逸。夫獨愛民財、愛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五十九章)
治國煩則不亂,治身煩則精散。(六十章)
治身治國安靜者易守持也。(六十四章)
治國者刑罰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傷神,貪財殺身,民不知畏之也。(七十四章)
《河上公章句》對治國與治身之道雖皆有論述,但其重點卻在治身養生,帶有秦漢黃老學的特徵。故全書第一章開宗明義:道可道——謂經術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長生之道也。
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二句經文的原義,是說: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並非“常道”。“常道”是老子哲學特有的概念,幽深玄妙,只可意會不可言說。河上公解釋“常道”為“自然長生之道”,而非“經術政教之道”,這未必符合老子的原義,但卻表明了作者輕視治國而偏重養生長壽之道的傾向。第六十四章注云“聖人學人所不能學。人學智詐,聖人學自然;人學治世,聖人學治身。”則更清楚表明了作者輕治國而重治身的思想。
道家養生學的內容,主要是講怎樣通過精神形體的鍛煉修養,達到戰勝疾病衰老,長生久壽,甚至不死成仙的目的。《莊子·刻意篇》中已提到:“吹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善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呂氏春秋》與《淮南子》二書中皆有黃老家論養生的內容。《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醫藥、房中、神仙家著作也多託名黃帝、容成等上古真人,與黃老學有密切關係。但直接以黃老養生思想來解釋《老子》的漢代典籍,現存僅有《河上公章句》一書。
根據《黃帝內經》、馬王堆出土的醫藥養生書、《道引圖》,以及江陵張家山出土的《漢簡引書》等資料來看,漢代醫藥養生方術門類頗多,主要有服食方葯、道引行氣、房中固精、守一存神等幾大類。服食方葯(包括草木葯與金石葯)的目的在於借藥物的外力保養身體,延年祛病,後來道教的外丹方術即源於此。行氣、房中、存神等方術,則是要通過保養人體內的精氣神等維持生命的要素,調節人體自身功能以祛病延年,後世道教的內丹養生術由此發展而成。《河上公章句》的養生方法主要屬於內修方術。黃老養生家認為:人身之精、氣、神三者是維持生命的基本要素,稱為“三寶”。人之衰老病死,皆因三寶虧損枯竭,故欲長生者必須重視精氣神的保養。故《太平經》云:“人慾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行氣、房中、存神,就是早期道家及道教保養精氣神的三大養生要求。《河上公章句》對此三項皆有論述。
首先,關於行氣術,河上公認為人稟天地之和氣而生,和氣散則死亡,故善攝生者必須保養和氣。“治身者愛氣則身全。”保存的方法在於調節口鼻呼吸,使呼吸輕柔緩慢。故曰:不死之道在於玄牝。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鼻口之間,乃通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鼻口呼■喘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無有。用氣當寬舒,不當急疾勤勞也。(六章)
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則長存。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氣也。專守精氣使不亂,則形體應之而柔順。
治身者呼吸精氣,無令耳聞也……治身天門謂鼻孔,開謂喘息,合謂呼吸也。(十章)
其次,關於房中固精之道,河上公稱男女之精為“精氣”,認為“治身者當愛惜精氣而不為放逸”。保養精氣的方法,一是在男女交合中節慾重施,忽使精氣漏泄,二是還精補腦之法。《河上公章句》稱:愛情重施,髓滿骨堅。(三章)
人以氣為根,以精為蒂。如樹根不深則拔,果蒂不堅則落。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使無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長生久壽之道。(五十九章)
治身者卻陽精以糞其身。(四十六章)
最後,關於保養精神之道。河上公認為:“人之所以有生者,以有精神。精神?空虛,喜清靜。飲食不節,忽道念色,邪僻滿腹,為伐木厭神。”(七十二章)這裡的所謂精神,不反指人的心思觀念,而且有神靈的含義,即駐守人體五臟之中的靈魂。人之精神易愛外界聲色財貨誘惑,產生嗜欲貪念,使精神勞動,離形而去,如此則生命危矣。故欲長生者必須除情去欲,保持五藏空虛,精神安靜,形神相抱不離。《河上公章句》對此多有表述,如:人能除情慾,節滋味,清五臟,則神明居之也。(五章)
人能養神則不死也。神謂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人載魂魄之上得以生,當愛食之。喜怒亡魂,卒驚傷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餚,腐人肝肺。故魂靜志道不亂,魄安得壽延年也。(十章)
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虛,神乃為之也。(十一章)
上述行氣、固精、養神三項養生方術,上承漢代黃老道家之學,下啟魏晉神仙道教。東晉南朝葛洪的《抱朴子內篇》和上清派經典,對《河上公章句》的養生術又有進一步發展。《河上公章句》之所以為後世道教徒重視,其原因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