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面
琴面
琴面,唐代的額枋斷面高寬比約為2:1,側面做成略曲的弧線,這種做法因其表面弧度類似於古琴的琴面,所以稱作琴面。
此外在中國古代建築中,琴面又可指琴面昂,是昂的一種,指昂嘴做成如琴面一般突起,琴面昂在唐代到宋代的建築中較常出現。
古琴,原稱 琴,又稱 瑤琴、玉琴、五弦琴和 七弦琴,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自古“琴”為其特指,於19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本文統稱琴。初為五弦,漢朝起定製為七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
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範圍是漢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