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園烈士陵園
愛園烈士陵園
柳圍濃綠一春過,愛字題名豪若何。
漫草壯詞留石壁,還從淮水逐胡戈。
萬花種就江山闊,志士生成肝膽多。
風雨六塘堤上下,八年長與國消磨。
時任泗沭縣長夏如愛,親為陵園題序。
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進攻解放區,愛園曾遭受破壞。1949年底,淮泗、泗沭、泗陽合併為泗陽縣,縣政府遷至眾興。為便利各界人士瞻仰先烈,1953年,愛園遷至泗陽縣治所在地,李一氓重新為愛園題寫園名。現在的愛園,佔地126市畝,其中水面17畝。園林主體建築"昭忠祠",規模宏闊,建築面積為650平方米。祠內陳列,莊嚴肅穆,四壁懸掛各界名人在抗戰後期建陵時題贈的悼念烈士的匾額、對聯32件,以及建國后縣委、縣政府及有關單位悼念烈士的對聯18副。1984年起,昭忠祠內又新設"泗陽縣革命歷史陳列館",館內用實物、圖片以及歷史資料,展示泗陽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業績,史料分"五四運動至抗戰前夕"、"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以四個部分,及"部分烈士傳略"。
園的東北角是烈士墓地,在書有"忠魂園"圍牆內的 高丘上,聳立著"死難烈士萬歲"的紀念碑,東側安葬49位烈士遺體,墓前立有石碑,鐫刻著烈士姓名、職務、籍貫、犧牲年月等。有大革命時期中共泗陽縣委首任書記孫耀宗,有抗戰時期的中共泗沭縣委書記郭光裕,有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泗陽縣總隊政治部主任李照東等同志的遺體,還有小周圩戰鬥犧牲的部分烈士。墓地北面是烈士骨灰陳列室,裡面存有36位烈士的骨灰和遺像。
烈士墓前建有烈士碑廊,分立東西,碑廊為仿古迴廊,建築古色古香,飛檐翹角。東西兩廊內各樹立八塊大理石碑,兩面均刻上烈士英名,共2776名,其中大革命時期3名,抗日戰爭時期536名,解放戰爭時期1845名。
園內有三座碑亭,均為六角形,高丈余,莊嚴雅緻;亭的四周,清溪圍繞,架有曲橋可通。西便門內的亭子里,有"抗日烈士紀念碑"。墓地西側的亭中,立有"泗沭抗日烈士公墓誌"。碑文為李一氓於早期建陵時所撰。文中痛斥"倭患",激發人民鬥志,頌揚八路軍、新四軍抗戰烈士的英雄氣概。該文引經據典,文字清新古雅,顯示了作者豐富雄渾的學識才智,不僅對當時和後人是一種精神鼓舞,也是一篇值得學者揣摩學習的範文。
江蘇省泗陽縣眾興鎮。在愛園路南首、大運河泗陽大橋北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