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堰

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橫河鎮轄村

石堰村位於鎮西,距鎮政府駐地3.5公里,東面與秦堰村接壤,西與子陵村交界,西北同烏玉橋村為鄰,東北與馬堰村相連。2001年2月由原石堰、永福、堰南、王梁4個村合併成石堰村,全村9個自然村分別為上街頭、下街頭、南堰頭、廟山頭、西岩堰、范家山、王梁橋、白楊嶴、翁郎橋。村委會駐地下街頭。轄區36個村民小組。2002年全村1326戶,3847人。石堰因建閘于山岩之上故稱石堰,村因堰而名。

歷史沿革


相傳上古舜帝曾避丹朱難於石堰虞山。唐元和至咸通間(806~866)餘姚置鹽場於石堰,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改稱石堰買納場,設場署於石堰,故村中有“大街里”“三和里”等古代村巷遺址。民國五年(1916)餘姚縣鹽場公署由石堰遷至庵東,石堰鹽場終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石堰曾是石堰鄉政府駐地,至1992年5月撤區擴鎮時,併入橫河鎮止。時設有供銷社、信用社、糧站、棉站、廣播站、郵電所、警務區等機構。現在還保留有信用社,郵電所,警務區等單位。
石堰村古迹有虞山(又名廟山)、琉璃山。明、清時期農曆二月十六日“拜禮拜”,琉璃山設拳場,以烏山拳為主設擂,四鄉八村的年輕人聚集觀看賽拳,熱鬧非凡,近百年相沿為習俗。農曆三月十二日、三月十五日為賽龍舟日,從橫河堰至石堰間東橫河上,各村都有龍舟參賽,龍南、龍北各村都有一至二艘龍舟,挑年輕力壯者當划手,年長者為舵手。競賽那天南村北鄉,男女老幼沿江觀看,歡呼助威,蔚為壯觀。以上是民間兩大文體活動,分別於1949年、1957年停止。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村域北有大大山、筆架山、石屋山,南有涼帽山、旋網山。省道滸溪公路、杭甬高速公路連接線橫貫村中心。汽車路通各自然村,全村有寬3米以上的村道長10740米。東橫河流經過村,東有水井江,南有堰南江,西有陡門江(蘿蔔江),北有后大江,屬東橫河下游石堰片水系。
石堰
石堰

經濟


農業

有耕地面積3005畝,山林面積2550畝,耕地以種植水稻為主,1975年全村上交國家糧食任務達70.25萬斤。1985年取消糧食統購統銷,實行產業結構改革,部分改種水果、花木苗圃、蔬菜,亦有改為養殖業。山林茂密,以楊梅毛竹為主,兼有其它果林、茶葉。2002年全村糧食總產量973.73噸,油料總產量127.23噸,蔬菜瓜果總產量1952噸。農業總產值682萬元。

工業

石堰從1924年1月13日由烏玉橋葉樹州首辦第一家機器軋米廠始,至20世紀70年代以前,僅有幾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80年代之後鄉鎮企業快速發展。全村有集體、個體企業135家,從業人員達1802人,產品有五金、塑料、建材、粘膠劑、鍍鋅、薄膜等,年總產值23265.37萬元,利潤2044.6萬元。
村裡建有佔地275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設攤位80餘個,早夜有市。從事商業、飲食、服務、建築、運輸業的人員438人,年收入780萬元。2002年全村各業總收入24727.37萬元,人均年收入7009元。
村內有完全小學1所,9個班,幼兒園2所。全村現有在校大學生58人,已畢業大學生40名。有衛生所1家,床位4張。合作醫療站3處,初級保健員3名。老年活動室2處。

人口民族


村內姓氏眾多,人數較多為魯、康、王、翁,以自然村集居,其他有張、陳、蔣、朱、周、徐、楊、景、金、滕、潘、陸、胡、諸、方、房、李、孫、武、俞、華、吳、黃等姓。

有關詩詞


石堰村 (宋)陸遊
木落山不蔽,水縮舟自獻。
寒日晚更明,村巷曲折見。
少婦鳴機杼,童子陳筆硯。
農家雖苦貧,終勝異鄉縣。
君看宦遊子,豈無墳墓戀。
生死在故鄉,切勿慕乘傳。

社會


設置有石堰閘、方家閘、張山閘、后水江閘、永福橋閘、油車江閘、長石板橋閘、陡門閘共8座。橋樑22座,其中永福橋、翁郎橋、陡門橋等為古石橋。村民置有運輸汽車20輛,小轎車86輛,摩托車1188輛。

旅遊


石堰村附近有孫家境孫氏祠堂、童家嶴遺址、永淦古玩城、大山茶園、橫河七星橋等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