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拳

瑤拳

據《全唐詩》記載,當時瑤族民間已開展有刀、斧的套路演練活動。這些拳一直在瑤人中流傳,明清兩代統治者稱之為蠻瑤拳。瑤族多依山險而居,練功常在山地進行。

概括介紹


廣西少數民族拳種之一。相傳為隋唐之前瑤民所崇奉的“盤王”(即盤瓠)所創。據《全唐詩》記載,當時瑤族民間已開展有刀、斧的套路演練活動。明代鄺露著《赤雅》載有武功高深的瑤民女將雲娘。這些拳一直在瑤人中流傳,明清兩代統治者稱之為蠻瑤拳。《新唐書》稱為蠻酋瑤人拳師蔡結、何庾,以及清代南丹大瑤寨頭人黎水保皆精熟此拳。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瑤拳拳師雷在潔在廣西組織“棒棒會”,聚眾習練,交流武藝,充實了瑤拳內容,使瑤拳的內容更加豐富,技藝得到進一步發展。?瑤族聚居區多山且險。狩獵、練功與戰鬥多為集體進行,所以唐朝時流傳的套路內容主要有集體演練的猴拳舞、獅拳舞、擋虎、打旗功夫、關刀舞、棍棒舞等。現存拳術套路有:盤王拳、南太極、打旗功、上方拳、雙樁拳等;器械套路有:盤王棍、關刀、雙刀等;集體演練的套路有:劍皇舞、雙刀舞、關刀舞等;對練套路有:對刀、對打拳等。拳法中以橫拋為主。套路短小緊湊,動作剛勁粗獷有力,沉實穩固,發勁粗暴,擊打猛烈。手法多變,步法低矮,少腿法,旋轉快。結合形象發聲吐氣,達到以氣催力與動作密切配合之特點。
瑤族多依山險而居,練功常在山地進行。故要求“下盤穩固”,“拳打四顧”;同時採用“插芭蕉”,“打木樹樁”和“打旗功夫”練功。今廣西梧州地區賀縣瑤族拳師趙金縣、鄧有民與柳州地區瑤族拳師李真和等人皆精通瑤拳,是該拳種的代表人物。該拳種主要流傳在廣西賀縣、全秀等九縣的瑤族地區及湖南資興、江華、常寧等地的瑤族中。