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楊儀的結果 展開

楊儀

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

楊儀(約189年-235年),男,字威公,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

最初為荊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關羽,任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劉備讚賞,擢為尚書。因與尚書令劉巴不和,調為弘農太守。建興三年(225年)任丞相參軍,此後一直跟隨諸葛亮戰鬥。亮卒,他部署安全退軍。亮生前定蔣琬繼己任,儀僅拜中軍師。

建興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職流放至漢嘉郡。但楊儀仍不自省,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最後下獄,自殺身亡。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投奔劉備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他為荊州刺史傅群的主簿。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背離傅群前往投奔襄陽太守關羽。關羽任命他為功曹,派他為信使西行去見劉備。劉備與他談起國家軍事大計,議論政治得失,非常喜歡他,於是徵召他為左將軍兵曹掾。

改任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升任楊儀為尚書。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東征東吳,楊儀與尚書令劉巴不和,便被改任遙領弘農太守。

隨軍北伐

建興三年(225年),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代行相府事宜,準備南行。
建興五年(227年),跟隨諸葛亮到漢中。
建興八年(230年),被提拔為長史,加綏軍將軍。諸葛亮多次出軍,楊儀總是幫他制訂規劃,籌措糧草,做事不用過多的考慮,很快就利索地處理完畢。軍中禮節制度,都由楊儀安排和檢查。諸葛亮深為愛惜楊儀的才幹,藉助魏延的驍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處,但又不忍心偏廢他們任何一方。
建興十二年(234年),楊儀跟隨諸葛亮出軍屯紮谷口。諸葛亮病逝於沙場。楊儀既率領部隊退回,又討伐誅殺魏延,自以為功勞特大,理當接替諸葛亮執掌朝政,於是招呼都尉趙正用《周易》卜筮,卦為“家人”,楊儀沉默不歡。

作繭自縛

畫像
畫像
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認為楊儀性情急躁狹隘,有意讓蔣琬擔當重任,蔣琬於是為尚書令、益州刺史。楊儀到京城后,被任命為中軍師,沒有部屬,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
起初,楊儀任先主手下的尚書,蔣琬為尚書郎,後來雖然都任丞相參軍長史。楊儀每次隨行,承擔軍中繁重的工作,自認為比蔣琬資歷老,才能超過蔣琬,於是聲色之間經常流露出怨憤表情,斥責他人嘆息自己的言語發自內心。當時人家都畏懼他出言不遜,不敢與他交往,只有后軍師費禕前往慰勞看望他。楊儀對費禕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說了許多以前的事,費禕便秘密地將這些話向上奏報。
建興十三年(235年),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楊儀到了流放地,再次上書誹謗,語氣措辭激烈,於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楊儀自殺,他的妻兒老小回到蜀地。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大哥楊慮字威方,在江南中帶品德無人能及。一直不願出仕為官。十七歲時夭折,鄉人稱他為“德行楊君”。

人物評價


孫權: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楊戲:威公狷狹,取異眾人;閑則及理,逼則傷侵,舍順入凶,大易之雲。
陳壽:楊儀以當官顯,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郝經: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陸文圭: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渭南反斾歸,師在千裡外。朝臣意左右,魏為楊所害。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艾復矜其功,受制於鍾會。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忌敗。家國莫不然,鳴呼可為戒。
王夫之:楊儀福小之器耳,其曰“吾若舉軍就魏,寧當落度如此”。是則即為懿屈而不慚者。
蔡東藩:魏延楊儀,心術相同,延不過早為發作,自速其死耳。若儀之與費禕言,謂不若前時就魏,是延之所未及設想者;而儀欲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微諸葛丞相之善為駕馭,幾何而不先作亂也?

人物爭議


託付兵權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時,出軍屯紮谷口。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布,做斷後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么?”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以上為《三國志》的記載。不過據《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併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追殺。
裴松之認為此說法只是在曹魏的傳言,蜀漢陳壽的正史《三國志》比《魏略》較為可信。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三國志12的形象
三國志12的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楊儀登場於諸葛亮北伐之時。馬謖拒諫失街亭一役中,身為長史的楊儀自動請纓,要前往代替馬謖保守街亭,諸葛亮亦表示贊同,可見諸葛亮頗信任楊儀。可惜楊儀未出發,街亭就已告失守。自此後,楊儀常隨在諸葛亮身邊,一起籌劃及商議軍中事務。第一百零一回中楊儀建議採用輪班分兵,以為長久北征之計,便深得諸葛亮所認同。
諸葛亮臨死前,將重要遺命及撤兵之計交由楊儀主理,並預料魏延將會造反,囑咐楊儀以錦囊之策加以應付。楊儀奉命行事,在與魏延對壘的陣前策動計謀,詐降魏延的馬岱隨即斬殺魏延。
當魏延與楊儀互相上奏攻軋時,吳太后認為“楊儀乃文人,丞相委以長史之任,必其人可用”;蔣琬亦對楊儀作出評價,指楊儀“為人雖稟性過急,不能容物,至於籌度糧草,參贊軍機,與丞相辦事多時,今丞相臨終,委以大事,決非背反之人”;董允亦認為楊儀“才幹敏達,為丞相所任用,必不背反”。
楊儀保諸葛亮遺柩回成都后,劉禪封他為中軍師。可是楊儀卻因為不甘官位下於蔣琬,常生怨言,更說出“當初寧願投魏”的宣言。費禕向後主密陳楊儀之言,後主大怒,貶楊儀到漢嘉郡為庶民。楊儀自覺羞慚,最終自刎而死。

影視形象

年份電視劇飾演者
1994年《三國演義》:孟憲禮
2010年《三國》陳珊珊飾演
2017年《軍師聯盟》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