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基礎教材
2013年董金裕等所著書籍
《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採用分類方式講解《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旨在培養學生社會倫理的意識和淑世愛人的精神。在每單元之前附有引言,最後設計“問題與討論”和“今人今事”;各章之下列有“章旨”、“註釋”、“解讀”、“相關名言”;書末附錄“淵源於《論語》中的成語熟語”作為補充材料。並在“教材”的基礎上,針對關鍵的字詞句添加了補註,以供教師教學使用。本教材採用分類方式編輯,可使學生於學習之後得到系統的認識。它打破了通常的註釋模式,將義理相近的章句重新歸類,使之相互貫通,更明晰地闡發了儒家問價的精髓。對如何理解和感知儒家文化的精神,尤其是這種精神的現代價值,做出了可貴的嘗試和努力。
中華文化基礎教材範本《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大部分單元后還列有“今人今事”與“歷屆大考試題”。在“歷屆大考試題”方面,《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僅選擇台灣地區高中大考試題,引進后的教材則改為以內地的全國高考試題、地方高考試題以及高校自主招生試題為主,更符合內地的教學實際,同時部分地輔之以新加坡、香港地區、台灣地區的相關試題,用以拓寬學校和學生的視野,以幫助學生提高知識運用與解題能力。
大陸中華書局引進這些教材,旨在為高中階段傳統文化教學提供新範本,期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成長為具有民族情懷與世界眼光的現代中國人。
中華書局將與北京四中、衡水中學、合肥一中、武漢四中、華南師大附中等一批全國知名中學共建中華傳統文化(高中)教學研究基地,並將逐步建立面向全國中小學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服務體系。由中華書局引進的這套教材也將首先在這幾所高中進行試點使用。
台灣地區高中課程中一直安排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屬於必修科目,並編有相關教科書。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董金裕指出,大陸興起一股國學熱,希望透過四書等文化經典教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