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陵之戰

中國戰爭史上較早使用預備隊的戰例之一

艾陵之戰是公元前484年吳國在艾陵地區打敗齊國軍隊的一次著名戰役。周敬王三十六年,吳、魯聯軍在艾陵(今山東萊蕪東南)全殲十萬齊軍。

公元前489年,吳國進攻陳國,次年攻魯。公元前484年,夫差聽說齊景公已死,聯合魯國進攻齊國,公元前484年5月27日,雙方展開大戰,大敗齊軍。吳俘獲齊中軍將國書及大夫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等,並獲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此為“艾陵之戰”。

艾陵之戰是春秋時期規模較大、較徹底的圍殲戰,同時也是中國戰爭史上較早使用預備隊的戰例之一,此後預備隊的作用為歷代兵家所重視。

戰爭情況


戰爭前情

吳國為稱霸中原,於三十五年聯合魯、邾、郯國軍隊攻打齊國,並派舟師自海上攻齊,被齊軍擊敗。次年春,齊為報復諸侯攻齊之役,派兵攻魯,被魯軍擊敗。五月,吳王夫差聞齊軍攻魯,率吳軍會同魯軍以擊之,攻克博(今山東泰安東南),進駐贏(今山東萊蕪),旋與齊軍主力在萊蕪鋼城艾陵展開決戰。

進攻路線

艾陵之戰郵票
艾陵之戰郵票
艾山奇洞
艾山奇洞
《東周列國志》載:“齊將國書,屯兵汶上,聞吳魯連兵來伐,聚集諸將商議迎戰。”“陳逆日:‘吳軍長驅,已過嬴博。”“‘國書傳令,拔寨都起,往迎吳軍,至於艾陵。”齊軍和吳魯聯軍的進軍路線與其它史書記載和地理特徵相符,是可信的。時齊將國書屯兵汶上,此汶上不是今汶上縣(古稱魯中都邑),也不是東汶河上游的穆陵關和泉陰的古汶河,而是指泰山的汶河上游及源頭以上意,即博城、嬴城、牟子國城、齊長城泰山段各關和淄川區城子庄(漢置萊蕪縣城,有齊長城,是齊國防禦要地)一帶。國書伐魯,聽說魯聯吳伐齊,因吳軍強大,為縮短軍事物資供應線,保衛齊都臨淄,留下守博城、嬴城和泰山齊長城各關的部隊后,率主力在齊國境內的城子庄並以齊長城為依託迎敵。吳國軍隊長途跋涉,自吳都(今蘇州)北進,岳嬴,“至艾陵西五里寨。”博即今泰安市南15公里的舊縣村,古時為博城。嬴即今萊城區羊里鎮城子縣村,古時為嬴城。從吳軍的進攻路線年,吳軍是經過魯國曲阜,沿汶水自西而東,連克博嬴,進至艾陵西,向齊將國書所率的齊軍主力部隊殺來。齊將國書也率主力沿淄水而上至艾陵迎敵。那麼,由雙方行軍路線判斷,艾陵北端的今萊城區常庄正是兩軍必逢之地。開戰後,吳軍一直打到南博山。其地山澗乃由淄河沖積的狹長平地,適合‘戰車作戰的條件。《中國史稿地圖集》也有同樣標註。由此可以看出,戰場自吳軍克博始,至常庄、南博山一帶戰勝齊軍止,東西長約80公里。

戰爭經過

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此戰役的經過是有依據的,《東周列國志》中,就描繪了此戰的經過。由於雙方兵力各為十萬,大體相當,於是吳上、下、右軍分別由大夫胥門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揮,與齊軍相對列陣。吳王夫差親自指揮中軍,列於吳三軍陣後為預備隊。齊軍由國書率中軍,高無邳率上軍,宗樓率下軍。吳軍胥門巢率上軍先到艾陵地,齊將國書亦至。公孫近率部迎天軍,國書助之,大敗胥門巢。時魯將叔孫州仇率兵會吳,引吳國大軍至艾陵西五里下寨。哀公十一年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孫州仇率吳軍打第一陣,展如打第二陣,茹曹打第三陣,胥門巢率魯兵三千往來誘敵。自引大軍屯子高阜處,相機救援。齊軍第一仗勝,吳上軍則被齊中軍擊敗,認為有把握戰勝吳軍,群情激昂,吳將胥門巢率部挑戰,齊將公孫揮因昨天曾擊敗胥門巢,往迎出戰。胥門巢見公孫出兵,立即退走。叔孫州仇截住公孫揮廝殺,胥門巢回身助攻。國書派公孫夏出車攻胥,胥門巢又退,公孫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孫夏廝殺,胥門巢又回車助戰。惱得高無丕、宗樓一齊出陣。吳軍茹曹挺身獨戰二將,全無怯意。國書見吳兵不退,引全軍助戰。吳軍漸招架不住。吳王在高處看見,命伯引兵一萬接迎諸軍,親率精兵三萬、分三股反以鳴金為號,從一側穿插齊軍,將齊兵隔絕三處。齊軍首尾不能相顧。吳軍見夫差親臨指揮,救援胥門巢軍,勇氣倍增,大敗齊軍,獲齊軍革車八百乘。

戰爭領導人


艾陵之戰
艾陵之戰
吳王夫差
春秋戰國時吳國末代國君。吳王闔閭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夫差二年(前494),即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打敗越兵,又乘勝攻入越都,迫使越王勾踐退保會稽山。他不聽伍子胥的勸告,與越國講和。夫差遂率吳軍北上,征伐魯、齊等國。
十年,在邗(今江蘇揚州附近)築城;又開鑿邗溝,連結了長江、淮水,欲爭霸中原。十一年,從海上伐齊國,之後又派兵從陸上討伐齊國,大敗齊國。十四年。夫差與晉、魯等國會於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正當吳與晉相爭,奪得霸主地位時。因國內空虛,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吳都,大敗吳軍,並殺死吳太子。
夫差匆忙回師,與越議和。此後吳國又屢遭楚、越攻擊。二十三年,都城被勾踐攻破,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時間分析


關於艾陵之戰的準確時間有不同說法:
1.《史記·吳太伯世家》:
(吳王夫差)七年,吳王夫差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子胥諫曰:“越王句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務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遂北伐齊,敗齊師於艾陵。
居二年,吳王將伐齊。子胥諫曰:“未可。臣聞句踐食不重味,與百姓同苦樂。此人不死,必為國患。吳有越,腹心之疾,齊與吳,疥瘲也。願王釋齊先越。”吳王弗聽,遂伐齊,敗之艾陵【一】,虜齊高、國以歸。
吳王夫差劍
吳王夫差劍
【一】史記索引:在魯哀十一年
3.《左傳·哀公十一年經》:
五月,公會吳伐齊。甲戌,齊國書帥師及吳戰於艾陵,齊師敗績,獲齊國書。
4.《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吳表:
吳王夫差十一年,於魯伐齊救陳。殺伍員。
綜上所述:關於艾陵之戰時間《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左傳·哀公十一年經》時間相同都為魯哀十一年(前484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為吳王夫差十一年(前485年)《史記·吳太伯世家》為夫差七年(前489年),應為公元前484年前後

史書記載


左傳》哀公十一年載:“為郊戰故,公會吳伐齊。”即公元前484年春,齊將國書、高無丕率師至魯都城郊伐魯失敗。魯國想聯吳軍伐齊,報一箭之仇,就說服吳國伐齊。此時,齊軍為挽回伐魯失敗的面子,想再伐魯。吳欲稱霸,欲趁魯聯吳之機打擊強齊。於是,爆發了一場惡戰——艾陵之戰。《左傳》哀公十一年載:吳國為“中軍從王,胥門巢將上軍,王子姑曹將下軍,展如將右軍。”齊國為“齊將國書將中軍,高無丕將上軍,宗樓將下軍。”雙方各用車千乘,各號稱十萬人馬。又載:“五月克博,壬申至於嬴。”“甲戎,戰於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巢。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首三千,以獻於公。”
《東周列國志》記載與此相同。吳軍在5月攻下了博城,哀公十一年5月27日攻克嬴城,至29日進至艾陵地西5-里(約在今苗山鎮)。嬴城至苗山20餘公里,約1天的路程,吳軍在兩天多的時同內完全能到達。

地形介紹


據《續山東考古錄》載:“周魯蒙邑、齊堂阜邑、艾邑。”《蒙陰文史資料》載:“艾邑,在今新泰、萊蕪、沂源等縣交界處,因艾山而得名。”《續修萊蕪縣誌》載“杜預謂艾山在牟縣東。”“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萊蕪東二十里,其東皆曰艾也。”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牟城(牟縣城)即今萊城區辛庄鎮趙家泉村的古牟子國城,以東的廣大丘陵山地,古時稱艾邑,是牟子國轄地,后是萊蕪、新泰、沂源、博山的交界地。現在的鋼城區艾山辦事處、黃庄鄉、寨子鄉,沂源縣土門鎮、草埠、徐家莊,萊城區苗山鎮的常庄一帶,博山區的南博山鎮以南,當屬艾邑轄一地艾百,因有艾山而得名。其地區叫艾山的有兩處,一處在鋼城區的艾山辦事處宋家莊村北。海拔116米,頂有石山寨,山腳東南處有鐵礦、冶鍊遺址。另一處在沂源縣徐家莊鄉,海拔約400米。兩地均傳說古時建城時,忽然一夜間起了一座山,礙於修城而停建,因名礙山。另一說是山嶺到處生長著艾草,故名艾山。此地地殼有斷裂帶,史載漢時山在地震中有所變化,但據較多的史料載為艾,因此應名艾山。由此看來,原牟子國境東有艾山,因地廣名艾邑。又因全是低矮丘陵,又名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