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東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截止2015年底,全市轄區內共有食品生產單位239家,食品流通單位13352家,餐飲服務單位8431家,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769家,化妝品生產經營單位851家,藥品生產經營單位670家,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494家,藥品使用單位1644家。
食品生產監管
加強對白酒、瓶(桶)裝飲用水、糖果、豆製品、食用明膠和使用明膠生產加工食品等重點企業的監督檢查,選取6家高風險企業試點推行質量安全授權人制度,抓好小作坊監督管理,出台《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有72家小作坊通過生產審查。
食品流通監管
推進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在全市確定10家大型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作為試點單位,撥付資金10餘萬元統一印製食用農產品購銷”一票通“、入場經營者公告欄和公示牌,採取領導包點、現場觀摩、督導檢查等方式,推動10家市場全部設立駐場監管機構,建立入場經營者檔案,配備食品快檢設備,推行”一票通“。加強中小學校周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堅持”五項標準“(亮證經營、公開承諾、單據留存、原料公示、環境清潔)不放鬆,對全市213家中小學校周邊食品店、餐飲店進行整治規範。
餐飲服務監管
開展“尋找笑臉就餐”、明廚亮灶、清潔廚房三大行動,全市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率為93.4%,319家單位完成廚房亮化,991家單位達到清潔廚房標準,小飯店持證率99.07%。加強學生小飯桌專項治理,對符合條件的104家小飯桌在春秋兩季學校開學前向社會公告。
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
監督企業嚴格落實保健食品GMP和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規範,對生產企業執行原輔料備案和停產復產報告制度、經營企業落實索證索票制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選取2家生產企業開展產品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確保產品“來有蹤、去有影”。
藥品醫療器械監管
完成14家藥品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製劑室許可證換髮審查工作,6家生產企業、10家批發企業、313家零售企業按規定時限要求通過GMP、GSP認證檢查,2家製劑生產企業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品種賦碼生產,611家藥品經營企業提前2個月完成電子監管網入網。貫徹實施《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指導原則》,指導企業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升級改造生產經營條件,提升規範化管理水平。
①堅持嚴打重治。在食品領域,組織各監管部門開展“治理餐桌污染。守護舌尖安全”整治行動,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針對元旦春節、國慶中秋等重點節日,農貿市場、校園周邊等重點區域,肉及肉製品、“五毛”小食品等重點產品開展集中治理,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在葯械領域,先後開展網際網路售葯、處方葯銷售、膠囊劑藥品等專項整治,加大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監督檢查力度,專門聘請有豐富經驗的老葯工開展現場指導,問題發現率大為提高。開展醫療器械專項整治行動,以打擊無證經營、經營無證產品為重點,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採取“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方式加大對各縣區的明察暗訪,推動整治活動開展。年內共查處各類案件463起,罰沒款413.02萬元。②加強稽查辦案。結合日常監管、專項整治、廣告監測、投訴舉報、檢驗檢測等工作,深入挖掘案源,加強部門協助,與教育、旅遊、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10餘次,與公安機關聯合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建立健全線索舉報、案件移交、聯合執法等制度,全年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的食品藥品案件10餘起。③強化檢打聯動。充分發揮技術手段的作用,強化食品藥品檢驗檢測,做好監測結果的分析研判,結合提高食品抽檢頻次這一民生實事,共完成食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3537批次,重點品種抽檢覆蓋率為100%,對不合格產品均按程序予以核查處置,對海米、醬腌菜等不合格率較高的品種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提升監管效能。
①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聯合市發改、財政、人社、質監等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全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的實施方案》,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經編辦批複加掛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牌子,市食品藥品檢驗能力建設被列入2105年全市重點項目,市政府撥付專項資金1200萬元用於實驗室維修改造和檢驗儀器的購置配備,該項目主體工程於年底前完成。4個縣級綜合性檢測中心中有3個取得食品檢驗資質並啟動檢驗工作。市及各縣區局均設立快檢室,鄉鎮監管所全部配備快速儀器。市、縣聯動在重點時段開展“食品快檢進市場”活動,現場公示快檢結果,取得良好效果。②加強監管信息化建設。投入20餘萬元開發建設具有APP移動執法功能的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平台,逐步建立起包括全市監管單位基本信息、日產監管、監督抽檢、行政處罰等內容的信息資料庫,實現全市監管數據的信息共享。墾利縣局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自主研發的“天眼”系統投入使用,初步實現“監督執法者、規範經營者、引領消費者”的目標,該做法在新華社內參上刊發。③加強應急防控體系建設。建立風險會商和問題清單制度,每季度召開風險會商會議,梳理“四品一械”問題清單40類,並分類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加強輿情監測,處置輿情信息20條,通過政務網站和預警系統向社會公眾發布警示信息40條。制定《全市食品藥品應急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組建應急處置隊伍,針對媒體曝光的“五毛零食”,低劣紅酒、德州金鑼問題豬肉等事件,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第一時間對全市相關企業進行摸排,有效控制事態蔓延。建立大型集體聚餐申報備案和重大活動餐飲安全保障登記備案制度,圓滿完成30餘次食品安全保障任務。
①開展政策調研。圍繞監管難點,確定15個課題開展調研活動,推動市政府以規範性文件形式出台《東營市鮮奶吧管理辦法》,為加強鮮奶吧的監督管理提供政策依據。②加強法制宣傳。完善市食葯監局黨組中心組理論學法制度,深入開展“季度學法日”活動,開展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宣傳貫徹工作,針對執法人員、食品企業、行業協會分類舉辦培訓班20餘期,在電視台、報紙、網站開設專題專欄,通過微信平台和市普法辦簡訊平台向全市公眾發送宣傳信息,為法律的貫徹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③推行清單制度。加快建立行政權力清單、政府責任清單和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共梳理行政權力事項147項、部門責任事項6大項26小項、行政審批事項9項,均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④規範執法行為。在全市系統推行痕迹化監管模式,統一印製《食品藥品監督檢查登記簿》,執法人員在行政許可、日常監管、專項檢查、稽查辦案等工作中詳細記錄執法過程,確保監管“全程留痕、隨時查控”。制定《食品藥品行政處罰工作程序規定》,組織開展典型案例研討會、案卷評查活動,聘請法律顧問,為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持。
①推進簡政放權。順利承接省局第二批17大類27個產品品種的許可下放工作,同時將食品生產企業委託加工備案許可權下放到各縣區局,將部分食品生產許可審批許可權下放至廣饒縣局,讓群眾辦事更加方便。所有審批事項都編製服務手冊和服務指南,及時調整食品生產和藥品零售企業許可項目的審批程序和條件,全年共辦理審批事項1155件,接受群眾諮詢1.2萬人次,實際審批時限較法定時限提速50%以上,群眾滿意率保持在99%以上。②開展示範創建。繼續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示範創建活動,共遴選推薦5家食品生產企業、11家大中型商超、14家食品供貨商、3家批發市場、68家食品店、3家餐飲街區、16家學校食堂、21家餐飲店、4家地方風味名吃、1家知名大型餐飲企業和2家大眾餐飲連鎖企業開展品牌創建活動,並順利通過省局檢查驗收。廣饒縣作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先進縣創建試點,堅持政府統籌協調、部門齊抓共管、企業廣泛參與,在食品安全宣傳、信息化建設、檢驗檢測能力、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工作新模式,提升食品安全水平。③服務企業發展。推動某葯業搬遷落戶到東營市;指導山東九恆集團有限公司藥用輔料生產項目完成場所規劃、設備安裝和許可申請等工作;助推某製藥順利通過美國FDA官方審計;鼓勵發展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連鎖企業增至35家,連鎖門店共265家。開發建設執業藥師遠程服務平台,有60家藥店安裝並運行該系統,既解決企業執業藥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又為群眾安全用藥提供保障。
①發揮食安辦作用。強化綜合協調機制建設,在專項整治、抽檢監測、信息通報、事故處置等方面加強與各監管部門、縣區食安辦的協調聯動。健全完善考核體系,印發《2015年全市食品藥品安全考核工作方案》,真正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②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對企業人員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先後舉辦培訓班40餘期,培訓人員5000餘人次。建立信用等級評定製度,完成對餐飲單位、醫療器械、保健食品企業的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建立行政約談、監督抽檢和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制度,已向社會公布抽檢及處罰信息27期,組織企業約談會21次。③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在《東營日報》、東營網等媒體開設專版專欄,開通“東營食品藥品監管”政務微信,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用藥月、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等宣傳活動,提升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水平。④發揮社會公眾的作用。加強“12331”投訴舉報中心規範化建設,完善投訴舉報查處快速反應機制,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全年共受理投訴舉報1629起,回復率100%。
局長:王秀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